2023年第二季度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根据2023年第二季度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情况以及对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的分析,得出本期结论如下:

(一)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情况

1.求人倍率只有0.53,人力资源市场职位供不应求。

2.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减少,求职人数同比增多。

3.第二产业用工需求同比上升,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

4.用工需求同比变化较大的行业比较多。金融业、房地产业同比上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下降。

5.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学历人员的需求上升。

(二)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情况

1.第二产业参保人数同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参保人数同比呈下滑趋势。

2.企业总体缺工率为2.26%,缺工率排名前三是: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3.人员流失率较低,企业总体就业形势稳定。

二、意见与建议

(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促就业根本要靠发展,要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力度。

(三)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五)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编制说明

一、目的

(一)报表:《各类招聘会统计报表》、《番禺区求职人员信息统计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情况》、《番禺区企业行业分类》、《番禺区求职人员信息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流动人员入穗就业情况汇总表》等报表。

(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番禺就业网、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内部应用门户。

(三)番禺区企业用工定点监测数据、番禺区企业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数据。

(四)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统计范围与对象

统计范围涵盖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用工情况。统计对象主要包括进入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登记招聘的企业和求职者、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区内主要人力资源机构的求职者。

四、统计方法与报告

(一)行业分类参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7),并结合番禺区行业特色对番禺就业网的行业分为19大类,对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行业分为14大类。

(二)番禺区就业中心收集数据进行汇总后形成分析报告。

五、阅读报告的对象

一、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体情况

(一)总体情况

1.用工需求同比减少,求职人数同比增多

2023年第二季度,用人单位登记招聘各类人员5774人次,同比减少23.12%。求职人数10964人次,同比增加23.51%。

图1-1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变化走势

原因分析:用工需求同比减幅较大,主要原因是受国内和国际大环境影响,部分企业订单减少,需求的人员也相应减少。求职人数同比增幅较大,主要系因为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求职人数较少。

2.人力资源市场职位供不应求

2023年第二季度,用工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为0.53,同比下降0.32,即从去年平均0.85个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下降到今年平均0.53个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

图1-2求人倍率变化走势

(二)需求分析

1.第二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上升,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下降

2023年第二季度,第一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为3.21%,同比上升1.01%;第二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为31.00%,同比上升3.76%;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为65.79%,同比下降4.77%。

图1-3产业用工需求比例

2.用工需求变化较大的行业较多

今年将以下行业纳入分析范围: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建筑业、教育。2023年第二季度,房地产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占用工需求前三位。用工需求同比变化较大的行业有:金融业,同比上升9.83%;房地产业,同比上升8.9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11.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下降8.11%;批发和零售业,同比下降7.6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下降6.5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下降5.29%。

图1-4行业用工需求比例与去年同期对比

3.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学历人员的需求上升

2023年第二季度,用人单位对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需求1459人,占用工需求总量25.27%,同比上升3.23%。

图1-5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用工需求

4.生产工和业务员需求大

2023年第二季度,用人单位需求排名前三位的工种是生产工、业务员、保安员,分别占用工需求总量17.51%、16.47%、11.12%。其中,生产工需求同比下降1.98%,业务员需求同比下降0.43%,保安员需求同比上升6.87%。

图1-6工种需求对比

(三)供给分析

2.求职者以男性为主,且大龄求职者居多

2023年第二季度,到前台求职的人员有324人,其中,男性求职者占比60%,女性求职者占比40%,同比均不变;16至35岁的求职者占比40%,36岁及以上的求职者占比60%,同比均不变。

3.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占比下降

2023年第二季度,到前台求职的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35%,同比下降15%;高中(含中专、中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65%,同比上升15%。

二、业务系统在场人员情况

(一)外来务工人员情况

1.外来务工人员总量同比略微减少

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我区就业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有796596人,同比下降0.75%,其中,本省市外户籍占31%,外省户籍占69%。

2.外来务工人员分布没有变化

2023年第二季度末,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按就业地划分,人数排名前三的镇(街)是大龙街、南村镇、大石街,占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3.37%、11.54%、8.76%。总体排名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变化。

图2-1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地分布情况

3.外来务工人员中高等教育学历占比不高

2023年第二季度末,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按学历划分,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50%,高中、中专学历占比2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22%。跟去年同期相比没有变化。

(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增加

2023年初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番禺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13304人,同比增加22.17%;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4629,同比减少2.98%;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9082人,同比增加96.67%。

图2-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情况

图2-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变化走势

原因分析: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一是受到大环境影响,人力资源市场职位供不应求,找工作难度增大,且领取失业险的人员较多;二是由于失业登记政策调整,失业登记可长期有效,导致系统内长期失业人员增多。

三、求职人员情况

(一)本市户籍求职者占比上升

2023年第二季度,求职者有8017人,其中,本市户籍占比46%(番禺区户籍占44%,广州市其他区户籍占2%),同比上升2%;本省外市户籍占比34%,同比上升6%;外省户籍占比20%,同比下降8%。

(二)16岁至25岁求职者占比上升

2023年第二季度,求职者按年龄段划分:16岁至25岁占比17%,同比上升4%;26岁至35岁占比30%,同比不变;36岁至45岁占比31%,同比不变;46岁及以上占比22%,同比下降4%。

(三)高等学历水平求职者占比上升

2023年第二季度,求职者按学历划分: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21%,同比下降13%;中专、中技、高中学历占比45%,同比上升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34%,同比上升8%,其中应届毕业生占比6%,同比上升5%。

(四)较多求职者期望从事文职类、普工类、技术类工种

2023年第二季度,求职者期望从事工种排名前三是:文职类、普工类、技术类,分别占求职者总数28%、26%、16%。

图3-1求职者求职意向

(五)求职者期望从事行业分布比较分散

2023年第二季度,求职者期望从事行业排名前四是:住宿和餐饮业,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业,均有16%求职者选择;批发和零售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均有15%求职者选择。

图3-2求职者期望从事行业

(六)求职者期望就业地比较分散

2023年第二季度,求职者期望就业地排名前三是:桥南街,有28%求职者选择;石壁街、石碁镇,均有13%求职者选择。

图3-3求职者期望就业地

(七)求职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4001-5000元、5001-6000元区间

2023年第二季度,求职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4001-5000元,占比28%;5001-6000元,占比31%。

图3-4求职者期望月薪

(八)求职者求职更注重经济收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

2023年第二季度,求职者求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经济收入,有69%求职者选择;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有64%求职者选择。

图3-5求职者求职考虑的因素

四、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情况

为更广泛地了解我区企业的用工形势,我们联合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对辖区内1060家“四上”企业开展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工作。

(一)企业基本情况

2023年第二季度,我区企业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的有效数据1060家,在岗总人数167207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分别占比61%、21%、14%、4%。有招聘计划的企业有488家,占比46.04%;计划招聘总人数10216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68%、24%、8%。有流失员工的企业有541家,占比51.04%;流失总人数6841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4%、20%、6%。

(二)批发和零售业的企业数量最多

2023年第二季度,我区1060家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企业主要分为14个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属制品业,住宿和餐饮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业,汽车制造业,珠宝首饰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家具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5%;企业数量最少的是家具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都只有1%。

图4-1行业结构

(三)企业用工情况

1.汽车制造业用工量最大

2023年第二季度,14个行业中用工量占比排名前三是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用工总量13.81%、8.77%、8.23%。用工量最少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用工总量0.34%。

图4-2行业用工量比例

2.企业在岗员工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

2023年第二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番禺区户籍占比16%,市内非本区户籍占比11%,省内市外户籍占比31%,外省户籍占比42%。

3.企业在岗员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不低

2023年第二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28%,高中、中专、中技学历占比3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1%。

4.企业在岗员工中2021至2023届的毕业生占比不少

2023年第二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2021届至2023届中专、中技、高中毕业生有5660人,占在岗总人数3.39%;其中,2021届占比1.52%,2022届占比1.06%,2023届占比0.81%。

2023年第二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2021届至2023届高校毕业生有7295人,占在岗总人数4.36%;其中,2021届占比1.79%,2022届占比1.54%,2023届占比1.03%。

5.在岗员工月平均工资同比变化较小

2023年第二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普工月平均工资4521元,同比上升0.62%;技工月平均工资5726元,同比下降0.26%;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8079元,同比下降0.06%。

图4-3在岗员工月平均工资变化走势

2023年第二季度末,十四个重点城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与去年相比,上海提高到2690元/月,上升了3.86%,其他城市不变。番禺区企业最低工资执行广州市的标准230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22.2元/小时。

图4-4国内重点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四)企业参保情况

1.企业参保总人数同比上升,但较2021年和2020年同期相比呈下滑趋势

2023年第二季度,1060家企业参保总人数有137279人,同比增加5.29%,但较2021年和2020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61%、2.25%,呈下滑趋势。

图4-5企业参保总人数变化走势

2.第二产业参保人数同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参保人数同比呈下滑趋势

2023年第二季度,1060家企业中第二产业企业参保人数有72404人,同比增加17.07%,较2021年和202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5.91%、19.91%,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企业参保人数有35664人,同比减少2.02%,较2021年和2020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10.87%、16.88%,呈下滑趋势。

图4-6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参保人数变化走势

(五)企业招聘及缺工情况

1.企业计划招聘以普工为主,招聘需求变化较大的行业较少

2023年第二季度,企业计划招聘总人数10216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68%、24%、8%。计划招聘总人数与在岗总人数的比(招聘需求率)为6.11%,同比上升0.31%。招聘需求率变化较大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上升5.32%。

图4-7行业招聘需求率

2.两大行业计划招聘人数占比最高

14个行业中,每个行业计划招聘人数占计划招聘总人数比例排名前三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比9.50%、9.19%、7.45%。

图4-8行业计划招聘人数比例

3.企业总体缺工率较低

企业在2023年第二季度内已招聘了6445人,实际缺工总人数3963人。实际缺工总人数与在岗总人数的比(缺工率)为2.26%,同比下降0.31%。14个行业中,缺工率排名前三是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为4.73%、3.96%、3.02%。

图4-9行业缺工率

4.生产工最紧缺

企业紧缺职位总人数有1767人,其中排名前三是生产工、业务员、工程师,分别占比22.13%、14.15%、5.32%。

图4-10紧缺职位

5.部分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

1060家企业中认为招工容易的占比4%,较容易的占比13%,一般的占比63%,较困难的占比15%,困难的占比5%。

有“招工难”现象的企业中认为存在“招工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排名前三是“工人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招不到人”,有31.46%企业选择;“普工与技工缺岗数量大难招够人”,有27.70%企业选择;“人才供求错位,结构性矛盾招不到人”,有26.76%企业选择。

图4-11造成“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6.企业对新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总体比较宽松

企业对新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普工平均43岁以下,技工平均43岁以下,管理人员平均44岁以下。

企业对新招聘普工的年龄要求按年龄段划分:16-35岁,有25%企业选择;36-45岁,有44%企业选择;46岁及以上,有31%企业选择。

企业对新招聘技工的年龄要求按年龄段划分:18-35岁,有22%企业选择;36-45岁,有51%企业选择;46岁及以上,有27%企业选择。

企业对新招聘管理人员的年龄要求按年龄段划分:18-35岁,有17%企业选择;36-45岁,有52%企业选择;46岁及以上,有31%企业选择。

7.企业以网络招聘方式为主

企业招聘新员工方式排名前三是网络招聘,有79.62%企业采用;通过老员工介绍新人入职,有64.53%企业采用;到政府办的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市、区、街),有37.08%企业采用。

图4-12企业招聘方式

8.用工规范、合理的工资水平、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企业吸引求职者的主要优势

图4-13企业吸引求职者的主要优势

(六)人员流失情况

1.企业流失人员主要为普工,总体人员流失率较低

2023年第二季度,企业流失总人数6841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4%、20%、6%。企业流失总人数与在岗总人数的比(流失率)为4.09%,同比下降0.21%。流失率排名前三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为8.50%、7.51%、4.45%。流失率最低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1.58%。

图4-14行业人员流失率

2.人员流失原因以个人原因为主

企业人员流失原因排名前三是个人原因,有65.94%企业选择;受经济环境影响订单不足,有31.04%企业选择;员工认为工资待遇不理想,有20.28%企业选择。

图4-15人员流失原因

五、促就业、稳就业工作情况

六、企业调研

为进一步推进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掌握我区重点行业的招用工和就业失业状况,推动我区就业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6月份,我中心走访了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四上”企业,了解企业的有关情况,向区有关部门反映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协助企业更好的发展,稳定就业市场主体,促进就业稳定。

(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1.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总体稳定

30家“四上”企业涵盖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2023年以来生产经营情况与2022年同期相比好、较好、持平、较差、差的企业分别占比3%、30%、40%、17%、10%。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总体稳定。

2023年以来企业存在以下情形:缩减或暂停招聘计划、大量使用临时工、出现人员流失、裁员、用工成本增加、降低工资(包括全员降薪和部分岗位降薪)或削减员工福利,分别占比27%、13%、13%、10%、7%、3%,以上都不存在的企业占比57%。

2.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较差和差的主要原因是国外订单减少和行业不景气

生产经营情况较差和差的企业涵盖的行业有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珠宝首饰业。原因排名前三的是“国外订单减少,出口萎缩”,有75%企业选择;“行业不景气,进入调整期,缩减业务规模”,有63%企业选择;“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减少”,有50%企业选择。

(二)企业用工情况

1.总体用工量有所增加,员工待遇有所提高

30家企业在岗员工总数有29693人,同比增加2.30%。按用工类别分,合同工、劳务派遣工、其他类别人数分别占比80%、8%、12%。按在岗人员结构分,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分别占比51%、25%、16%、8%。

普工月平均工资5203元,同比增长3.79%;技工月平均工资6504元,同比增长7.52%;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9382元,同比增长7.81%。

2.招聘需求率较低,缺工率低,人员流失率不高

30家企业今年第二季度内计划招聘1158人,计划招聘人数与在岗人数的比(招聘需求率)为3.90%,同比上升0.21%。

企业第二季度内实际招聘了899人,实际缺工259人,实际缺工人数与在岗人数的比(缺工率)为0.87%,同比下降0.45%。

企业第二季度内流失了1369人,流失人数与在岗人数的比(流失率)为4.61%,同比上升了0.23%。

(三)企业面临较突出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均衡影响用工稳定性

区域发展对企业用工稳定与否起到关键作用。有提供住宿、宿舍周围商业氛围较好、出行较便捷的企业往往人员流失都比较少;相反的,往往就算能招到人,人员也有一定流失,这部分企业以化龙镇、石楼镇的企业最为突出,尤其是汽车城里面及其附近的企业更甚。这部分企业受制于用地规划影响,大部分没有自建宿舍,只能到镇上租房,造成上下班不方便,宿舍紧张,也不好管理。就算能在工业区内建设宿舍,周边的生活配套也缺乏。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连接也少,人员出行不方便。

2.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不均衡影响用工稳定性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上游的整车制造企业效益好,工资福利待遇好,本科或以上学历员工占比高,企业在汽车城内有集体宿舍小区,小区内有一定的生活配套,因此人员流失很少。而下游生产配件类企业或与其配套的同一集团内的企业的员工则没有这住宿条件,而且部分下游企业由于受到工作强度较大、订单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人员会出现一定流失。

下游汽车配件类企业由于受订单不够稳定、生产车间热等因素影响,一线员工流动性偏大,因此他们会大量使用临时工、劳务外包工。他们都想从劳务外包工中选定人员转为正式工,正式工的福利比劳务外包工好,但劳务外包工很多不想转正,只想拿到手的钱更多(以化龙镇为例,劳务外包工到手时薪达23至24元,个别还更高),因此用工稳定性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3.某些行业受到其他行业的影响

两家电梯生产企业均受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导致安装电梯数量减少从而影响电梯企业的业绩。其中一家电梯整装企业受益于旧楼加装电梯业务增长的影响业绩还能保持去年差不多的水平。另外一家生产电梯配件的企业表示业绩同比下降较大。

4.技术工人和高端人才难招

一是专业对口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难招,存在一定缺口。二是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技术工作,使企业招聘技术工人难度增大。三是高端人才难招,哪怕是区内的龙头企业到顶尖学校招聘和在社会上招聘高端人才,也困难。

(四)企业用人、留人方面好的做法

1.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人文关怀是留住员工的关键

2.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很重要

用工稳定的企业除了有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外,生产车间要么安装了空调,不能安装空调的也想方设法改善工作环境质量,例如安装风扇,为员工提供清凉饮料、冰棒、津贴等,食堂有空调,让员工休息吃饭时候能尽量的舒适。包吃住的企业比不包吃住的企业更能留住员工;能提供吃住的企业比不能提供吃住的企业更能留住员工;住宿环境好的企业更能留住员工。有些企业因条件问题不能提供住宿的也有租房补贴,有些企业还提供夫妻房。总的来说,工作外的吃、住、行、娱乐等基本生活条件对于留住员工很重要。

(五)意见和建议

1.重视区域均衡发展

针对汽车城员工生活、交通问题,一是建议高质量规划用地,建设更多员工宿舍区域,完善生活、娱乐、子女教育功能配套,让员工能安心就业。二是可增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到达汽车城附近,并设置汽车城公交线路,接驳轨道交通,在汽车城内环绕运行,来往镇中心区域和区中心区域,解决员工出行问题。

2.重视产业链企业均衡发展,加大对下游企业支持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一是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培育一批根植本地、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的链主企业,引导发挥其牵引产业链向高端攀升的带头作用。二是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强产业链间企业的业务协作与资源供给保障,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撑产业链各个环节衔接融合。三是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以链主企业和重大项目为引领,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协同创新联合体,打造分工有序、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四是加大对下游企业支持力度。鼓励下游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同时各项政策应顾及下游企业,让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帮助,从而更好支撑产业链发展。

3.重视高端人才引进,提高技术工人地位

七、意见及建议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由于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就业形势也面临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就业难度加大,特别是每年几百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首先,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础是充分就业,即有就业需求的人要有工作可做;其次,是实现技能型就业,即广大普通劳动者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增强;再次,要有充分的流动性,人力资源能够充分流动,实现人岗相适,提高就业质量。

(二)促就业根本要靠发展,要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力度。一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要形成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基础,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强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协调,创新调控方法,推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就业,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使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成为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二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力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机制,加快推进企业合规建设,支持民营科技园改革创新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要出台更多惠企政策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为企业发展“松绑纾困”,有力推进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工作。

(三)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把技能培训作为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紧贴社会、产业、企业、个人发展需求,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质,尤其要注重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积极开展装备制造等急需紧缺和“高精尖”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创业是就业之源,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创业,拓展就业空间。促进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充分调动群众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努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筑牢民生底线。

THE END
1.汽车行业市场招聘网2025年汽车行业市场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汽车行业市场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汽车行业市场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qichexingyeshichang/
2.汽车行业面向2024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参会单位 721 个 可投递职位 131 个 招聘人数 1892 个 为整合汽车产业用人单位岗位资源,优化汽车行业人才供需对接,搭建各汽车产业和人才培养交流的沟通平台,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共同开展“汽车行业面向2024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加入招聘会 https://gznu.ncss.cn/student/jobfair/fairdetails.html?fairId=NdCzs2JKbm6zWUdy1xfGJx
3.汽车行业技术人才难招,3步掌握技术招聘要领对于人才紧缺的汽车行业来说,招聘流程的高效推进也是组织流程优化的一个体现,通过高效的工具来更好实现人才引入,正是赢得“抢人大战”的利器。 为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据了解,小鹏汽车、元戎启行、镁佳科技、主线科技等企业已经在 ShowMeBug 平台进行了数千场技术人才的甄选。https://blog.csdn.net/ShowMeBug/article/details/121079985
4.QuestMobile2023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微信小程序平台在生活、购物及游戏领域占比突出,赋能流量效果较佳,其中京东购物、疯狂骑士团微信小程序3月MAU分别达到2.3亿和8,496万;支付宝综合平台属性增强,生活、购物及金融理财行业占比较多。 百度智能小程序为成熟APP流量扩充效果较佳,小红书、爱奇艺百度智能小程序3月MAU分别为4,312万和1,691万;抖音小程序集https://www.tmtpost.com/6502941.html
5.行业商业联盟行业信息分类产品招商推广平台行业商业联盟七大平台同时推广主要针对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电动汽车,童车,玩具行业所有推广平台:针对性推广,做精准营销!针对全国市场,精准市场推广,效果更直观,每一个点击查看都是一次商机,无死http://www.hysylm.com/
6.第一热点丨每日HR快讯:上海推进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据报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发布的研究显示,到2035年,德国汽车行业转型可能导致18.6万个工作岗位流失。研究称,未来十年,约四分之一的汽车工人将退休,这可能会导致电气工程、能源技术和IT领域出现“重大瓶颈”。(财联社) 葡萄牙Web3人才招聘平台Talent Protocol完成战略融资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95296576390076
7.行业猎头网行业猎头网(http://www.800lie.com)主要是网络招聘推广+人才推荐+网站招聘模式全程贴心服务,为您排忧解难,人事助理服务,专属团队帮助企业快速选才,为企业提供推荐合适的人才,提高客户服务的招聘效果和满意度。行业猎头网!http://www.800lie.com/
8.智东西早报:搜狗递交赴美IPO申请;特斯拉召回万辆ModelX神龙公司由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PSA集团合资兴建,旗下拥有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两大汽车品牌。另一位合作成员斑马网络,则是由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共同发起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基于AliOS打造智能化汽车开放平台,并向汽车全行业提供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 https://zhidx.com/p/95940.html
9.汽车之家汽车之家为您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最精彩的汽车新闻、行情、评测、导购内容,是提供信息最快最全的中国汽车网站https://www.autohome.com.cn/
10.汽车招聘汽车销售招聘汽车维修招聘中国汽车人才网招聘汽车行业人才,汽车英才网提供最新汽车行业招聘信息、汽车4s店人才招聘、汽车销售招聘、汽车公司招聘、汽车维修人才招聘、通用汽车招聘等,为汽车人才,汽车企业提供最专业最全面的求职及招聘服务,是中国专业的汽车人才招聘网.https://qc.4495.cn/
11.中汽联——汽车后市场创新平台汽车服务行业智库汽车产业王笃洋:解读中国汽车服务业发展新趋势李素文:推动中国汽配产业高质量发展严大明:致力于车主开心修车养车,放心开车用乔永锋:构建汽车行业数字化新生态王笃洋:数字化助力机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赵幸芝:推进机动车数字化平台实施刻不容缓 http://www.capia.org/
12.万宝盛华万宝盛华驻场招聘服务:打造企业与人才的无缝对接平台 在企业与人才对接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首先,驻场招聘服务能够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定位所需人才,通过专业的招聘团队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快速筛选出符合企业文化和岗位需求的候选人。其次,驻场服务能够提供现场面试和评估,节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招聘https://www.manpowergrc.com/about_news/info/
13.联友科技官网汽车数智化先进方案提供者智能制造数字营销联友科技是全国领先的汽车全价值链数智化服务商,基于超22年汽车+互联网行业积淀,以云共用技术平台为依托,聚焦智能制造、数字营销、汽车金融、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核心业务,同时涵盖汽车研发、智慧采购、智慧办公、大数据、智能运维等领域,覆盖汽车行业“研https://www.szlanyou.com/
14.武汉汽车行业销售工资待遇(招聘要求,就业前景)历年招聘工资变化趋势 持平 2024年较2023年 +101.2% 与同地区比 说明:武汉汽车行业销售近年就业工资怎么样? 2024年武汉汽车行业销售平均工资 ¥21.7K,与2023年持平,对比武汉平均工资10.8K,高101.2%。数据统计依赖于各大平台发布的公开数据,系统稳定性会影响客观性,仅供参考。 https://m.jobui.com/salary/wuhan-qichexingyexiaoshou/
15.智联招聘发布《2023年汽车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热度,也带动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招聘需求较快释放。智联招聘数据表明,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8%。 从薪资来看,在开展新能源业务的国资、合资、民营、造车新势力等四大类型车企中,造车新势力车企开出了全行业最高薪资,其车载系统研发岗位的招聘月薪高达30531元,高于https://www.dsb.cn/22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