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在商业和科技方面的蓬勃发展,为各个年龄代际的居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刺激着线上娱乐占据各代际用户近半的使用时长。
1.2娱乐内容中,视频较游戏拥有更多的用户量,较图文和音频具备更高的互动性,成为现阶段更为核心的线上娱乐方式
1.3短视频头部APP月活跃用户规模逐渐趋于稳定
1.5短视频平台不仅基于视频内容占据用户时长,还随着渗透率不断的提升,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将短视频作为主要的社交工具使用,通过消息功能与同城及异地网友建立由弱到强的社交关系
1.6在线视频典型APP凭借优质内容的输出,保障平台活跃用户规模平稳有序地运行
1.7在线视频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强,头部APP凭借持续、稳定的优质视频内容,持续占据行业主体核心流量
1.8开年热播新剧能够有效的为视频平台带来用户回流效果,其中有3成左右为沉默用户唤醒
《狂飙》《三体》播放期间,爱艺奇和腾讯视频平均每天获得768万和372万的增量用户。
1.9开年热剧同样达成破圈效用,《狂飙》《三体》为平台刺激更多下沉中老年沉默用户唤醒
1.10哔哩哔哩从“二次元”跨向更大的破圈尝试,已陆续取得成效,例如与二次元关联性较弱的生活类、科技类亦获得不俗的流量占比,多样化PUGC内容继而推高平台用户的停留时长
1.11月日均活跃用户规模5万以上的手机游戏APP中,具备高用户粘性的占比达85.1%,高于全网该水平52.8个百分点,彰显着游戏行业应用普遍具备高互动性
1.12受游戏玩法的影响,高互动性的游戏产品多集中在MOBA、飞行射击、MMORPG中,该类游戏主要强调多用户之间的强交互行为,包括游戏中的合作、竞争以及对抗等行为
1.13面对来自其它APP娱乐渠道的注意力争夺,图文与音频类应用,通过自主渠道资源打通、以及多终端场景化布局,开辟新生态和拓宽相较APP数倍的用户规模
2、线下娱乐
2.1线下娱乐场景划分:基于娱乐方式和出行距离,线下娱乐可以分为远距离娱乐、中距离娱乐以及近距离娱乐
2.2线下娱乐各二级行业中,相较于去年同期,火车服务、在线旅游APP行业在用户使用粘性方面复苏较快,酒店服务APP行业在活跃用户规模方面的同比增长更明显
2.6博物馆、主题乐园、公园流量迅速增长:部分知名游乐园如环球影城、迪士尼度假区小程序流量在年初迎来一波明显复苏
2.72023年3月,民宿短租行业用户规模反弹,超过去年同期的用户规模,从用户的城市等级上来看,二三线城市用户的占比提升明显,成为民宿短租行业复苏的重要推动力
2.8中距离娱乐中的用车服务头部APP如滴滴出行逐渐强调全景生态流量建设,小程序流量的增长进一步反哺APP
2.92023年3月,本地生活行业迎来复苏,在活跃用户规模以及使用次数等方面较2022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
2.10短视频平台加码本地生活布局:抖音在平台上推出商场平台,延伸本地生活内容的服务边界,深挖线下商场的线上商业价值;快手发挥内容端优势,补贴与探店视频共同完善本地生活服务场景
2.11电影消费:电影春节档期间,《满江红》《流浪地球》等高票房电影的火爆成为刺激电影演出行业复苏的重要推动力
春节档期间,电影演出APP行业平均每天获得72.3万的增量用户。
2.12演出消费:线下演唱会复苏刺激售票平台(如大麦)流量增长,门票开售期间大麦APP活跃用户更多是在3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以及一线、新一线城市用户
3、购物消费
3.1消费渠道-线上购物平台与线下零售
Ⅰ.2023年开年随着春节消费市场的火热,线上电商平台流量突破11亿,但同比增速有所放缓
Ⅱ.电商平台以“3.8活动”制造营销契机,抓住用户过节送礼的消费需求,推出各类大促活动,争夺节日流量
Ⅲ.今年春节期间,实体零售迎来客流的高速增长,山姆、开市客、麦德龙等仓储式会员店成为新中产人群的重要消费场景,通过独家产品吸引用户,会员制留住用户,建立稳定流量池
3.2消费品类-美妆品牌
Ⅰ.从内容平台品牌提及次数看,国际大牌声量优势仍在,但珀莱雅通过强产品力、颇具温度感且贴近用户情感的营销策略,实现裂变式传播,声量表现跻身TOP3行列
Ⅱ.国际美妆品牌持续探索细分人群、跨界联动新营销玩法,加深用户感知的同时,促进消费转化;国货美妆品牌愈发注重品牌资产沉淀,借助公益营销等方法提升品牌形象
3.3消费品类-服饰品牌
Ⅰ.随着国潮服装的崛起,消费者对国货的态度从情怀上升到消费习惯,国产服装品牌重塑服装市场格局
Ⅱ.李宁凭借国潮设计成功占领年轻用户心智;此外,国货服装品牌通过直播带货和培养自营账号的方式,提升品牌曝光的同时,循环赋能品牌自身的私域生态,品牌逐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3.4消费品类-智能家居
Ⅰ.互联互通生态快速发展,全屋智能渗透率持续提升,加之主动智能技术已有初步应用,用户体验得到革命性提升,行业蓬勃发展
Ⅱ.小米、华为围绕自身互联生态,着重发展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下游应用较为广泛;智能摄像头、智能音箱等品类发展较早,用户量较高
Ⅲ.家电企业积极进行智能化转型,凭借产品制造、销售渠道等优势,加速场景化布局,公私域同时发力抢占用户心智,相比之下,国产品牌私域建设更加完善
4、汽车服务
4.1汽车降价潮的刺激之下,消费者选车购车热情增长,汽车资讯平台作为汽车用户洞察车市、选购汽车的核心工具,活跃用户大幅增加,且使用行为加深
4.4新能源汽车近年来高速发展,各类型玩家纷纷涌入,行业竞争激烈,传统车企凭借核心技术及整合产业链的优势,持续领跑,新势力品牌呈追赶之势
QuestAuto数据显示,国产品牌霸榜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2月,热销车系TOP3为五菱宏光MINIEV、宋PLUSDM-i及ModelY,销量分别为3.03万辆、2.99万辆、2.55万辆。
4.5新能源汽车诸多科技加身,吸引“尝鲜型”科技人群;新势力品牌营销侧重一二线城市商圈,传统车企凭借多价位车系拓展下沉市场
4.6充电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向普及化和快充化方向发展,带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高
4.7车主服务平台包括养护维修、金融保险、充电加油等功能,通过线上发放优惠补贴吸引车主使用,综合服务类、加油类应用流量领先
5、金融理财
5.1伴随数字化升级进程,金融理财类APP服务功能趋于多元化,助力金融理财行业月活用户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5.2数字经济背景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手机银行、保险服务细分行业月活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5.3手机银行线上金融服务的完善与线下生活场景的覆盖,带动了月人均使用时长、次数的增加,提升了用户的使用粘性
5.4随着数字金融的渗透发展,银行信用卡月活规模TOP10APP实现整体增长,其中月活用户规模超过2千万的APP为掌上生活、买单吧、动卡空间和发现精彩
5.6手机银行在深耕金融服务的基础上趋于扩展本地生活服务,布局泛生活服务场景,来建设自身的场景生态圈
5.7国民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的提升,促进保险服务APP行业月活用户规模的增长
5.8用户对数字化产品、服务的使用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保险服务APP整体月活规模的增长;该行业月活规模超千万的APP为平安金管家和中国人寿寿险
5.9相较全网用户,一线至二线城市36-45岁男性用户对保险服务有较强偏好
6、求职招聘
6.12023年春节后招聘市场回暖,叠加春招等利好因素,求职招聘行业用户规模稳步提升,3月月活规模突破1亿
6.2随着求职招聘平台产研力与服务升级,用户使用粘性增强
6.33月春招,求职者和企业对招聘服务需求旺盛,典型求职招聘平台用户活跃强劲
6.5典型垂直招聘平台依托高新智能化技术和产品,为蓝领人群招聘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促进平台用户活跃度增长
6.6招聘旺季,垂直类招聘APP新增用户为APP整体拉新更多女性、25-35岁、一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