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是一场百花齐放的技术交流会,那么6个月后,也就是即将于11月24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大酒店举办的秋季电子峰会,则是一场电子行业的丰收盛会。
时值年末,这些话题又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呢?本次电子峰会多位业内专家将会带来先进学术研究成果,快来看看这些大咖分别是谁↓↓↓
1、张千帆——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简介: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IEEEPES中国区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分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电机及其驱动,电力电子,电动汽车驱动-充电一体化集成,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
演讲题目:复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和电控的车载充电技术
演讲内容概述:现有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功率小,无法满足大容量电池的日常充电需求。电机在充电时是不工作的,如果复用电机和电控给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可以在少量增加成本、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实现大功率双向充电。报告讨论了复用充电系统的拓扑和控制技术,介绍了充电模式下实现电机零转矩的原理和方法,对比了不同拓扑的转矩脉动和网侧滤波电感特性,介绍了提升双向充放电性能的控制方法,给出了实现安全充电的控制方法。电动汽车复用充电系统将成为未来电动汽车接入电网,为电网提供分布式储能支撑实现碳中和的接口。
2、陈为——福州大学教授
简介: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磁技术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全国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IEC/TC51专家。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电子磁性元件技术,电磁兼容分析与诊断,电磁检测,工程电磁场分析与应用,无线电能传输等。
演讲题目:开关电源共模滤波电感特性分析与应用注意点
演讲内容概述:共模滤波电感是EMI滤波器的关键磁元件,对EMI噪声的抑制有关键影响,但由于其结构特点,本质上集成了共模和差模电感,其磁芯磁场分布复杂,涉及频带很宽,绕组存在分布电容,这些都对其阻抗特性有关键影响。报告将从电磁场角度分析这些特性及影响因素,介绍共模电感器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具体应用上的注意点。
3、周京华北京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
演讲题目:5G基站直流远供供电架构及关键技术分析
演讲内容概述:目前,5G基站存在扩展传统开关电源、光伏/风力发电、高压交流远供和高压直流远供等供电架构。而高压直流远供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受到了5G供电行业的青睐。
针对高压直流远供,梳理了供电架构与关键技术,并综合考量削峰填谷经济模式运行投资成本、5G基站业务负荷忙闲时段、峰谷分时电价,提出一种可行的工作模式。最后对5G基站的新能源直流微网和蓄电池共用管理系统发展进行展望,为研究或设计其供电系统提供参考。
4、李明——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黄山学者
演讲题目:新能源集群分布式稳定控制技术
演讲内容概述: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性理论的新能源集群分布式稳定控制技术。通过构建出适用于跟网型模式的状态观测器和无源控制律,自主感知电网结构/参数非线性变化,从而保证逆变器即插即用下的稳定性,并设计出基于电网阻抗辨识的自适应动态协同环路,实现了多逆变器之间阻尼特性的相互协同,保证系统良好的动态性能。再从全电力电子网络系统的稳定需求角度,对新能源网络的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5、陈皓——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功率电子总监
简介:陈皓博士,从事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多年。2021年加入小鹏汽车,现任功率系统部总监,负责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及车载电源产品研发工作。陈皓博士先后获电力电子领域顶级期刊《电力电子学报》最佳论文奖及电力电子国际会议APEC最佳报告奖,担任IEEE交通电气化期刊副主编。2022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演讲题目:高性能800V碳化硅逆变器开发
演讲内容概述:报告将介绍800V高压碳化硅开发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塑封高压碳化硅模块大幅提升芯片出流能力并保证高可靠性;集成化设计实现超高功率密度;系统优化低成本解决轴电流、EMC问题;智能控制实现自适应升压充电匹配、全域变载频优化NVH、转矩安全监控等。
6、蔡国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简介: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磁性元件组组长,负责光伏、储能、车载电源、充电桩等新能源行业前沿技术的磁性元件设计与开发工作,重点方向为中频中压变压器,曾参与全球首台35kV中压直挂光伏逆变器的研制。
演讲题目:光伏逆变器中的关键磁件
演讲内容概述:在大型光伏发电系统中,传统方案中的隔离采用工频变压器,存在空载电流大、转换效率低、功率密度低等方面的缺点,同时工频变压器成本主要由铜铁等大宗商品组成,降本乏力。基于级联H桥多电平(CascadedH-bridge,CHB)逆变器拓扑的中压光伏逆变器具有效率高、易于模块化拓展以及不需要工频变压器即可连接中高压电网等特点,可以较好解决上述问题。本次报告将重点围绕35kV中压直挂光伏逆变器中的关键磁件展开介绍。
7、熊勇——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工
演讲题目:5G站点备电解决方案
演讲内容概述:5G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人类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也对通信电源提出挑战,比如站点扩容、电池混用利旧,降本提效等,智能锂电,电池共用和油机协同等备电技术迎来新发展。
8、唐志——亿率动力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副总裁
演讲题目:持续创新的充电与驱动技术助力电动汽车快速发展
演讲内容概述:内容涵盖新能源汽车的400V平台高功率密度多合一驱动技术、800V平台双逆变驱动技术,以及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详细阐述了多个技术创新点,以及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性能的提升。在技术层面,涵盖了创新的功率拓扑、SiC器件的应用、创新的DSP数字控制方案等等。
9、戴海峰——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面向高可靠动力电池多参量传感及模块化集成管理
演讲内容概述: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以及快充技术是刚需共识,高可靠动力电池的管理设计尤其重要。随着材料、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池多参量传感及模块化集成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逐渐提高。本报告从三个方面介绍面向高可靠动力电池多参量传感及模块化集成管理:1)具有多参量测量功能的电池模组设计:除了基本的电、热测量外,还包括包括阻抗测量、应力测量、析锂电位检测、形变测量、自放电测量等。2)基于多参量的智能电池模组管理:具体应包括对电池快充、诊断、安全和寿命估计等的管理。3)电池热安全问题和热安全设计:电池安全进行设计及预警功能,模块级阻断电池热蔓延功能,最终实现模块级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