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驱动下,2021年将是整车热管理技术的提速之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目标下,轻量化、电动化的新能源汽车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热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重点,须适应更加严苛的节能降耗指标,克服制冷制热难点。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倾向会愈发明晰,整零合作、协同研发、合并创新将成为行业趋势。
6月24-25日,整车热管理行业盛会——2021第九届中国整车热管理技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汽车热系统分会、嘉之道汽车主办,《制冷与空调》杂志联合主办,旨在共同推动整车热管理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晓红女士、中冷协汽车热系统分会会长黄国强博士、嘉之道汽车董事长徐锦泉先生分别作大会致辞和报告。
中国整车热管理技术年会深耕行业十余年,致力于打造国内最专业的整零合作与技术交流平台,自首届年会举办以来,一直受到业界的高度赞誉,如今已成为汽车热管理行业中的风向标。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晓红女士在开幕致辞中提到,随着碳排放标准的实施,汽车热管理行业须积极应对电动化,高效化,智能化,环保化和舒适化等5个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研发。同时,随着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占比不断攀升,热管理行业将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发展进程步履维艰,须全体业内人士携手共进,推动行业做得更大更强。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晓红女士致开幕辞
嘉之道汽车董事长徐锦泉在作欢迎词时强调,针对今年政策与市场背景下新的机遇与挑战,经过前期的大量调研,本届年会在热管理发展大趋势下,围绕集成控制、低温热泵空调技术、三电热管理技术展开讨论。此外,为更好的促进热管理行业人的交流与合作,年会借助新媒体,以双月专栏、直播、短视频、每周车市资讯等形式打造线上平台,吸纳1500+垂直行业客户。
嘉之道汽车董事长徐锦泉先生致欢迎词
年会首日的两个版块由吉利汽车NVH高级技术专家段传学博士担任主持,由热管理行业趋势与政策展开,讨论热管理产业发展、汽车热系统集成挑战等主题。
板块一、版块二主持人:吉利汽车NVH高级技术专家段传学博士
板块一:整车热管理行业趋势与政策
《整车热管理产业发展与技术走向》
中冷协汽车热系统分会会长黄国强博士
黄国强博士回顾了近年来热管理产业现状,当前产业和价格下滑较大,行业呈现集中化趋势。2021年,热管理行业须面对碳排放、双积分等政策新规,迎接芯荒疫情的挑战,但同时NEV市场快速增长、补贴政策也为产业带来新的机遇。2021+,在开发模式创新上,整车系统模块化、设计标准区域化、热安全等值得思考。
《R290超低温车用热泵系统产业化研究》
奥特佳新能源科技副总经理陈祥吉先生
板块二:汽车热系统集成挑战
《新能源车整车热管理试验开发规范解析》
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热力学技术总监钱锐博士
钱锐博士在本次演讲中从规范背后个人技术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对新能源车目前正在执行的整车热管理实验开发规范进行深度的探讨,另一方面对新能源冲注量及系统匹配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电动车CO2热泵空调系统性能表现》
东风汽车技术中心
架构开发中心空调系统负责人邓雨来先生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直冷直热方案研究》
弗迪科技
营销中心总经理兼首席热管理系统专家陈雪峰先生
陈雪峰先生介绍到,在空调和电池热管理的冷热方式上,弗迪科技提出了直接使用制冷剂实现电池的冷却和加热,并且掌握系统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使用直冷直热系统,较简单的水循环系统让成本更低,其中直冷可以解决大功率快充的需求,系统使用余热回收可提高能效。
《新能源汽车空调热管理的集成化开发》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热管理总监王天英先生
王天英先生指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架构的演变促进热管理集成化技术的发展。他列举了热泵热管理系统集成、域管理控制器的集成、热管理硬件集成模块、控制智能化集成等热管理技术,并提到了制冷剂选择对集成化设计的影响。
《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趋势及CO2设计方案探讨》
蔚来汽车空调系统高级专家赵瑞坡先生
赵瑞坡先生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热管理设计范围及趋势,并通过蔚来汽车热管理设计方案就乘客舱环境控制、空气质量、环境友好、热系统等方面展开具体探讨。同时,赵瑞坡先生展示了蔚来汽车关于R744系统设计及应用。
《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块集成设计方案探讨》
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工程热管理高级经理李超先生
李超先生探讨了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块集成设计方案,在热系统定义设计、子系统定义设计、关键零部件造型设计、布置与集成、验证等方面进行交流。他认为要从实际出发定义系统,系统并非越复杂越好。热管理系统不一定要做大集成,系统中小的集成也具有价值。
《适用于HVAC系统智能膨胀阀中的驱动和传感解决方案》
迈来芯高级现场应用工程师王锐先生
王锐先生讲述了芯片厂商视角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所迎接的挑战,以及迈来芯在电子膨胀阀中驱动和传感器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方法。王锐先生还展示了迈来芯在阀体里面最主要且独特的算法,并对迈来芯的芯片开发技术进行介绍。
板块三主持人:空调国际中国技术中心技术总监穆景阳博士
板块三:低温热泵空调系统技术前沿
《汽车热管理领域的挑战&Hanon的解决之道》
翰昂中国技术中心技术总监罗征先生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测试技术最新发展》
上海佐竹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沈宇纲先生
沈宇纲先生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开发重点,主要包括“安规,行驶,耐用,舒适”几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沈先生探讨了热管理系统测试技术,介绍了佐竹所提供的热管理系统测试台架。相比路试,热系统台架不受受季节、地区以及原型车的影响,并且能够大力节省成本。
《新型制冷剂阀件及系统应用》
博世高级经理苏健先生
在这一话题中,苏健先生重点介绍了空调系统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零部件——制冷剂阀件。博世膨胀阀选择了球型的智能阀类平台,可以满足热泵系统的高控制精度、双向流通等要求,既可以实现全通,也可以实现膨胀功能,还可以实现全关。
《模块化新能源汽车热泵系统设计及优势》
空调国际热系统中国研发中心技术总监赵宇博士
赵宇博士为大家分析了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随后,进一步探讨了模块化热泵空调系统的开发设计,并给出了其空调系统的台架测试结果。赵博士总结道,替代制冷剂、低温高效制热、更大制冷量输出及集成化设计是及后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主要趋势,此外,应用R290制冷剂并结合补气增焓技术,可以使系统获得与CO2系统相当的制热性能以及更好的制冷性能。
《电动汽车热泵系统外置换热器除霜研究》
埃斯创热系统高级工程师吴靖博士
吴靖博士介绍了埃斯创热泵空调开发概况,并且探讨了热泵系统室外换热器除霜,针对这一部分,吴博士首先分析了外置换热器结霜的危害,然后介绍了横流式与纵流式外置换热器结霜现象、换热器除霜控制策略、不停机逆循环除霜以及取消外置换热器设计。
《数据挖掘技术在汽车空调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陈焕新教授
陈教授着重提到了汽车空调故障诊断中,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性,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将故障诊断过程中的精准度提高。
年会次日的第四个版块,由海立新能源系统工程师陶宏博士担任主持,着重讨论了三电热管理的技术创新发展与未来趋势。
板块四主持人:海立新能源系统工程师陶宏博士
板块四:三电热管理的技术创新
《氢燃料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路线与系统架构》
捷氢科技技术总监姜峻岭先生
针对氢燃料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姜峻岭先生首先讲解了氢能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紧接着,姜先生针对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技术特点,介绍了车用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并指出了几个关键零部件及其技术要求。最后,姜先生介绍了捷氢科技的燃料电池产品并进行展望,他认为,将来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技术将有三个发展方向——高效散热器的开发与应用、高度集成的冷却系统组件,以及余热利用技术。
《纯电动汽车电池液冷系统设计研究》
吉林大学程慧女士(替李明教授)
程慧女士首先介绍了电池包发展和电池冷板发展的典型案例,然后她剖析了单模组冷板散热结构对比及优化,在此基础上,程女士为大家解析了动力电池整体式冷板优化研究,从学术的角度,让现场行业人进一步了解了纯电动汽车电池液冷系统。
《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驱动器与功率器件设计》
英飞凌大中华区汽车电子市场部区域市场经理张昌明先生
《基于微胶囊化相变浆液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加冷松芝陈君浛博士
陈君浛博士在介绍了空冷、相变材料冷却、制冷剂直冷和液冷的优缺点后,为大家分析了微囊化相变浆液和热管理系统模型,研究了相变浆液对电池包温控效果的优化结果,同时也研究了电池放电倍率、冷却液流速对电池包平均温度以及最大温差的影响。
《电子电气架构演变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影响》
联合汽车电子系统开发工程师柳慈翀博士
柳慈翀博士探讨了整车热管理系统架构的演变,同时,分析了热管理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的未来趋势,并给出了联合汽车电子的硬件解决方案、系统及软件解决方案。她指出,硬件解决方案以整车成本为驱动,而未来系统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以客户需求和法规为驱动,向高效率、多样化方向发展。
《电动车CO2热泵系统产业化》
三花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兼部长助理王义彪博士
王义彪博士首先分析了全球碳中和政策下的电动化趋势,随后,他介绍了三花对于R744热泵的研究以及其热泵系统零部件的研发进展。王博士总结道,三花认为,R744热控系统是纯电动车最佳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和传统冷媒制冷效果相当,同时具有优秀的制热效果,而且环保。
《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
中科院理化所副研究员唐明生先生
唐明生先生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热管技术和液冷技术入手,与大家探讨了电池热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他指出,相变热管理技术是众多领域高效安全运行的保障,并且,模块化二次系统是解决潜在可燃替代工质高效安全运行的有效途径,新型系统零部件开发是热管理系统创新设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