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以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
《战略》将智能汽车定义为,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受昨日政策发布消息影响,2月25日,智能汽车概念股多股上涨。Wind无人驾驶指数当天上涨5.98%,车联网指数当天上涨3.19%,个股也掀起涨停潮,鸿泉物联(688288)涨逾10%,启明信息(002232)、均胜电子(600699)、北斗星通(002151)等14只股票涨停。
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将形成
展望2035年到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战略》还提出了六大任务,构建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和构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
事实上,《战略》早在2017年就开始启动,2018年1月发改委发出公开征求意见稿,从启动到最终落地历时近三年。
催生万亿级别投资机会,指明行业发展方向
天风证券2018年就曾发布研报表示,整个智能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新增硬件采购额大致在3000美元/辆以上。全球每年1亿辆新车将对应30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此外还有车用无线通信所带来的大规模道路基建投资、云服务数据增值等汽车本体之外的新增产业。
麦肯锡曾预测,到2025年无人驾驶汽车可产生2000亿到1.9万亿美元的产值。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也曾表示自动驾驶时代,车一定要接入到本地的数据和服务系统里边去。这样会催生出全新的数据运营和服务的供应商产业,这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可能是每年1万亿美元。
对于《战略》的发布,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微博上公开表示,“现在终于有一个方向性指引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表示,《战略》将智能汽车产业将广泛融合先进感知传感器、决策执行电控系统、人工智能芯片、人机交互器件、路测感知设施、智能交通系统、5G-V2X信息通信、智慧城市智能共享出行系统、数据增值服务等新产业。智能汽车产业与交通系统、能源体系、城市布局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不仅将打破汽车传统的产业链、技术链和价值链,还将促进产业间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全新的、十万亿级的、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高新兴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战略品牌总经理吴冬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战略》的发布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车联网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重大机遇。”
吴冬升向澎湃新闻记者预测了汽车行业未来的四大发展机遇: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应对严峻挑战的突破口之一,汽车产业从单一产业向电子、互联网、信息通信、交通多产业融合转变;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获得智能、网联、安全新契机,汽车电子产品所占汽车制造成本的比例平均将达到30%甚至50%以上。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逼近9000亿元;车路协同核心之一的智慧道路将呈现爆发式建设,智能网联城市级规模应用,以及智慧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呈爆发式增长;汽车产业新商业模式和数据开放模式成为重要方向,尤其是和金融保险、出行服务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解决好汽车产业涉及的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问题,将有可能探索出崭新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