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汽车呼啸而来,行业亟待破局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进入2024年以来,我国自动驾驶行业迎来诸多利好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我国首批确定由9个汽车生产企业和9个使用主体组成的联合体,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另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公安机关已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1.6万张,开放公共测试道路3.2万公里,有力支撑自动驾驶技术验证和迭代更新。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产业新能源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AI汽车则是终极目标。在自动驾驶到来之前,AI汽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切实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为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日前发布了研报《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对此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1ONE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邓志东看来,自动驾驶无疑属于创新驱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建设交通强国、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

邓志东解释道,自动驾驶作为一项颠覆性的重大前沿技术,具有原创性、高效能与高质量的内涵特征,能够带来交通与出行方式的重大变革,也会带来出行服务质量、安全性与整体交通运输效率的大幅度跃升,同时符合绿色、低碳、共享等新发展理念。

MomentaCEO曹旭东也表示,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上的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的结合,对于AI能力是非常好的应用,并且会牵引着技术进一步的提升,无疑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新质生产力对技术的牵引,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升级,能够给消费者和社会创造价值。”

有从业人员认为,目前L2+级自动驾驶对自己的吸引力不大,因为功能不够完善,在城市通行过程中肯定不会把车辆的控制权完全交给它,只是偶尔使用能够节省一定精力;但如果到了L3级别能实现点到点的完全操控,将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2TWO

虽然,AI汽车整个产业链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制约因素仍然很大。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报《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显示,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不足,是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汽车与AI深度融合,端到端智能驾驶、座舱大模型等加速上车,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快速增长。智能驾驶端到端技术路线所需算力为1EFLOPS起,理想算力需达100EFLOPS以上;座舱基础AI大模型训练需10EFLOPS算力以上,垂类模型训练及微调需数百到数千PFLOPS。

算力供给方面,我国车企算力平均仅为3EFOLPS左右,相较于特斯拉的100EFLOPS差距巨大;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规划算力也仅为53EFLOPS(至2024年底)。智能算力供给不足将制约我国汽车智能化算法的快速迭代。

“成熟”算力难增长,新增算力“不成熟”。“成熟”算力指英伟达的“有芯片、有软件生态”智能算力,但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我国只能使用存量芯片进行AI计算,“成熟”算力总量受限。

“不成熟”算力指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摩尔线程等的“有芯片、缺软件生态”的智能算力,此类芯片已初步形成供应能力,但各家硬件架构不一,软件生态覆盖、兼容算法尚不完善,软件开发人员使用困难导致算力基础设施拓展缓慢,算力应用效率偏低。需丰富“不成熟”算力软件、生态,减少算力硬件“卡脖子”的问题。

3THREE

那么,该如何破解这些制约因素呢?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报《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建议:

1.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构建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

当前,汽车产业的竞争战略正在从电动、智能为主的竞争向AI领域快速转移,过去电动化领域的支持政策已不适应AI发展的需求。

在基础技术方面,应尽快出台支持汽车产业与AI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加强对基础大模型、AI训练芯片及工具链生态、万卡及以上算力集群、数据闭环工具、AI原生操作系统等底层基础技术的研发攻关,构建自主技术体系。

在监管环境方面,AI大模型与汽车产业融合仍处于初期,应坚持以鼓励应用、安全底线的原则,适当放宽对新技术的容忍度,可充分借鉴欧美关于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法规标准认证制度,鼓励AI更好发展。

2.推动智能算力共建共享

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与应用,行业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快速增长。国际上,基础大模型科技巨头智算能力已达到百万块GPU(以A100为单位)的能力,而国内巨头智能能力仅达到数万到数十万块GPU,与国际上存在数量级差距。基于此,应推动政府和行业机构牵头,推动国内存量英伟达GPU等“成熟”算力资源集中共享,保障基础大模型的训练迭代速度,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

针对使用华为昇腾、寒武纪、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国产AI训练芯片的“不成熟”算力共建,通过实际应用迭代工具链和生态,加速国产AI训练芯片的成熟与规模化应用。

3.提升高质量数据供给能力

AI大模型上车应用对高质量数据要求很高,尤其是端到端智能驾驶领域,数据量和质量已成为决定智驾体验最主要的因素。国内车企独立采集数据、独立训练的模式很难和特斯拉等国际巨头竞争。在端到端训练数据方面,国内车企智能驾驶训练数据仅在百万Clips级别,远低于特斯拉超1000万Clips的数据量。因此,国内应尽快统一汽车数据采集、标注、传输及加密标准规范,加快制定数据定价、权责划分、流通交易等制度,为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奠定基础。建议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探索敏感数据合法合规流通路径,构建开源智能驾驶数据集共建平台,以形成场景覆盖全面、采集成本最低的数据供给体系。

4.坚定跨界融合发展战略,加速赋能车企智能化、AI化转型发展

汽车进入智能化、AI化发展阶段,底层技术、研发模式、人才结构等相比电动化阶段发生巨大变化,传统车企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实现转型。要坚定跨界融合发展的战略路线,鼓励车企和芯片、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供应商深度合作,如投资入股、成立合资公司、共研核心技术等方式,构建车企具备主导能力的产业生态。加快构建跨界创新平台,制定跨界产品上车应用的产品及技术标准、检测认证体系等,解决新技术上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5.完善大模型标准及评价体系

大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呈现加速态势,人机交互体验显著提升,但同时,大模型在训练数据合规性与可靠性、数据传输阶段的泄露等数据安全方面,在生成内容存在的偏见、幻觉、虚假信息等内容可控方面,在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信息归纳等场景应对能力等方面仍存在隐患。

下一步要尽快建立大模型上车与评价标准体系,一是针对人机交互、车辆控制等强需求领域,基于差异化场景制定大模型上车标准;二是加强大模型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大模型与汽车产业融合应用的标准体系,加快明确大模型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三是明确大模型数据安全、模型训练、模型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完善大模型安全评估的流程、方法、工具。

THE END
1.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报告主题: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 报告人:康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主任) 报告时间:2024年6月20日(星期四) 报告地点:教师发展中心二楼报告厅 报告主要内容摘要: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发展:新一代科技革命驱动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转变,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绿https://www.huvtc.edu.cn/2024/0617/c1035a53930/page.htm
2.智能网联技术加速构建汽车产业融合新生态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10月17日—19日,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在北京举行。会上,代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首次发布,其中多项突破都与中国相关。 https://www.cnii.com.cn/rmydb/202410/t20241022_609477.html
3.更绿色更智能!“中国造”汽车“驶”向下一站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大会上,“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发布,总结了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 十大发展突破中,不少突破与中国息息相关。 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41021/42269fea0ad243d08981af2a9c99fb02/c.html
4.智能网联汽车总体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于自车感知与控制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这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应用信息通信(ICT)技术实现车-X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控制协同,即网联化技术的应用;第三阶段是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实现,这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03787709666148873
5.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研究分析市场【导读】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是决定汽车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因素,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也是国内外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以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为背景,重点围绕环境感知系统、ADAS系统、高精度地图等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详细阐述了各领域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并提出我国零http://ep.cntronics.com/market/2350
6.智能网联汽车:实体数字经济融合的关键抓手智能网联车本质上是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耐用消费品、交通领域的应用,是满足当前及未来出行需要的最佳载体,符合人类的深层次需求。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带动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带动供应链和产业生态的革新,带动上下游核心科技突破,是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TU4OTY0NA==&mid=2247568698&idx=1&sn=725ef3e9458ad0295d6ca0bc5e4567e4&chksm=ff71f19733aec8ac2045ed6d7a2df4abfb3971f4a8c3f139c65a8f45eb4c86dbb1634e528782&scene=27
7.智能汽车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市场规模 | 发展前景 | 行业利润 | 行业门槛等 了解详情 智能汽车是电子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成果与现代汽车工业相结合的产物。我国智能汽车销售占比在持续提升,市场规模达数亿美元。那么智能汽车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1、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发展趋势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上正在得到https://jiameng.baidu.com/m/content/detail/107414633990?from=search
8.走向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借助软件定义汽车,赋能汽车更多新的体验、新的功能和新的特性,打造差异化产品,占领智能化高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也蕴含着巨大价值,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企业开始重视软件生态体系能力的构建。从传统的基于信号的体系结构到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转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促进了车辆https://www.hubpd.com/hubpd/rss/cmmobile/index.html?contentId=2305843009216872752
9.预测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汽车预言家凤凰网汽车其中,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趋势下,自主品牌必然要寻找需求风口,而高端化即是一个突破点。此外,纯电动车的私人市场是未来发展主力,而目前电动汽车作为家庭第一辆车的机遇空间非常有限。因此,走高端化也是车企寻求增量市场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推出高端化新能源品牌也是自主车企提升产品力、实现品牌升级的一个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210604/1587909.shtml
10.未来汽车产业变革和汽车产业园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短期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工信部收紧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开展行业整顿,短期看造成发展减速,中长期看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受未来共享汽车、城市微公交发展的影响,新能源整车行业发展趋势将趋于平稳增长。 (2)智能化和网联化 http://www.dongtanimc.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969
11.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于自车感知与控制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这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应用信息通信(ICT)技术实现车-X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控制协同,即网联化技术的应用;第三阶段是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实现,这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24/09/17689625_673683906.shtml
12.浅谈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新发展所产生的“芯”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伴随着“新四化”趋势加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理念从诞生到目前生态链的蓬勃发展,是技术与商业的创新,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新机遇,同时也推动了汽车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新趋势带来的新变化 https://laoyaoba.com/n/839930
13.智库观点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明年汽车产业走势汽车三是我国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高性能传感器等智能化网联化关键技术领域尚未形成优势,产业生态体系仍不完善,部分领域与国外领先水平差距明显。四是充电设施发展尚不均衡,二三线城市、县乡区域、高速公路等布局不足,结构上不协调,快充、快换设施等占比不高,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范围进一步扩大。https://www.workercn.cn/c/2022-12-24/7680585.shtml
14.中金:汽车电气架构新趋势,车内通信迎变革中金:汽车电气架构新趋势,车内通信迎变革 百年汽车工业迎来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新浪潮,为应对汽车工业发展,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架构)也确立了长期演进新方向,从传统分布式处理逐步走向集中化、云化。而传统的总线技术难以应接智能化时代的高速车内通信需求,我们认为更高速且适用范围更广的车载以太网技术更适合于未来Ehttps://m.zhitongcaijing.com/contentnew/appcontentdetail.html?content_id=480962
15.车联网就是车路云图网车路云网图什么意思汽车网联化与智能化协同发展 新型电子电气信息架构是使能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关键环节。汽车数字化、网联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具有在长生命周期内功能可升级、服务可增值、网络和硬件可拓展、车路云一体化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可进行生态运营的新特性,这将直接导致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面向信号的架构快速向面向https://blog.csdn.net/maoguan121/article/details/125812253
16.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北斗产业资讯平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成为汽车行业瞩目的焦点。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基于车联网技术,通过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环境的智能互联和自动化驾驶的新型汽车形态。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将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和交通方式,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发展趋势与挑战。 https://www.qxwz.com/zixun/36355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