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开启,数据驱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如何探索合规之路?智能化自动驾驶国际标准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大模型等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化、网联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等9个方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试点期为2024年至2026年。

“车路云一体化”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2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5200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88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工信部官网解读称,当前,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下一阶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但行业发展目前还面临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与建设标准不清晰、车辆智能化与网联化相互赋能效果不明显、跨行业跨领域融合不充分等诸多挑战,有必要通过“车端、路端、云端”一体化发展的应用试点,加快建设城市和道路基础设施,促进提升车载终端搭载率,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白皮书》,“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是通过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基于系统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的信息物理系统,具有标准化接入能力、共性化基础能力、开放化共享能力、集约化增效能力和模式可复制能力等优势。

《通知》显示,应用试点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具体包括9方面内容。

其中,在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方面,《通知》指出,实现试点区域5G通信网络全覆盖;开展交通信号机和交通标志标识等联网改造,实现联网率90%以上;重点路口和路段同步部署路侧感知设备和边缘计算系统(MEC),实现与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在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方面,《通知》提出分类施策逐步提升车端联网率,试点运行车辆100%安装C-V2X车载终端;鼓励公共领域存量车进行C-V2X车载终端搭载改造,新车车载终端搭载率达到50%;鼓励试点城市内新销售具备L2级及以上驾驶自动化功能的量产车辆搭载C-V2X车载终端。

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政策层面不断释放利好信号。2023年7月,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充分发挥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功能应用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2023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各地也在加速实践,以北京为例,2023年,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联合百度、小马智行、奥迪等12家测试单位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功能开发,面向测试单位开放329个路口进行连通性及功能服务测试,累计支持300余辆车进行规模化测试验证。

数据已成为汽车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随着自动驾驶算法不断迭代,自动驾驶的发展正逐渐由“规则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化。自动驾驶的落地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而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充分融合了车端、路端、云端信息,实现车端、路端多源数据融合,数据规模更大,多样性更充分。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年度洞察(2023)-企业免疫力建设》报告指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打开了原有车内域、车间域、交通域、车云域的边界,打破汽车控制系统原有封闭生态,汽车数据将面临来自“云-管-端”三方面的安全风险。调研显示,车企在车端安全上普遍达到了较高水位,而在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加解密、防泄露等)上则面临较大的挑战。

THE END
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车辆与行人之间的智能交互,从而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改善驾驶体验的一种技术。 2. 技术组成 感知技术:通过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 http://mip.qun007.com/post/15508.html
2.智能网联汽车的五个层次懂车帝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五个层次的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pgc/14771665
3.“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数据是“车路云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褚文博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要想更好地赋能自动驾驶,除了数据的海量性,还需要追求数据的完备性。“我们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就是要构建一个云控基础平台,它不仅能接收某个单一车企的车辆的数据,还要接收全域范围内所有相关车辆和平台的数据,并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954733437195199&wfr=spider&for=pc
4.智能网联汽车包含哪些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包含哪些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也称为智能交通系统或智能移动出行)是一种结合了多种先进技术的交通工具,它旨在提高道路安全、减少交通拥堵和改善整体出行体验。以下是一些智能网联汽车中常用的技术: 1. 车联网技术(V2X):车辆之间(V2V)和车辆与基础设施(V2I)的通信技术,用于实时交换数据和信息,以提高道路安全https://m.yiche.com/baike/27716503.htm
5.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化letvdsrc智能网联汽车由两部分组成——智能化和网联化,在上一篇推送《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已经详细介绍了智能化,今天将详细介绍网联化。网联化其实就是车联网,今天将主要介绍什么是车联网,车联网后有什么功能,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无线通信、短程通信、5G通信)实现车联网。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146017/article/details/103872221
6.智能网联汽车概论配套课件.pptx一、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智能网联汽车在智能化层面,车辆配备了多种传感器(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可实现对周围环境的自主感知,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信息识别和决策操作,汽车可按照预设定控制算法的速度与预设定交通路线规划的寻径轨迹行驶。根据中国工程学会于2016年10月26日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204/8070115022006013.shtm
7.“车路智联”塑造未来出行格局——探访宝坻智能网联公交车记者:智能网联汽车在技术和规模化应用方面的瓶颈有哪些?如何突破? 杨轩:目前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瓶颈主要包括极端天气下传感器性能下降、极端复杂交通环境下决策系统的鲁棒性,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长尾”问题。突破这些瓶颈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协作,包括加强基础技术研究,不断提升车辆传感器技术抗干扰能力;坚持“车路云一体化https://gyxxh.tj.gov.cn/ZWXX5652/GXDT9285/202403/t20240325_6569577.html
8.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4)车联网相关供应商,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通信服务商、平台运营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等。 (二) 智能网联汽车的三个发展阶段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于自车感知与控制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这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应用信息通信(ICT)技术实现车-X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控制协同,即网联化技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24/09/17689625_6736839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