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智能化是全球汽车产业的下半场,但下半场何时开始,取决于行业是否跑出智能化龙头公司。
一、中国方案和资本新机遇
老李近期走访了很多车企和研究机构,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众多机构都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不少整车企业也非常认同,所谓“中国方案”具有两大特征:
一是技术特征: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网、图”融为一体,并能够实现协同感知决策控制技术功能,这是由中国首先在国际上提出来的。
2020年以来,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兴势力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受到高度认可,除了电动化外,智能化和网联化也是推动其市值上升的重要因素。特斯拉在2020年6月已经赶超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整车企业,小鹏汽车也一直把智能化和网联化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二、新赛道的巨头如何诞生?
A股没有智能汽车好标的,一直是二级市场的共识,过去几年A股的智能电动汽车标的中,一骑绝尘的是电动化产业链的企业,而智能化产业链的企业表现并不出色,原因是遍览整个A股,没有一个智能化好标的。
这些年来,在智能网联领域,很多企业都在开展布局,在老李看来,主要分为三大类企业:
一是聚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整车企业。近三年以来,中国大部分整车企业都制定了至少5年的计划,有的看得更远,落地的各种车型、应用、示范也层出不穷。
很多朋友问,有没有一家企业兼具以上属性,答案是有——亿咖通科技。今年5月26日,亿咖通科技官宣了将通过SPAC方式去北美上市的信息,亿咖通随之同步在网上发布了MPmanagementpresentation,把公司的商业计划和相应的情况做了展示。
早在亿咖通宣布赴美上市前,国内二级市场就开始了关于亿咖通的研究,老李个人认为,亿咖通科技兼顾了车企、创新型零部件企业和ICT平台企业三种属性。
亿咖通科技当前的核心产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数字智能座舱、车载芯片模组解决方案、核心操作系统、整合软件栈,正在打造全栈式汽车计算平台。
从产品平台发展路径看,依托系统级芯片(SoC)计算模组和车载操作系统(OS),亿咖通科技的产品平台路径将从信息娱乐系统到数字座舱,再到目前正在打造的中央计算平台,最终致力于打造信息、通讯和交通无缝融合的智能终端。
从商业模式和战略角度来讲,亿咖通也代表了以下三重属性:
第一,亿咖通科技和吉利控股的强绑定关系,背靠吉利控股旗下的各个整车品牌,亿咖通可以成为中国的“爱信”;
第二,亿咖通是开放的创新型零部件企业,这个零部件包含了硬件、软件和平台;
第三,亿咖通的终局目标是成为一个全栈式计算平台的提供商,这是典型的ICT巨头的打法。
正如亿咖通沈子瑜所提到的,未来的车就是一台计算机,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其实就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技术,在车辆基础上,亿咖通提供芯片、模组、硬件,然后整个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上层的应用,成为全栈的提供者。
三、亿咖通的机会在哪里?
纵观整个A股,能和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有关联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只有德赛西威和中科创达有不错的表现,两家公司市值一个1000亿左右一个近600亿,不及宁德时代的十分之一。剩下的公司,虽然包含了智能化概念,但和汽车没有多少关联,但老李认为,从商业发展角度看,智能网联领域巨头公司的发展路径和电动化企业是类似的,必然要经历从海外巨头到国内初创再到国内龙头引领发展的过程。
早些年,全球的电池巨头都在海外,分别是日本的松下、韩国的LG化学和三星SDI,各家都是从消费电池切入到了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的起步较晚,2011年以后,依靠动力电池白名单,依靠华晨宝马的订单,宁德时代横空出世,盘活了国内上游的动力电池材料公司和设备公司,包括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璞泰来、当升科技、德方纳米、先导智能等等。
在老李看来,如同当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在智能网联产业链,也会诞生一批巨头企业,亿咖通有望成为其中之一,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内生的商业模式。刚才提到,亿咖通依托于吉利体系拥有大体量的下游客户,从最早的IHU(信息数字娱乐系统)到现在的DHU(智能座舱系统),再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系统、ADAS域控制器,以及联合开发的全域融合的中央计算机系统,都是亿咖通作为Tier1提供端到端的系统技术,这意味着亿咖通每年至少能有上百万台配套。
三是既有的商业体量。对一家创新型公司而言,商业模式永远比商业体量更容易设计,亿咖通科技具备为12个全球OEM品牌联合开发产品的经验,过去三年,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320万辆汽车应用亿咖通的技术解决方案,先后与腾讯车联、百度Apollo、联发科技(MTK)、华为智慧出行、德赛西威、东软集团、北斗智联、支付宝、火山引擎等生态伙伴达成战略合作。
在智能化趋势下,汽车产业将形成网状生态,有助于开创新的业态与市场,而当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新巨头诞生后,汽车产业将有更多企业参与到全产业链协同与分配行动当中,构建产业链闭环,开创更多商业模式,从而开启更大盈利空间,到目前看,亿咖通科技有望成为新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