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介绍l车载网络设备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把安全装进口袋

基于以上原因,《信息安全技术车载网络设备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应运而生,目前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发出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该标准从车载网络设备的角度提出了详细的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指导和规范整车制造商、设备供应商进行车载网络设备信息安全功能的设计、研发、生产、实施以及测试评估,也可作为职能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的依据。

1.安全架构

车载网络设备信息安全技术的最终落脚点重点还是在在于车辆技术本身,这不得不从车辆的安全架构谈起。

汽车网关、车载T-Box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是汽车内部网络和对外通信的重要组成设备。汽车网关是汽车内部网络的核心设备,通过转发实现ECU之间的数据通信;车载T-Box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负责汽车对外通信连接,是实现汽车与外界通信的功能单元。

汽车网关、车载T-Box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都应具有相应的安全要求,确保其正常运行。这些安全要求包括:硬件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传输安全。安全要求的实现机制都是相同的。比如,机密性保护、完整性保护、审计、访问控制、认证和鉴权等,在每一个安全要求中都有体现。

2.安全目标

在安全属性要求方面,除了传统的CIA(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之外,还重点扩展了可审计性、可控性、隐私保护,安全保护基本也从以上六个角度进行维护。

3.安全技术要求

在此标准里,围绕以上提到的五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展开,包括硬件安全要求、操作系统安全要求、应用软件要求、网络传输要求、数据安全保护要求、系统远程升级安全防护要求,接下来,我们从汽车研发工程师相对比较熟悉的硬件安全要求和网络传输要求、数据安全防护要求做简单的介绍。

3.1硬件安全要求

车载网络设备在硬件设计上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a)在电路主板上,不应存在用以标注芯片、端口和管脚功能的可读丝印;

b)在板载芯片中,不应存在可非法对芯片内存进行访问或者更改芯片功能的隐蔽接口。

c)应对板载芯片调试接口进行禁用或实施安全访问控制;

d)板载芯片的诊断接口应具有鉴权功能。;

e)应具有存储和隔离敏感数据的安全区域或安全模块;

3.2网络传输安全要求

3.2.1汽车网关网络传输安全要求:

a)应采用加密、认证等安全措施保护关键通信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重放攻击;

b)应具有网络安全监测机制,提供针对报文异常和非法入侵的实时监测,并提供分析统计和告警等;

c)应能够抵抗拒绝服务攻击;

e)应对需要网络通信的业务的按照重要性划分优先等级,优先保障高优先级业务的网络通信需求;

3.2.2车载T-BOX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通信安全技术要求

3.2.2.1网络接入安全要求

车载T-Box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应满足如下的网络接入安全要求:

b)应对外部实体发起的通信连接请求进行身份认证;

c)应定义通过外围接口接入的存储介质上的文件类型和权限,并限制通过接口对车载网络设备进行的操作类型;

d)应关闭用于监听外部服务的网络服务端口。

3.2.2.2网络传输安全要求

车载T-Box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应满足如下的网络传输安全要求:

a)与核心业务平台的通信应采用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与公网隔离;

b)与远程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时,应能够互相认证对方的身份,当双方身份相互验证合法后,建立通信链路连接;

c)应具有针对网络传输的访问控制功能;

d)应采用安全通信协议或数据加密的机制;

e)应对外界接入访问进行监视和入侵防御;

g)应具有日志审计功能。

3.3数据安全防护要求

3.3.1数据采集

车载网络设备的数据采集应满足如下安全要求:

c)采集用户使用行为等用户数据时,应提示用户并向用户提供关闭数据采集的功能。在执行此类操作前,应首先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

3.3.2数据存储

车载网络设备的数据存储应满足如下安全要求:

a)用户敏感数据(例如:用户身份、位置信息)应存储在物理或软件隔离的专用存储区域,同时为保存数据的文件设置适当的访问权限;

b)应采用加密形式保存涉及用户生物特征的数据;

c)未向用户明示或未经用户同意禁止擅自修改用户数据;

d)安全存储的文件应具有标识信息。

3.3.3数据传输

车载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应满足如下安全要求:

a)应使用安全的传输协议传输数据;

b)应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3.3.4数据销毁

车载网络设备的数据销毁应满足如下安全要求:

a)共享类应用(例如:共享汽车),在当前用户退出后,该用户的敏感数据应被清空;

b)通过车载网络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在传送到云端服务器后,应具有防止用户隐私泄露的脱敏措施;

d)应对不再使用的敏感数据销毁并且不能被恢复。

4.总结

以上,针对《信息安全技术车载网络设备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中的关键内容做了基础的介绍,从整车的安全架构入手,提到了整体的安全目标,然后从车辆可能涉及到的信息安全维度进行技术要求的明确。

尽管标准本身无法指导具体的产品开发,但从信息安全技术的角度为汽车产品开发提供了思考的维度,填补了车载网络设备信息安全技术要求标准方面的空白,也为后续的标准细化和扩展打下了框架基础。

编者简介:

主笔:杨文昌(ID:文昌007),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专注汽车信息安全流程开发及咨询

主理人:李强(ID:Keellee),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专注汽车安全情报及运营管理

本站欢迎投稿并提供免费定制化行业资料搜集(后台回复关键词:资料获取)

希望您能与我们一路同行,做汽车信息安全知识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THE END
1.汽车车载网络系统都有什么特点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是现代汽车智慧的核心组件,它具有多个关键特点,旨在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和便利性。首先,集成度的提升是其首要目标,通过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之间的通信整合为一个复杂但高效的网络结构,车载网络系统有效减少了车身电器线束的数量,简https://www.autohome.com.cn/ask/9326677.html
2.汽车车载网络的特点是什么1、汽车车载网络的特点是:提高整车控制集成度,减少车身电器线束,提高信号传递精度,维修方便。适用于大数据量短距离通信或者长距离小数据量,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多主多从或者各个节点平等的现场中使用。 2、电气线束中的电线数量大大减少。从布线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电气系统大多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相互之间联系很少,必https://www.yoojia.com/ask/5-14359882242791069006.html
3.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4车载网络技术 车载网络技术是通过汽车内部的传感器、ECU和执行器用点对点的方式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目前,广泛应用的车载网络有CAN、LIN、MOST和FlexRay等。车载以太网及AVB技术的提出大大的优化了车载网络技术,具有可预测性,高可靠性,精准同步,快速启动等优点。还有开放性、兼容性原则,从而很容易将现有的应用嵌入到http://www.ycqxxh.com/news_show-255.html
4.汽车E/E架构的网络安全分析03 总结 对于车载网络内那么多节点,怎么权衡性能和安全呢,各节点应该都采用哪些安全机制呢? 对于电子电气架构的安全分析,首先需要列出其资产清单,可以按车载设备、车内网络、数据通信类别进行进行梳理,如图7所示,然后再梳理资产价值表和资产价值等,结合汽车网络安全资产重要性等级的结果和资产影响度等级的结果, 基于关键https://www.51cto.com/article/704527.html
5.《汽车车载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试题为了 简化线路 ,提高各电控单元之间的 通信速度 ,汽车制造商开发设计了车载网络系统。 在动力传动系统中,数据传递应尽可能 快速 ,以便能及时利用数据,所以需要一个 高性能 的发送器。 一辆汽车不管有多少块电控单元,不管信息容量有多大,每块 电控单元 都只需引出两条导线共同接在两个 节点 上,这两条导线就称作数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615/08/79930059_1126242790.shtml
6.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10月30-31日,第三届车载网络和通信架构技术及标准研讨会在武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标准院)主办,由南京仁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和是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协办。来自国内外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汽车芯片制造商、科http://www.catarc.org.cn/xinwen/show-4877.html
7.通信感知一体化在车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总结与展望 可以预见,通感一体化技术将给车联网带来功能和性能的提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解决从空口到上层应用的多个领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最终达到预期的感知和通信要求。 通感一体化的整体设计还需考虑到无线网络和车联网的复杂性,比如车载终端设备的移动性、可用频段(许可频段和非许可频段)、基站的部署、PC5 和https://www.eet-china.com/mp/a284507.html
8.在攻城狮眼里,传统车企怎样才能避免被出局?——车内有线网络篇AE是开放和可扩展的,可以支持多种系统和设备的不断接入,具有随时更新换代的能力,这样当有新的应用和设备开发出来时就很容易地加入到整车系统中去。中国传统车企和外资车企一样,希望在满足汽车严格的技术要求、保证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找到更低成本的车载网络方案。http://www.cheyun.com/content/11060
9.网联汽车安全车联网网络安全风险和应对思考AET车联网是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与汽车、电子、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5G 技术垂直应用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车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智能化、网联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互联网安全威胁逐步向车联网领域渗透,车联网网络安全风险和挑战日益显现。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平台等网络攻击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37565
10.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以网络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融合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我国网络通信产业的技术优势、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优势和汽车产业的规模优势,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跨行业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夯实产http://gxj.jiaozuo.gov.cn/show.asp?id=211
11.车载存储芯片研究:百舸争流,国产化势在必行1.2.5 汽车存储芯片在ADAS、座舱等各细分场景的应用现状和预测 1.2.6 汽车存储芯片的技术演进趋势总结 1.2.7 未来几年,各类车型的DRAM、NAND存储容量将翻倍增长 1.2.8 车载存储技术变革(1) 1.2.9 车载存储技术变革(2) 1.2.10 汽车存储芯片国内外主要企业 https://m.dcdapp.com/motor/m/feed/detail?group_id=7181653698081997312
12.启飞汽车知识系统分享电机驱动系统作为保证电动汽车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 其实际工作状态与汽车的车载指标与元部件性能呈正相关关系, 传感器故障是电机驱动系统中最易出现危险动作的元件, 所以深入分析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非常有必要。本文针对速度传感器常见故障问题, 在永磁同步电机多传感器控制系统基础上, 阐述了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与系统故http://www.91qifei.com/m/view.php?aid=1378
13.汽车技术:车载网络技术汽车技术:车载网络技术 #懂车玩家超级创作日(第四期)# 智能网联汽车主要包括3种网络:以车内总线通信为基础的车内网络,也称为车载网络;以短距离无线通信为基础的车载自组织网络;以远距离通信为基础的车载移动互联网络。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是融合车载网、车载自组织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网络系统。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0317854147215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