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江兴院士:谈网络安全范式创新

9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邬江兴院长专访《智能网联汽车亟待打破体制壁垒》,邬院士对网络空间面临的内生安全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第四范式”的理论架构,并对内生安全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实现落地提出了意见建议。

网络安全核心是内生安全问题

邬江兴院士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的核心问题、共性问题是内生安全问题。所谓内生安全问题,就是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存在于基因层面的共性安全问题。智能网联汽车本质上就是一台“轮子上的计算机”,是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其软件规模超过3亿行代码。在这样一个大系统里,软硬件漏洞有没有不知道。按照工业界平均千行代码存在15-20个漏洞来计算,脆弱点可想而知;有没有“后门”也不知道,以人类现有的科技能力,无法穷尽开放的产业环境中预留软硬件“后门”的行为;传统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的界限不知道,是因为随机性故障产生的安全问题,还是软硬件设计缺陷产生的安全问题,难以进行区分和定责;安全功能如何量化不知道,软硬件到底是99%安全还是99.9%安全无法标定。通俗的说,目前的智能网联汽车,我们不知道有多少风险?不知道这些风险是在网络层面,还是可渗透到物理层面?也不知道如何衡量安全性?这些基本问题就构成了内生安全问题。

传统安全范式难以解决内生安全问题

邬江兴院士认为,这三种范式,都面临同样的共性技术难题,在缺乏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如何应对网络空间基于未知漏洞后门、病毒木马等未知的内生安全威胁。也就是说,安全防御技术的基础是先验知识,必须知道“犯罪分子”的基本特征,才能针对特征形成有效防御方案,如果缺少有效样本和充分数据、没有先验知识,构建的安全防御体系就是形同虚设。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而言,现有的技术既不能对风险进行解释,又不对网络安全进行保障,用户如何能放心乘用?

用新的技术路径改变传统思维模式

面对传统安全范式难以应对日益频发的网络安全风险和问题的形势下,如何解决共性的内生安全问题邬江兴院士认为根本上是要推动范式创新。在前不久复旦大学主办的“网络空间共性安全技术研讨会上”提出新的安全范式要体现“三个新”,构造新的普适理论、建立新的实践规范、开辟新的技术路径。通过科技创新,跳出以“杀毒灭马”“亡羊补牢”“坚壁清野”为基础的传统安全模式,构建网络空间的“第四安全范式”。

网络安全第四范式破解传统安全范式难解之困,总体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在不依赖于先验知识的条件下,有效抑制隐藏在系统内部的已知或未知漏洞后门、病毒木马等引起的安全威胁,使信息系统或控制装置可以在“有毒带菌”条件下正常运行。二是一体化解决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用可靠性技术对功能安全、网络安全进行重定义和再赋能,以抵消随机性故障理论实效后的理论“黑洞”。三是网络的安全功能可以量化,通过成熟技术对信息物理系统的抗攻击性和可靠性指标可标定设计、可测试度量,为产品的安全可信提供机制方面的保障。四是与网络的演进拓展相匹配、相适应,具有强有力的可扩展性,既可以通过增量部署升级现有系统,也可以通过重新部署赋能未来系统。

目前,我国独有独创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是“第四范式”的典型代表,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与进展。我国已拥有以内生安全交换芯片、内生安全软件开发环境为代表的20余款设备和系统,并经受多轮千万次次全球顶尖“白帽黑客”的高压“暴力”测试,在实战中验证了理论与技术的高可用性、高可靠性。

创新成果走进寻常百姓家需要合力推动

一是推动智能汽车安全协同创新。围绕国家急需和行业产业需求,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体制约束,打破高等学校内部之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形成有效衔接、责权利相统一的产学研协同体,建立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发展的“创新特区”,建立自由探索与集约化攻关相结合的“大科研”模式,建设面向国际网络安全精英的“智能汽车网络试验场”,产出独有、独创、解决智能汽车安全瓶颈问题的研究成果,突破“系统、模组、芯片”等不同层面的技术难题,构建教育、技术、产业融合的良性生态。

二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测试模式创新。在智能汽车安全测试中引入“白盒安全测试”,也就是在控制系统软件中预置若干漏洞,测试网络防护系统能否阻断漏洞利用路径,功能安全系统能否确保极端场景可控,保障网络和功能安全。当前,汽车等乘用设施的传统安全测试,均采用可靠性测试中的破坏性测试方式,测试其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能。对于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测试也应该采用这一方式,也就是“白盒安全测试”,真金不怕火炼,在真实环境、场景下测试网络安全防护软件、措施是不是真的具有防御能力。

三是推动金融保险业的快速跟进。今年来,《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出台,网络安全保险试点也首次写入三年发展规划,网络安全保险成为热点。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软硬件的安全性能无法做到量化设计与验证度量,包括附加的安全设施本身是否安全也无人能够回答。对于这样一辆安全性无法衡量的汽车,保险行业怎敢提供保险服务?保险产品要为智能网联汽车分散风险,需要技术创新、范式创新,同时也需要政策保障、人才补位,加快技术、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这样才能为新兴产业发展助力。

THE END
1.系统安全架构之车辆网络安全架构车联网安全架构系统安全架构之车辆网络安全架构 文章探讨了车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随着汽车智能化和互联化,车辆网络面临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网络边界安全、通信安全、身份认证等关键领域的安全技术应用,并举例说明了安全芯片、智能防火墙等实践案例。强调了数据安全保护和系统实时监测在车辆网络安全中的https://blog.csdn.net/baidu_38876334/article/details/129978435
2.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架构探究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架构探究 车辆网络的发展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辆网络(Vehicle Network)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信息系统,逐渐发展起来。车辆网络是指车辆之间和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智能控制。 车辆网络的发展背景可以总结如下:https://new.qq.com/rain/a/20230410A010RQ00
3.汽车智能网联架构图智能网联汽车网络系统根据Upstream 2022年全球汽车网络安全报告[2],如图1所示,2010年至2021年间,攻击者对智能网联汽车最常见的攻击载体有11种,且大多为黑帽攻击,仅2021年,黑帽攻击所占比例高达56.9%。白帽黑客操纵汽车系统为了发现漏洞或进行教育研究,改善车辆的网络安全,而黑帽黑客往往与犯罪活动一致。 https://blog.51cto.com/u_16099323/9114840
4.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测试:渗透测试,模糊测试详细讲解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 01 基础知识 1.1 智能网联汽车架构 车内网络系统架构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化,电子电气架构( Electrical/Electronic Architecture, EEA )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架构演进,如图 2.1 所示。 在汽车 EEA 演进的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复杂程度的汽车功能对于通信性能的需求,车内总线协议也在不断发https://www.eet-china.com/mp/a351798.html
5.汽车网关研究:Zonal架构下的网关,集成化成为重要趋势汽车网关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中的核心部件,是车内网络的枢纽,承担着数据传输、安全防控、远程诊断等功能。 随着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域架构演进,网关也随之变化,网关的演进路线为: 第一阶段:分布式架构下的传统CAN网关 第二阶段:域集中架构下的集中式网关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64755170721071656
6.汽车网络安全开发招聘网2025年汽车网络安全开发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汽车网络安全开发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汽车网络安全开发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qcwlaqkf5g4t/
7.自动驾驶汽车不得不面临的安全隐患——汽车黑客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各种车联网技术推出了这么久,但实际的车联网功能一直是隔靴搔痒,汽车厂商也是担心这个安全问题。 不过这个时候,自动驾驶技术来了一发精彩的助攻。 三、自动驾驶带来汽车网络安全的挑战 自动驾驶技术对于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的需求,让总线架构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https://www.yoojia.com/ask/17-11676677204801881277.html
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车用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基础云控平台技术;新型安全隔离架构技术、软硬件协同攻击识别技术、终端芯片安全加密和应用软件安全防护技术、无线通信安全加密技术、安全通讯及认证授权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测试评价体系架构研发,虚拟仿真、实车道路测试等技术和验证工具,整车级和系统级测试评价方法,测试基础数据库https://www.yyx.gov.cn/37584/38154/38157/38160/38203/38204/40125/content_1645622.html
9.AutoSec第八届中国汽车网络安全周暨第五届智能汽车数据安全展2024AutoSec 2024第八届中国汽车网络安全周暨第五届智能汽车数据安全展: 汽车数据跨境流通合规指引与场景化应用策略 AutoSQT 2024汽车软件质量与测试峰会: 智能汽车车载软件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挑战与机遇 从软件架构到软件平台,基于Aspice4.0开发需求 高质量及安全可靠-符合行业标准的C和C++代码嵌入式安全测试解决方案 https://www.taaslabs.com/autonomousecu_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