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与网易的100天派对游戏大战

3月20日,腾讯公布了2023年全年及第四季度业绩。2023年第四季度,腾讯游戏在国内市场的收入同比下降3%至270亿元,在国内外市场的总收入也同比下降2%至409亿元。扛起收入大头的依旧是《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这两位“老将”。至于被腾讯投入海量资源与极大期望的《元梦之星》,在此次业绩报告中则处于“查无此人”的状态。

相比腾讯对《元梦之星》的闭口不谈,同季度游戏总收入同比上涨9.6%至209亿元的网易游戏,在业绩报告中则对《蛋仔派对》大加称赞,“《蛋仔派对》广受欢迎,自2022年上线以来累计注册用户数量已达5亿,更在春节期间取得日活用户4000万的突破。”

也难怪马化腾会在1月29日的腾讯年会上大感不满,“过去一年,我们受到了很大挑战,新生代游戏公司层出不穷,从玩法类到内容类的转变,我们一时无所适从,友商不断产出新品,我们就好像毫无建树的感觉——我们也推出了新品,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元梦之星》是否能像《绝地求生》那样,实现对《蛋仔派对》的逆袭呢?

从点点数据提供的数据来看,在2023年的圣诞节之前,《元梦之星》的总收入一直稳压《蛋仔派对》,并在上线后的第三天(12.17)达到顶峰,创下了150.9万美元的好成绩。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强弱局面,倒不是因为腾讯不够用心。

事实上,在《元梦之星》立项之初,腾讯就以旗下的王牌工作室“天美”为核心,组建起上千人的制作团队。

在12月2日《元梦之星》上线前夕的发布会上,腾讯又宣布首期生态激励计划将投入14亿元,其中1亿元用于全民电竞赛事体系打造,3亿元用于内容生态创作者激励,10亿元则用于UGC地图创作者激励。

面对来势汹汹的腾讯,网易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在《元梦之星》上线5天前,网易也开始了自己的买量行动。到《元梦之星》上线当天,网易的素材投放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4万组,远超腾讯的2.7万组。

对于网易的买量反击,腾讯稍显力不从心,毕竟它将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向了前述激励计划,以及邀请时代少年团成为代言人、为玩家发放高额福利等。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腾讯提出激励计划的一个月前,网易就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激励计划——共创蛋时代,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投入5亿元。

面对腾讯之后的多方出击,网易也见招拆招。除了邀请吴磊做代言,更是在《元梦之星》上线当天,在《蛋仔派对》开启“蛋搭节”庆典,向玩家发放更多福利。

虽然网易的应对措施十分妥帖,但在气势更胜的《元梦之星》的冲击下,《蛋仔派对》起初不可避免地落入下风。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腾讯在春节前后二度发起营销攻势。

游戏之外,腾讯又找来宋雨琦、范丞丞等明星助拳,并与奥特曼、海底捞、瑞幸咖啡等知名IP、品牌展开联动,将《元梦之星》的影响力从线上拓展至线下;网易在邀请杨紫成为自己新的代言人,与熊出没、故宫观唐等知名IP展开联动的同时,活跃于国内33座城市的新春庙会,并举办了154场蛋友碰碰会,同样在线下建立起深厚的影响力。

除非《蛋仔派对》之后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又或者《元梦之星》能完成“差异化”升级,否则腾讯想要赢下这场针对网易的派对游戏大战,难度相当大。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习惯靠体量优势“后发制人”的腾讯,是如何在过去的那些年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尤其是多年前的那场“吃鸡”大战,最终竟逼得《荒野行动》远走海外,成为腾讯战胜网易的一则经典案例。

只能说:时代,真的变了。

2001年,网易进入了中国游戏市场。两年后的2003年,腾讯也加入了进来。

与起步之初就专注自研的网易不同,入场后的腾讯十分“上道”,将发展重心放在了彼时国内同行们普遍推崇的代理。

不过,造化弄人:

选择自研的网易,由于网易的第一款自研游戏《大话西游》上线后的数据并不好看,加之当时的网易遇到了很多场外困难,比如财报被质疑造假、被纳斯达克停牌等,压力山大的丁磊不得不引进韩国游戏《精灵》,尝试通过代理的手段破局。

正所谓“时也,命也,运也”,由于游戏品质堪忧且外挂泛滥,网易最终将《精灵》打入冷宫,并将发展重心重新转回到自研领域。

到2005年时,网易与腾讯已经双双打响名气。尤其是网易,凭借《大话西游2》与《梦幻西游》的成功,市场份额从11%一路上涨至22%。

至于同时期的腾讯,则因为第一款自研游戏《QQ幻想》的失败短暂陷入低谷。不过,这也促使腾讯将更多的资源投向网易、盛大等国内同行鲜少涉足的休闲竞技领域,并强化了“代理”的发展思路。

2008年,凭借《穿越火线》和《地下城与勇士》的成功,腾讯游戏的年收入首次超过网易,仅次于盛大。2008年因此被视为腾讯的“游戏元年”。

后一年,收入进一步上涨的腾讯游戏,实现了对盛大的反超,从此成为中国游戏市场的龙头老大。网易也在这一年从九城手中接过《魔兽世界》的代理权,其收入在2010年同样超过盛大,成为仅次于腾讯的“万年老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手游时代的到来,网易从2011年开始就着手手游的开发。同时期的腾讯则相对滞后,依旧在自己更加熟悉的PC端“开疆拓土”。比如拿下《英雄联盟》的代理权,为自己再添一员“悍将”。

不过,网易在手游领域的先发制人,终究让腾讯感到压力。

作为腾讯的“顶梁柱”之一,《王者荣耀》的成功毋庸置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腾讯可以高枕无忧。

网易在2016年推出的《阴阳师》,就一度冲击了《王者荣耀》的市场地位:同年10月,《阴阳师》成为当月全球收入最高的手游。网易也因此短暂超越腾讯,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游发行商。

只是二者细分赛道的不同,使得《王者荣耀》拥有更高的“成长性”与吸金能力。仅在2017年1月,《王者荣耀》在iOS平台的月收入就达到14.7亿元,超过网易7.4亿元的《阴阳师》的7.4亿元与《梦幻西游》的3亿元。

仔细想想,还真有点像如今的《元梦之星》。

面对腾讯在手游领域的后来居上,深知同赛道难以抗衡的网易,将目光瞄向了更新的FPS赛道,尤其是“大逃杀”类型的手游,即我们常说的“吃鸡”。

虽然彼时的腾讯也意识到了“吃鸡”的潜力,并尝试从韩国的蓝洞工作室手中拿下《绝地求生》的手游改编权与代理权,但自研实力更强大的网易决定“另起炉灶”,最终在2017年率先上线了自己的“吃鸡”手游——《荒野行动》。

对于腾讯来说,这无疑是坏消息中的坏消息。等到腾讯在2018年上线了自己的“吃鸡”手游——《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与《绝地求生:全军出击》(以下合称《绝地求生》),已经迟了网易104天。

事实上,为了延缓《荒野行动》的市场步伐,在2017年底的一次针对“大逃杀”手游的全行业讨论会上,西山居提出全行业应该暂时下架并整改已上线的“吃鸡”手游,进而规避其中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

虽然西山居旗下的《小米枪战》也因此受到冲击,但考虑西山居与腾讯曾有过不少合作,西山居在2017年初还接受了腾讯1.43亿美元的投资,或许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背后,有腾讯的身影。

在《绝地求生》上线前,腾讯也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在国内各大电竞直播平台对《荒野行动》做降权处理:所有与《荒野行动》有关的专区,都被改名为“吃鸡手游”。

一直到网易携《蛋仔派对》归来,网易与腾讯才重回牌桌,开始了新一轮对抗。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网易与腾讯一路走来,反映了两种模式的演化路径。二者对抗的背后也是两种模式的对抗。

简单来说,就是“自研为主VS代理为主”,或者说“产品驱动VS渠道发力”。

有趣的是,早在腾讯组建游戏团队时,腾讯COO、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总裁任宇昕曾直言,“当时有盛大模式和网易模式之争,盛大将开发与运营分开来,一个团队专事开发,一个团队专事运营,而网易则合二为一,实行的是项目制。后者的模式在一开始很困难,因为负责团队的头儿往往是技术出身,对运营一窍不通,可是长远看,就可以倒逼出一批有运营头脑的技术主管。我选择了网易模式。”

而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的名称,也“借鉴”了网易的“互动娱乐部”,“丁磊把网易的游戏部门叫作互动娱乐部,我觉得挺贴切的,于是也叫了这个名称。”

这点在腾讯决定踏入游戏行业前的一份内部报告《对腾讯公司进入国内游戏市场的可行性研究》中就有体现,“用户不会理解背后的任何辛苦和付出,他们只关心这个游戏给他们带来的综合用户体验效果,并据此做出买单与否的决定。”

在“用户为主,产品为辅”的驱使下,腾讯自然不会重视“长周期、高风险”的自研。哪怕是想做出点自己东西的网易,在最初的那些年,也没少因为自研的事儿被媒体批评为“意气用事”“刚愎自用”。反倒是彼时依靠代理《传奇》赚得盆满钵满的盛大,被媒体誉为“成熟的、商业化的公司”。

如今,盛大的辉煌早已过去。至于早期与盛大十分相像的腾讯,也没有像前辈一样过度依赖代理、在自研的道路上浅尝辄止,而是代理、自研两手抓。虽没有做到两手都硬(腾讯的自研成果实在寥寥),但通过对优质游戏的“模仿创新”以及优质游戏公司的入股或收购,加之后续的流量导入,腾讯还是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折中之路。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这条折中之路固然替腾讯规避掉更多风险,但也让腾讯失去抢占新赛道的先机。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绝地求生》与《元梦之星》,就是各自赛道的跟随者,而非引领者。

更不用说,还有米哈游这种剑走偏锋的实力派。如果按照腾讯理性的商业逻辑与冷峻的赛马机制,恐怕像《原神》这种带点理想色彩与偏执精神的游戏,只会胎死腹中。

说到底,时代已经变了。在整个游戏行业面临同质化难题的当下,一款游戏的可玩性当然重要,但一款游戏不可替代或“先入为主”的可玩性更加重要。

不过,时代总在发展。网易与腾讯从最初分别专注自研与代理,到之后纷纷涉足对方擅长的领域,再到如今都实现了自研与代理的内部平衡。虽说结果不尽相同,但这种融合的趋势无疑是整个游戏行业的主流态势,同时也意味着网易与腾讯之间的未来战争将更加纠缠。

THE END
1.腾讯网易何以暴跌4500亿?尤其,当腾讯网易这样的游戏头部大厂经过这样的利空踩踏后,机构抱团意愿会受到动摇,以腾讯网易为代表的游戏股不确定性会变得更大,二级市场资金便会审慎考虑其他选择——这既反映出机构、投资人对政策风向的判断、对国家政策的研究不够,也说明资本和机构缺乏更宏观地洞察,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变得“盲动”。 https://new.qq.com/rain/a/20231223A01CY800
2.腾讯网易等被约谈回应来了此外,未成年权益保护公益组织和检察机关也可以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发挥作用。 市场解读: 两部委突然约谈腾讯网易 大火的“元宇宙”要凉? 腾讯、网易等被约谈背后:租号等可绕过未成年人防沉迷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202109092088599527.html
3.腾讯网易在“派对”上打起来了在吃鸡游戏大战后,腾讯又一次发起了对网易的全力一击,这次开火的战场是派对游戏。 12月15日,腾讯轰轰烈烈地上线了手游《元梦之星》,与网易打造的爆款《蛋仔派对》对垒。在这个已经被网易验证过的赛道,腾讯火力全开,希望迎来《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之后的下一代国民游戏。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4739
4.腾讯重新「聚焦」网易「裁员」断舍离:游戏公司如何度过「寒冬」?不难看出,腾讯网易旗下能够稳定持续的“赚钱猛力”,仍旧是老几样“旗舰长青”产品及“其他长青”产品,这一点在海外市场也不违和。 腾讯财报显示:海外游戏收入为145亿元,同比增长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1%),主要由《PUBG MOBILE》及《荒野乱斗》等游戏的增长所推动。 http://www.bianews.com/news/details?id=200789
5.网易显然,已经运营了五年多的《第五人格》在2024年上半年创了新高,并在网易Q1的财报中成为了新的增长点。 《第五人格》游戏网易蓝媒汇2024年05月27日 11时 游戏 腾讯网易,都想活成对方的样子 不甘只做小众精品的网易,必然会撞上依靠社交帝国把持大DAU的腾讯。 腾讯游戏网易王者荣耀光子星球2024年05月21日 14时 https://www.pedaily.cn/tag/51911/
6.网易是腾讯旗下的吗常见问题网易不是腾讯旗下的,而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且网易与阿里巴巴和合作。2019年9月,网易与阿里巴巴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网易旗下跨境电商平台考拉,同时阿里巴巴作为领投方参与了网易云音乐的融资。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Dell G3电脑。 https://m.php.cn/article/497944.html
7.腾讯网易都通知了元旦假期临近,游戏平台相继发布未成年人游戏限玩的通知。 12月25日、26日,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相继发布公告称,2022年元旦假期前后,未成年人可于2021年12月31日(周五)、2022年1月1日-1月3日(元旦假期)的每天20时至21时之间登录游戏。 据了解,上述举措是两家游戏平台在结合《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http://wap.guchengnews.com/p/140953.html
8.腾讯网易大厂24年力作再启,细数24年最值得期待的移动端大作2024年即将到来,手游市场将再次迎来众多令人激动的新作。,腾讯网易大厂24年力作再启,细数24年最值得期待的移动端大作https://newgame.17173.com/content/01022024/000046213_1.shtml
9.网易腾讯都在招聘本硕生那他们的高管都是什么文化水平?以腾讯网易的2018年校招为例。腾讯校招四大类48个细分职位中,只有10个职位没有对学历作出明确要求,其中包括游戏策划培训生、游戏发行/运营培训生。其他均要求本科及以上,有的甚至择博士优先。网易2018年校招互动娱乐事业群中,八大类47个细分职位,只有7个职位未作出学历说明,其他40个职位中一半都还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有https://www.gameres.com/778387.html
10.新快报在过去两周里,游戏行业两大巨头腾讯和网易先后在公司最新季度财报中公布了游戏业务的最新经营状况,又在线上举行了年度游戏新品发布会,难免有读者希望将两家公司拿来对比一番,“决一高下”。 不过,基于游戏产业的特殊性,以及两家公司的市场定位、策略的不同,强行去做apple-to-apple的对比,参考意义并不大。反而,我们https://ep.ycwb.com/epaper/xkb/h5/html5/2021-05/26/content_1516_389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