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省消委会曝光网购二手车七大陷阱58同城、人人车等平台被点名)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3月4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线上购买二手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部分二手车交易平台主要存在发布虚假车源信息、车辆参数不实、交易合同存在霸王条款等七大问题。
2020年9月-12月,四川省消委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二手车网购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分为“线上购车体验式调查”和“消费者网络问卷调查”两部分。
在线上购车体验式调查中,调查机构组织人员以消费者身份,通过线上浏览、预约看车、线下看车、交易洽谈等方式,体验了58同城、二手车之家、瓜子二手车、人人车、淘车、优信二手车等6家二手车线上交易平台的购车服务流程。总体来看,各平台车辆关键信息展示较为完整,大部分平台车源真实、信息一致,不存在强行要求分期付款、一次购买多年保险和收取评估费等问题。但平台在履行审核义务、保障信息真实性等方面仍需加强,在合同规范性、合理性、公平性等方面亟待改进。
调查
二手车平台存在七大陷阱
根据调查显示,部分二手车交易平台主要存在七大问题。
线上发布二手车车辆重要信息参数与实车信息参数不符。体验员通过网上信息截图确定车辆的型号、价格、颜色、年限、配置、里程数等信息,并预约线下看车,发现51个体验样本中有16个样本存在信息不一致现象,主要涉及车辆里程数、价格、配置等信息。
涉嫌发布虚假车源吸引消费者。在58同城、二手车之家、瓜子二手车、人人车、淘车各体验10个样本,58同城有8个样本、二手车之家有1个样本线上车辆与实际车辆不符,人人车和淘车各有1个样本无法看到实车。
收费事项告知不清。部分平台存在未准确告知过户费、上牌费等收费项目的现象。各平台及商家存在收取GPS使用费情况,GPS是金融贷款方为了降低商业风险安装设置的,若未征得消费者同意即将GPS使用费转嫁给消费者,单方面加重了消费者的义务。
存在收取定金程序瑕疵问题。优信二手车只提供线上看车,且消费者需要先交定金才能看到电子版合同条款。优信二手车在消费者未知晓合同主要条款的情况下要求消费者先缴纳定金再看合同的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的知情权的侵害。在调查中还发现优信二手车购买车辆,均需要支付1000-3000元不等运费。
交易合同存在霸王条款。本次调查收集到商家合同10份、平台合同6份。从合同形式看,有买卖(销售)合同和居间服务合同,合同主体有三方(买方、卖方、居间方)和两方(买方、卖方)。从合同名称看,有二手车买卖居间服务合同、车辆销售合同、委托购车&交易保障服务合同等多种形式。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免除经营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9份合同中有“里程不负责条款”,10份合同中有“车况免责条款”,显失公平,属于“霸王条款”。二是合同重要信息约定不明,易产生纠纷。
个别平台怠于审核把关。体验员对58同城展示车辆信息虚假现象进行投诉后,58同城先将该错误车辆信息下架,次日又将错误车辆信息重新上架。说明平台对车辆信息真实性的审核上把关不严,且在部分消费者投诉之后,仍未更改相应信息,显示了平台对消费者投诉问题未有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