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创始人王兴曾经提过一则投资人总结出来的市场消费价值排序: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男性“当仁不让”地排在了最后,甚至不如汪星人。那么,男性消费力真的就如此不堪吗?
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这是长久以来市场对于男性消费力的认知。但是如果你看看以下几个数据,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
·在95后男性群体里,有18.8%的人使用过BB霜,18.6%使用过唇膏/口红,18.6%使用过眼线笔/眼线液,8.8%使用过眉笔/眉粉/眉膏。在每3个买粉底的男性里就有一个是95后。
·在毒APP的用户画像中,3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到了60%,其中一半以上都是90后的男性用户。
······
这些迹象表明,男性消费力并不差,相反近几年正处在崛起的态势。那么,在如今的消费市场,男性消费力究竟几何,“他经济”又潜藏着哪些机会呢?
1、男性美妆领域成蓝海,95后扛起“美妆”大旗
根据《2019年颜值经济报告》显示,就我国而言,男性化妆品中口红的消费增速达到了278%,越来越多的男士开始使用口红、眉笔、防晒和面膜等男性化妆品;2018年男士专用品牌的同比增速达到了56%,很多化妆品公司专门为男性消费者开发男士专用脸部护肤套装、洁面乳、乳液乳霜、专用面膜、BB霜和CC霜等。
其中,化妆品类的男性消费力,主要发生在1亿多95后男性群体上。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男性,他们化妆、穿国潮、唱嘻哈,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在淘宝发布的2018年《中国男性消费报告》中显示,“潮牌”是95后、00后男性搜索高频词汇,搜索量超过了3亿。
淘宝数据还显示,在95后男性群体里,有18.8%的人使用过BB霜,18.6%使用过唇膏/口红,18.6%使用过眼线笔/眼线液,8.8%使用过眉笔/眉粉/眉膏。在每3个买粉底的男性里就有一个是95后。
2、偏爱网购,尤其钟爱潮流电商平台
来自波士顿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线上消费方面,男性每年的平均开支超越了女性。
相比女性追求线下购物的体验,男性则更加注重购物效率,这也使得垂直类的潮流网购平台流行起来,比如有着男版“小红书”之称的“CHAO”、球鞋交易平台“毒”、依靠潮流杂志起家的YOHO!BUY有货等等。
打开“CHAO”的首页,你能看到关于“护肤、穿搭、数码、球鞋”等各类种草内容,甚至设置了迎合男性用户兴趣的频道“极客科技”。
2019年4月,球鞋交易平台“毒”获得了DST领投的A轮融资,掀起了又一轮对于男性消费崛起的讨论。在毒APP的用户画像中,3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到了60%,其中一半以上都是90后的男性用户。
一位业内的资深人士这样说到:他们成长的经济和文化条件决定了他们对消费的理解相对成熟,需要也更加个性化,对于新兴品牌甚至国产品牌,完全不排斥,这给潮流电商平台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3、注重“内涵”和“品位”,男性高端产品消费增速强势
根据《中国奢侈品网络消费白皮书》中的有关信息,在网络奢侈品消费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但是男性的客单价比女性高6%,且奢侈品消费频次在3次及以上的男性比例也比女性高。
QuestMobile的一项数据显示,在中国,高消费男性(即线上消费金额高于1000元)、有移动购物行为偏好的男性月活规模约为8700万。其中,30岁以下、未婚男性是主力,他们是最喜欢买买买的群体。
在高端消费领域,男性对价格敏感度往往不高,强烈的自尊心,让他们的购买行为更多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内涵和品味,“面子”和“档次”很重要。
美国《福布斯》杂志不久之前评出了全球最值钱的50大品牌排行榜,其中“男性专属”品牌占了近10个名额,其他以男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品牌更有32个之多。
整体上来看,在高端产品市场的所有品类中,男性消费的增速都超越了女性。
4、汽车、数码产品、游戏等专属领域,男性依然是主力军
通常意义上,说男性消费力比女性弱,更多指的是全品类的综合对比。尽管在美妆领域的男士消费依然是小众人群,但在有些商品品类上则是主力军;比如汽车,数码产品、游戏等等。他们格外看重商品的质量和实用性,而且并不是很在意细节。
根据腾讯的一项数据显示,自从AppleWatch在我国发售以来,国内用户中男性消费占比高达67%。
被媒体解读为拥有千万直男粉的罗永浩,在直播带货首秀的开门话术上就锁定了目标群体:所有男生,正符合了他带货产品中主打的创新型3C产品。
此外,男性消费者的偏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趋势性的差异:年轻男性的主要消费支出集中于体育、电子、游戏,中年男性偏好会更多地向汽车、旅游、腕表等高端消费以及奢侈品领域转移,老年男性则侧重于个人保健与养生消费。
5、四大原因,助长男性消费力崛起
·个人消费意识的觉醒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满足一层需求,人们会追求更高层的需求。
当男性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在事业上的成就让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他们外在形象、服饰搭配与个人品味已经成为职场与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他们渐渐开始通过购买护肤品、高档西装、时尚手表与豪车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能力与魅力,进而实现被更多的人接受与认可,达到工作上的成就与进步。
个人消费意识的觉醒,促进了男性消费市场的繁荣。
·经济实力雄厚的男性比重日益上升
归根到底,消费市场的兴旺源自收入的增加。
根据西南证券的研究报告,男人的黄金年龄是40岁,进入该阶段的男性,无论是财富还是社会地位都有了积累,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档次也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男性,而国内40-54岁的中年男性人口占比也在逐步提升,这也助长了“他经济”的崛起势头。
招商银行也联合顶级男性杂志《GQ智族》发布了《高端男性生活形态与需求综合研究报告》。报告显示,高端消费群体中男性约占七成,他们大多是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身居要职,平均年薪50万元且家庭平均年收入超过76万元的精英人士。
此外,凤凰报道的一个专题中称,到2020年,我国中产阶级将达7亿人,男性更是占据大多半。
·庞大的单身男士规模
单身越来越成了一种生活常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单身人数已经达到了2.4亿,相当于英国和俄罗斯人口的总和,每6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是单身。
在我国,单身男性的数量远高于单身女性。西南证券数据显示,20-29岁的单身男性比女性多2260万,30-39岁的单身男性比女性多716万,40-49岁单身男性比女性多393万。
优质的“剩男”们通常具备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且没有抚养下一代的压力。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更从容自如地花钱享受更高端的体验和经历,由此催生“他经济”的发展。
·来自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的助力
男性消费者线上消费力更强,且更热衷于超前消费,这离不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助力。
很多人对于“男性不喜欢购物”的固有印象,源自于男士陪同女士逛街时的表现。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和电商的迅速普及,以及快递到家、移动支付的不断成熟,男性消费者追求效率和便捷性的购物模式得到很大程度满足,这唤起了男性的购物欲望,促成了男士们在线上消费市场的“强势”地位。
苏宁金融研究院《男性群体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男性消费者对于蚂蚁花呗、苏宁任性贷等互金产品接受程度高,更容易超前消费;根据卡卡贷发布的超前消费人群大数据,18-25岁的年轻群体为超前消费的主力军,这当中又以男性占据绝对主导,比例高达72.8%。
在互联网金融的刺激下,男性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消费金融产品满足自己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尤其对于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的年轻男性,便捷的资金获取渠道为其超前消费创造了条件。
6、正视男性消费力,做好“他经济”的关键在哪里?
随着男性群体的消费意识觉醒,消费能量不断释放,总体来看,男性消费表现为三个核心基调:消费领域不断扩张、消费品位持续提升、热衷于线上购物。
当下,女性消费市场被精耕细作,男性消费市场成为新的消费蓝海。在中产人群崛起、移动互联网加码、个性化需求升级、85/90后日渐成熟的背景下,“他经济”将有望迎来长期可持续的增长。
·聚焦线上渠道,改善网络购物环境和氛围,针对男性消费者简单、直接、高效等购物标签,完善线上平台建设,以便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做出消费决策。
·要着力提高商品品质和内涵,如果女士把款式放在购物要求的首位,那么男士则会把品质放在第一位,而提升商品品质内涵,更容易迎合男性消费需求,建立男性消费者的购物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