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五次核污染事件书摘

日本大地震引发核电站机组爆炸,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对其可能造成的核污染甚为关切。至20世纪70年代结束,人类曾五次遭遇核污染事件,《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一书详细讲述了这五次核污染的前因后果。

1.日本遭原子弹轰炸

日本本州西南部的广岛县在19世纪中叶逐渐发展成为军事重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宣言”,责令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若罔闻。

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美军于1945年8月6日8时15分在日本广岛市区投掷了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直径0.7米,内装60公斤高浓铀,重约4吨,梯恩梯(TNT)当量为1.5万吨。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霎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广岛市顷刻沦为焦热的火海。

此次人为制造的惨案中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使得一切化为乌有;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所有的建筑物被冲击波形成的狂风摧毁殆尽。

据统计显示,悲剧发生之前广岛人口为三十四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八万八千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五万一千余人;建筑物有半成以上都被不同程度地摧毁。但是这次悲剧并没有使日本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于是美军选择了继续。

1945年8月9日上午11时02分,美军对日本实施第二次原子弹袭击,目标是长崎。这次袭击将原子弹“胖子”投到长崎市中心,其破坏性绝对不亚于上次。“胖子”是一颗钚弹,长约3.6米,直径1.5米,重约4.9吨,梯恩梯(TNT)当量为2.2万吨,爆高503米。“胖子”采用复杂的“内爆法”引爆系统,由气压、定时、雷达和冲击4个不同引信组成。

此次悲剧造成长崎市二分之一的人口当日伤亡或失踪,建筑物有六成以上都被毁。

投掷在广岛和长崎的两枚原子弹,虽然初衷是想迫使日本尽快投降,但客观上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即使是幸存者也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但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永远无法洗去。

2.切尔诺贝利核灾难

1970年,前苏联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始建成,该核电站为乌克兰提供了10%的电力,由4座核反应堆组成。

人们一般都不会去怀疑诸如3C认证产品,或者是有口皆碑的产品。但是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大爆炸,改变了苏联人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信任,改变了这一切。

1986年4月25日夜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正准备对4号反应堆进行安全测试,测试工作在4月26日凌晨正式开始,测试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故意违反操作章程:将控制棒大量拔出,这些控制棒是调节反应堆堆芯的温度的,拔掉它们是一个致命的失误。由于没有控制棒调节温度,使得堆芯过热。26日凌晨1时23分,工作人员再次心存侥幸违章操作,按下了关闭核反应堆的紧急按钮,这时本意和实际情况发生了冲突,本来想立即停止试验,但是电源的突然中断,致使主要冷却系统停止了工作,反应堆失控了!堆芯内的水被强辐射立即分解成了氢和氧,由于氢和氧浓度过高,随即导致了四号核反应堆的大爆炸。

2000吨重的钢顶被爆炸的冲力掀了起来,一个巨大的火球突然从反应堆中腾空而起,灾难就这样降临了。8吨重的核燃料碎块、高放射性物质块就这样瞬间被无情地抛向了黑暗的夜空,摄氏2000度的高温和高速放射剂量也吞噬了周围的一切。地面上哭声喊声一片,一片火海。

半小时后,救援人员火速赶到,消防车、空军直升机等能用的都用上了,从空中向4号反应堆投了近五千吨白云石、砂粒、硼化物、土和铅等灭火材料,火势才逐渐被消灭。

这场灾难发生后,围绕在核电站半径30公里地区内居住的居民都被紧急撤离,并把这一地区辟为隔离区,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随后政府又把普里皮亚特地区的居民撤走了一大批,撤离的居民有十三万之多。

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恐慌,苏联试图将这一事故隐瞒过去,因为当时苏联和西方的关系非常不好,所以也没有通报邻国。但是泄漏的放射性尘埃却不通人性,没有那么清晰的国界概念,而是不断向北欧、东欧和西欧的上空飘去,危害地区不断增多。随风席卷而来的辐射浪潮,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一场飞来的横祸。

这次核爆炸是二战以来最大的核灾难。有五万五千人在抢险救援工作中死亡,十五万人残废,并且还造成了大量的生态难民。

3.三里岛核事故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人声鼎沸,一片慌乱。大量放射性物质在两个小时后大量溢出。

直到6天以后,堆心温度才开始下降,蒸气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了,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美国民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无不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更是惊恐不安,约二十万人撤出这一地区。民众们纷纷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政府也不得不重新检查发展核动力的计划。

这次出人意料的核泄漏事件是由于二回路的水泵发生故障:前些天工人检修后未将事故冷却系统的阀门打开,致使这一系统自动投入后,二回路的水仍断流。当堆内温度和压力在此情况下升高后,反应堆就自动停堆,卸压阀也自动打开,放出堆芯内的部分汽水混合物。同时,当反应堆内压力下降至正常时,卸压阀由于故障未能自动回座,使堆芯冷却剂继续外流,压力降至正常值以下,于是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自动投入,但操作人员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反而关闭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停止了向堆芯内注水。以上种种管理和操作上的失误与设备上的故障交织在一起,使一次小的故障迅速而急剧地扩大,最终造成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所幸的是在这次事故中,主要的工程安全设施都自动投入,加之反应堆有几道安全屏障(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等),没有人员伤亡,仅3位工作人员受到了略高于半年的容许剂量的照射。

三里岛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比较小。这是美国第一起也是最严重的一起商业核事故,它改变了此后美国核工业的中心和方向,使得美国人民强烈呼吁政府采取行动停止建设核电站,并且广为宣传用原子燃料发电的危险。

4.乌拉尔存储罐核爆炸

1957年9月29日,在苏联的大型核工业聚集区乌拉尔地区,克什特姆、车里雅宾斯克两城之间的一个地下核废料存储罐突然发生爆炸,强烈的爆炸如同火山爆发一样把放射性尘埃和物质喷到天空中,其威力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100倍。

一片直径10公里的带有放射元素锶90的烟云升空。一万多居民当即撤离污染区。据原苏联遗传学家麦德维杰夫估计,这次爆炸后几天就有几百人因辐射致死,当年至少有1000人死于辐射。

由于天气极恶劣,狂风把放射性烟云刮到数百公里之外,结果造成南乌拉尔地区3000平方公里的核污染,区内草木不生,成千上万的人患了辐射病。但是,当受核辐射的居民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不懂放射性核医学,不知道如何根据患者所接受的辐射量对症治疗,结果,导致很多患者濒于死亡。事故一年之后死了几千人,三年之后死了几万人。

大家知道,核废物中的钚是一种不易溶解的元素,乌拉尔地区核废物中的钚,大部分被土壤所吸收。当水浸透蓄积着钚的土壤,钚与水作用,触发链式反应,水被迅速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压力增大而产生强烈的爆炸,从而造成了这场骇人听闻的核灾难的发生。

在核废料处理环节还没有解决好的时候,当时的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为了跟美国人争高低,不顾科学家们的反对,下令提前开炉运转。为了节省核废物处理费用,苏联当局便把核废物都堆积在乌拉尔的林区之中,从而形成大规模的放射性废物贮存场地,留下重大隐患。

通往该区的所有公路、铁路被封闭了长达一年之久。一年后,在该区外50公里处设立了检查站,所有进入该区(有限度地开放)的机动车辆都必须接受检查,关闭所有车窗,不许拍照,要以最高车速通过,不得停车逗留。1958年到1968年不许该区居民生育子女。

直到1978年,污染区还有20%的地方未能恢复生产活动。

1989年2月,即核事故发生后32年,苏联政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了有关该次事故的技术报告,终于将该次事故公布于众。其实,这是苏联政府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苏联原计划在克什特姆镇邻近处建立一座快中子反应堆,在先拉斯诺亚尔斯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核废物库。这项计划在苏联国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抗议。可能是因为针对这次反核风波,苏联官方才公布了乌拉尔核事故的有关资料。

5.太平洋进行核试验:比基尼事件

1954年3月1日凌晨时分,位于太平洋比基尼环礁约160公里的公海上,日本“第5福龙丸”号渔船正在航行。此时在比基尼环礁上进行了氢弹核试验,天亮之前,天空被照得很亮,不久有烟柱升起。两个小时后,“福龙丸”的船员发现船上散落了大量氢弹爆炸后的灰,他们没有意识到,飘散到他们船上的,是具有辐射作用、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死亡之灰”。

1954年3月14日,“福龙丸”回港后有关部门对船员们带回的“爆炸后落灰”进行了分析,才知道是美国研制的新型氢弹,美国正在研制秘密武器和进行核武器开发的事实因此被曝光。

当时“福龙丸”号上共有23名船员,所有的船员立刻被送往东京治疗。但令人遗憾的是半年后,船上年纪最大、负责通讯的久保山爱吉去世,年仅40岁。

事后才有报道,美国是在比基尼环礁上秘密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氢弹爆炸试验。据科学家分析,这枚氢弹的破坏力不亚于当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保守估计威力至少要高1000倍。试验造成了核污染,“第5福龙丸”号上的船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受害者。日本国内将这一事件称作“比基尼事件”。

1945年8月,继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苏联开始加速研制原子弹。1949年,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传到美国,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遭到了挑战,于是,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而要研制这种恐怖的武器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1946年1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经过反复酝酿和调查研究后,最后选定了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作为新的原子弹试验场。马绍尔群岛就成了这些核试验的无辜受害者。

马绍尔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陆地面积181平方公里,它由一千二百多个大小岛礁组成,分布在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1946年2月,美国强迫当地居民搬迁,美军工程兵开进了比基尼环礁,进行了可恶的氢弹试验。尽管马绍尔人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安居乐业的家园,但在美军舰炮和坦克的威胁下,他们不得不含泪搬迁到200公里外的另一处岛屿上。更为恶毒的是,美军并没有告诉居民们搬迁的原因和核试验可能给他们造成的伤害,最终让当地居民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1952年11月1日凌晨,世界第一枚氢弹“迈克”在这里被引爆。霎时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强500倍的核辐射、冲击波、光辐射……肆无忌惮地在太平洋上空炫耀。远在60公里以外观测氢弹爆炸的科研人员诙谐地描述说:地球上升起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热核太阳。

氢弹的试爆成功,使美国重新取得了核武器领域的优势地位,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下,满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睡个舒服觉了。可是他们忘记了狡兔应该有三窟的,仅有一个是不够的。1953年8月,苏联第一枚氢弹试爆成功,这又深深地刺痛了美国,于是美国决定爆炸更大威力的氢弹,马绍尔人真正的噩梦来临了。

两个国家就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在较劲。1954年3月1日,美国将一颗预测为6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放置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6时45分许,氢弹在离地面大约二米的地方爆炸。爆炸场景很快让观测人员傻眼了:这绝不可能是600万吨的爆炸当量!因为他们发现,氢弹所在的那个小岛和附近两座小岛在爆炸的一瞬间就从视线中消失了。美军的空中观测飞机发现,原先放置氢弹的地方忽然成了一个大深湖。大湖宽近2公里,深达80米。人们在离爆心220公里远的岛上都可清楚看到亮光。

由于没有估计到如此大的爆炸威力,美军没有及时通知附近的居民和在海上作业的各国渔船事先撤离,造成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核污染事件。

(读者孙光星摘自《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武汉出版社出版,定价:28.00元)

THE END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各大国都有什么反应?丨外电评论外电评论: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路透社北京十六日电】(记者:伯杰)中国今天在格林威治时间七点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从而闯入了世界核俱乐部。 官方在八小时以后发表的声明没有提供关于这颗炸弹的细节,但是保证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它还要求召开一次世界最高级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4MT3VP05567R58.html
2.投放原子弹前,美向日投发千万“善意的信”,日本为何不当回事?俗话说,良言难劝该死的鬼,面对这种情况,美国人也不再犹豫。1945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广岛,然而,地面上的日本人还觉得是美国又来例行轰炸了。原子弹在半空爆炸,瞬间,核爆中心的日本人被气化,整个广岛成为了一片废墟。日本政府得知此事后,觉得美国只不过是投放了一枚大炸弹而已,还不断地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2146020876896249&wfr=spider&for=pc
3.中国原子弹爆炸,各国什么反应?法国说了2句话中国原子弹爆炸,各国什么反应?法国说了2句话_北京时间 从世界环境来看,唯独作为全世界大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还没有原子弹。而且当时正好是赫鲁晓夫下台的时间点,中国爆炸原子弹的消息,在苏联关注度很小,连报纸也只给了很小的版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https://item.btime.com/04dfhf4vv4m4lh59u247kurful7?from=browser
4.[军事知识]国防知识100问88.什么叫原子弹? 答:原子弹是利用某些重元素(同位素钚-239或铀-235)原子核破裂瞬间突然释放能量,产生巨大爆炸威力的武器。原子弹爆炸具有强大的地面和空中冲击波、热辐射、光辐射、原子辐射。 89.什么叫氢弹? 答:氢弹是利用轻元素原子核在高温下聚变反应于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的武器。先是作为引爆装置的小https://bwc.sasu.edu.cn/info/1006/3138.htm
5.铀矿科普—3原子能工业在研制原子弹期间,各国核科学家已预见,若能控制铀的链式反应,便能达到民用核能的目的。1951年美国人,在一座生成钚的反应堆第一次发出核电;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奥布宁斯克(Obninsk)核电站,以5000kW电功率开始发电。以此为开端,世界核电开始迅猛发展。 http://www.bog.com.cn/zghgydzj/fzlm/ykkp/600907/index.html
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世界各国都是什么反应?#原子弹#核武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世界各国都是什么反应?#原子弹#核武器 该网站使用了框架技术,但是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框架,请升级您的浏览器以便正常访问。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世界各国都是什么反应?#原子弹#核武器@微信视频号创造营https://www.360doc.cn/article/71409488_1133261823.html
7.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时,英美法前苏联是什么反应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世界。 各国都十分震惊,因为他们知道,当时中国一穷二白,所以苏联专家才会大言不惭地说,中国二十年都造不出原子弹。 当时苏联正在孤立中国。而且正值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陷入下台风波,所以,苏联在报纸很小的一块地方,报道了中国研制出原子弹,却用了一个大版面来报道澳大https://www.jianshu.com/p/1f62c7591bfd
8.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背后的细节其他各国的反应,以日本最为强烈、最为广泛。日本政府官方,当然是反对、谴责,而民间科学界,则多从技术角度分析评价我第一颗原子弹的质量和水平,承认我国原子能科学技术能力出乎意料之高,已达到了国际水平。并且推测我不久就能制造氢弹。舆论界则多从我核试验成功对世界的影响进行分析。共同社举行驻外记者座谈会,认为我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14/10/330571.html
9.周恩来总理与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故事集锦湖北党史网在这时,外国通讯社报道我国爆炸了原子弹的消息仿佛更具有说明力。16日23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才正式播发了新华社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新闻公报》。午夜时分,人民日报发表的套红号外正式与读者见面。就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的第二天,即10月17日,周恩来总理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http://www.hbdsw.org.cn/dsgj/gsjj/201810/t4532167.shtml
10.朋友圈大热的北大教授雷奕安挺核反核19问,有哪些错误?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原子弹的工作原理(包括很多细节)已经人所周知。一个普通人做成一个原子弹的唯一障碍是如何获得原子弹的原料。钚在自然界几乎不存在。但是反应堆工作的时候,能够生产出大量的钚。这些钚很容易用化学方法提取出来。而另一种常见的原子弹原料(铀235)的获取,即浓缩,门槛要高https://www.guancha.cn/TMT/2016_08_26_372514_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