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加强国防建设,保卫世界和平!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当天傍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喜讯,《人民日报》随即出了号外:《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二天的头版头条也刊登了这一消息。
并且,中央专委考虑到,从照片上推断核武器当量不是最主要的方法,不会泄密,因此决定可以公布蘑菇云照片(李旭阁,《原子弹日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3)。
美国的《纽约时报》1964年10月17日、18日两日关于中国原子弹的报道多达几十篇。
中国并没有公布原子弹爆炸的细节,然而《纽约时报》试图拼凑出更多信息:“尽管总统讲话只提到爆炸发生在中国西部,但据了解,试验地点是处于中苏交界的新疆地区。”
一类紧跟事态,报道中国局势及各国家、地区的反应。
17日,驻东京记者发回报道,称日本政府斥责中国研制核武器,并指出日本将更有意识地依靠美国提供军事保护(JapanChidesChinaforDefyingOpinionofworldonA-Bomb);
驻新德里记者发回报道,称中国的原子弹爆炸加剧了印度的焦虑,印度有发展核武器作为防卫的可能,并且苏联将提供142百万美元帮助印度发展武装力量以对抗中国(India’sAnxietyOverRedChinaRisesWithChangesatMoscow);
驻香港记者发回报道,称中国当局正加强与英国殖民地香港的联系(PekingStrengthensTiestoHongKong);
驻巴黎记者发回报道,称欧洲的经济照常、股票平稳(BusinesskeepscalminEurope:StockandMoneyMarketsonContinentUnruffledbySovietandU.S.events);
驻伦敦记者发回报道,英国政府对中国不顾“世界的意愿”表示遗憾(LondonRegretsPeking’sA-Test),并结合苏联和英国的政局变幻分析中国原子弹将给外交政策带来何种影响(ForeignAffairs,A-BombPolitics-EastandWest)。就在2天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下台,英国工党领袖威尔逊出任新首相,世界政治正处于波谲云诡的局势之中。文中说:“我们尚不确定莫斯科将会对北京作何反应,北京又在通过原子弹暗示什么。”
《泰晤士报》:世界很危险,美国我们做朋友吧!
18日,该报着重报道了美国总统约翰逊的电视讲话,首先强调美国对于新上台的英国劳工党的支持立场,约翰逊在讲话中表示双方是“朋友和盟友”。其次介绍了约翰逊讲话的主要论点,称世界处于危险之中,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应该签署禁核条约。
《真理报》:哦对了,澳大利亚反对法国核试验!
中国原子弹爆炸前一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下台。据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报告称,苏联中央报纸主要版面均报道苏联领导人更换以及政治外交路线的执行问题,对中国这次核试验的报道则异常低调,“只登了几行”。《共青团真理报》、《莫斯科真理报》、《苏俄报》、《劳动报》、《汽笛报》、《农业生活报》、《列宁旗帜报》等均以简短消息刊登了中国原子弹爆炸的消息。
《真理报》在第四版报道了中国进行核试验,但在它旁边紧接着刊登了澳大利亚反对法国在太平洋进行核试验的消息。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
《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
《泰晤士报》(TheTimes)
苏联《真理报》部分参考梁清峰《苏美英法四国对中国1964年爆炸首颗原子弹的反应分析》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