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秋季媒体沙龙如约而至。沙龙同期发布了1-8月汽车行业产销数据及两部汽车产业蓝皮书,介绍了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筹备情况。同时,40多家汽车行业主流媒体与中汽协领导“天团”针对时下热点、未来发展痛点,进行了面对面地深入交流,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产销环比下滑,全年市场或将弱于预期
据中汽协统计,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2.5万辆和179.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4%和3.5%,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8%。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6.6万辆和165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7%。商用车受7月1日重型车国六排放法规切换影响,出现市场波动,然而轻客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拉动客车继续增长;本月汽车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单月出口量再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万辆和32.1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其渗透率已提升至17.8%,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更是接近20%。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按照此态势发展,我国有望提前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20%市场份额”的中长期规划目标。
陈士华分析认为,8月汽车产销降幅之所以进一步扩大,主要受国内疫情和马来西亚疫情的影响,叠加需求增加,供应链风险提升,导致减产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外,产销的波动也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芯片短缺显著影响了企业生产计划,但汽车累计产销与2019年同期数据相比仍呈现微增,说明汽车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展望四季度,陈士华表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从而支撑汽车消费需求保持稳定;供给端出现较大波动,其中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海外疫情导致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依旧存在,叠加四季度市场需求的提高也将加剧供应有限的问题;商用车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在高位,都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直接影响行业运行。综合各方面因素,初步预判全年的市场或将弱于预期。
构建新生态,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大幕将启
8月汽车产销的环比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全球汽车供应链问题引发的市场反应。为构建中国汽车供应链新生态,保障我国汽车工业供应链安全,2021年10月15日-16日,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将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整个“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窗口期,更是汽车零部件乃至汽车产业供应链转型升级、由弱变强的战略机遇期。罗军民强调,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浪潮使我国汽车产业链安全受到严重冲击,虽然我国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占有一点先机,但汽车芯片、操作系统、高精度零部件等诸多方面仍然严重依赖进口,供应链短板凸显,“卡脖子”形势严峻;此外,原有的传统零部件优势也将因汽车技术的转型升级而逐渐消失。因此,“补短铸长”成为整个“十四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汽车供应链建设最为紧迫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是否能够真正由大到强的关键。汽车供应链的建设离不开上下游、业内外、政产学研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发展。
在大会环节设计上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由“1场大会论坛、7场主题论坛、3场重磅发布、1场成果展示、1场参观考察”构成。其中大会论坛将围绕大会主题,通过主题报告、2021中国汽车零部件蓝皮书和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发布,以及实物展台,多维度展示一年来我国汽车供应链最新创新成果。
权威发布,蓝皮书研判指导产业趋势
活动同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1)》暨《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联合发布。本场发布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主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皮书分社副社长陈雪,中汽协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副秘书长李邵华,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出席会议。
王利民发表致辞演讲;叶盛基对两份报告进行了深度解读。叶盛基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1)》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和观点:一是综合介绍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翔实论述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态势;二是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将整体复苏,迎来变革升级与格局重塑的最佳时机;三是我国汽车产销正逐步趋于好转,商用车迎来罕见高增长,新能源市场快速拉升;四是中国品牌向上战略正在产生积极效果;五是碳达峰、碳中和给汽车行业带来新挑战;六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跨入发展新阶段;七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四大趋势,包括:搭载L3级功能自动驾驶汽车有望上路,测试示范纵深发展进入应用新阶段,新基建加速智能网联配套设施改善,贸易争端下的强链补链成为必然。
汽车工业蓝皮书《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介绍了各类车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阐述了各自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及路径等,并剖析了当前商用车产业的发展热点。
据悉,两份报告已于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建言献策,探讨产业焦点问题
媒体沟通环节由中汽协副秘书长柳燕主持。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副秘书长师建华、李邵华、陈士华、罗军民、何毅,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专务副秘书长姚杰等共同出席,与媒体就多个近期汽车行业内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许海东补充道,自主品牌市占率的上升,也得益于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量的增加,拉高了整个市场份额。“目前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好时机。”许海东指出,主要原因一是欧洲给予新能源汽车大量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二是我国在2012年到2020年的规划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新能源车企,其产品已得到大量验证;三是欧洲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前大部分都是混动车型,纯电动汽车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四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外观还是品控上都有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