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动汽车虽不完美,迭代发展趋势已成

电动汽车最大优势在于引领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百公里加速仅2.9秒,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兴奋感可与超级跑车媲美……”提起驾驶特斯拉ModelSP90D的感受,李先生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在他看来,电动机的扭矩曲线比任何一款内燃机都好,由此带来的推背感与轻盈从容的加速性能让人着迷。

同样对电动车着迷的还有比亚迪唐车友会的一大批“迪粉”们。作为比亚迪“542”战略中的第一款车型,唐的百公里加速在5秒以内,搭载全时电四驱,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而按照比亚迪的规划,未来还将推出百公里加速3.9秒,甚至是2.9秒的车型。

在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眼中,电动汽车的最大优势,则是引领着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这一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电动汽车在全生命周期内比传统汽车具有更好的能源和环境效益。”阴和俊说,由于能平衡轻量化材料导致的成本上升,电动汽车能带动轻量化材料的规模应用。此外,作为智能化的最佳平台,电动汽车将极大改变未来人类的出行模式。

“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将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动汽车与互联网、智能电网、充电基础设施网相互交融,可搭建车网协同的交通能源信息系统。”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继江解释说,以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的终端,根据车辆使用情况进行电能反馈,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有利于实现电动汽车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

正因如此,从应对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培育未来科技竞争优势出发,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将新能源汽车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技术、市场层面出台了很多强力措施。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介绍说,今年以来,各国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美国政府提高45亿美元贷款担保,推动充电基础设施普及,投资开发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日本政府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100万辆。德国政府和工业界开始学习中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总计12亿欧元的补贴资金。

电动汽车同样成为跨国汽车企业争夺的焦点。日前,大众汽车集团CEO穆伦表示,在未来10年将推出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2025年,纯电动车销量将在200万辆至300万辆之间,占其总销量的20%—25%。戴姆勒集团日前也被爆出将在2018年至2024年间再推出至少6款电动汽车。雷诺日产集团则希望在2020年累计销售电动汽车150万辆。

国产电动汽车虽不完美,但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厂家标注行驶里程253公里,我最长开到270公里。”提起刚刚购买的吉利帝豪EV,家住河北燕郊的老何赞不绝口。由于在家里和单位充电都很方便,老何每天上下班往返60多公里,根本不存在里程焦虑。

记者在北京朝阳公园附近偶遇一位长安逸动EV车主,他对自己的座驾同样很满意,“今年4月提车,补贴完15万元不到,每天开50多公里,一周充电三次,开着跟汽油车没啥区别。”

北京某小区地下停车库里一辆启辰晨风电动车的车主则没有那么幸运。由于我国目前执行的地下停车库防火规范仅针对内燃机汽车,小区物业不允许装充电桩,他只能周末去旁边华贸中心公共充电桩充电。“幸好上下班距离近,充一次电足够用一星期。”他说,“麻烦是麻烦,但总强过没车开!”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张先生,近来一直为选择哪款电动车而犹豫不决。“可选的车型不多,在网上看到太多车主的抱怨,想再等等看有没有性价比高、安全性好的新车型上市。”

“毋庸置疑,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产学研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认为,一是产销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二是整车、电池、电机等关键原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部分产品批量出口,形成了自主安全可控、体系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三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消费者可选择范围逐步扩大,车辆性能大幅提升;四是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联合开展技术研发的模式创新正在涌现。

“应当承认,目前的电动技术和几乎完美无缺的燃油车相比,性价比还是偏低的。如果某些重要的核心技术没有进一步的突破,电动汽车将始终受到半途而废的威胁。”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去年,新能源汽车超过当年汽车产销量的1.5%,电动技术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并得到大多数试点城市的积极响应。但是,“总体上,这还是一个政策驱动的市场,它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开始显现。”

陈清泰所说的不可持续性,指的是从今年起,国家补贴政策开始退坡,直至2020年逐渐退出。尽管如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数据显示,2009年-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不足1万辆,迅速提升到33万多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6年1—7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均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均翻番。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16.2万辆和15.3万辆,同比增长156.4%和160.9%。

应提高财政补贴门槛,政策引导作用不能少

宋秋玲指出,实践证明,财政的普惠政策对培育新能源汽车初级市场是行之有效的,但长期执行该政策,企业容易患上政策依赖症、“软骨病”,缺乏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的盲目扩张。

“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仍需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宋秋玲同时指出,我国在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方面还相对落后,消费环境不完善等制约因素尚未完全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难以完全依靠市场发展壮大。特别是当前产业竞争加剧,要继续保持产业优势,财政补贴政策仍不可少。

据悉,除去在提高技术门槛的基础上调整财政补贴政策,完善补贴标准,健全监管体系外,为确保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对新能源汽车扶持的力度不减少,有关部门正计划引入碳排放交易等措施,借助市场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上。

“虽然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技术先进性、可靠性、舒适性与操控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尤其在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电控技术、轻量化、智能化等方面依然面临许多技术瓶颈。但是,我国电动汽车依然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机会窗口。”陈清泰认为,我国相对较早地把电动汽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有较好的积累,又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做支撑。当前,电动汽车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这就为我国在电动汽车行业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主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THE END
1.电动车行业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绿色出行新趋势电动车行业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绿色出行新趋势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其中,交通工具尤其是汽车领域的变化无疑是最显著的一环。从传统燃油车向电动车(EV)的转变,是科技造福人类的一个重要例子,也是推动绿色出行新趋势的关键驱动力。https://www.alw39icut.cn/zhi-neng/523031.html
2.电动汽车简史(长文)电动汽车的历史比今天的特斯拉或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通用汽车 EV1 要悠久得多。事实上,电动汽车早在内燃机出现之前就出现了,梦想家们从未停止尝试让电动汽车在道路上和商业上发挥作用。缺乏历史视角有时会导致对事物如何发展成现在的样子产生误解,所以让我们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我们走到今天的道路。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260321386957515034.html
3.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种类从最初的纯电动汽车发展到今史上,电动汽车的发明比内燃机汽车还要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一一电动汽车的崛起 事实上,电动汽车的历史比内燃机汽车要长。历史上用于车辆的电机的出现甚至比 奥托循环发动机(柴油机)和奔驰发动机(汽油机)还要早。早在1835年,荷兰的 https://xueqiu.com/4787692535/159606852
4.咸鱼翻身?增程式电动车坎坷发展史但是在这么多类型的新能源车中,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展是最为坎坷的,这条路线令不少厂商折戟也有前赴后继再次挑战的厂商,会否出现“三起三落”这还得从它的发展历史来看。 一起一落 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汽车发展的初期,它比我们现在常见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还要早,还是得先从汽车的发展史梳理起。 https://www.12365auto.com/news/20190608/394166.shtml
5.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一般总称这些车为“电动车辆”。所谓“电动汽车”一般的是指从车载电源上获得电力,以电机驱动,但同时又满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对汽车的制动、灯光、通过性、安全性能等各项要求,并获许在正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 一、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 电动汽车的发明,现在一般认同的看法是:1873年英国人Robert Davidson制造的一辆电动https://www.jiandang100.tsinghua.edu.cn/info/1014/6549.htm
6.入局HMI需要了解的汽车发展史行业资讯第三阶段:电动汽车 事实上电动汽车的历时比现在常见的内燃机汽车要早,距今已有182年的历史。按照发展阶段电动汽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初期探索阶段(1830年-1870年) 直流电机之父匈牙利的发明家阿纽什·耶德利克最早与1828年在实验室实验了电磁转动的动力装置。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与1834年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https://www.ui.cn/project.php?id=614387
7.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建模仿真弱磁控制成本函数20世纪末,随着永磁同步电机在各个领域绽放光彩,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最开始是MTPA控制策略在永磁同步电机的恒转矩调速区的成功实现,这种方法大大的降低了电机和逆变器的损耗。而随着永磁同步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后,人们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支持电动汽车在不同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039719/article/details/122724042
8.中国电子往事——与华为富士康光弘小米比亚迪有7、电动汽车似大号电器,再次带动“中国芯”发展 电动汽车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因能量密度太低及电网不够“强壮”而一直被燃油车压在地板上摩擦,只在公共交通(有轨和无轨电车)上持续下来。 2008年,比亚迪汽车获得巴菲特投资,拉开了中美合作的序幕。2020年特斯拉在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开工,马斯克彻底摆脱“破产”之嫌而身价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662685
9.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历程电池及电动车辆发展简史?2.能够分析制约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3.能够分析推动动力电池与电动汽车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4.能够描述当前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类型 第1章 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历程 1.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历史 2.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现状 3.预测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趋势 1.https://doc.mbalib.com/view/5806ef390baa374c1056a87acb0ae90e.html
10.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早期人类对电的认识仅限于闪电、摩擦起电等。直到十七世纪中期人类认识和研究电,在1799年福特发明了电池,1821年法拉发现了第电磁感应,1827,Anyos Jedlik发明了直流电动机,电动汽车所需的前期准备已经可以了。在1830年左右,苏格兰商人Robert Anderson就已经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电动车(具体车辆外观https://jt.sxjdzy.cn/info/1017/1445.htm
11.纯电动汽车中国在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开发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动汽车其他有关的技术,有巨大的进步,如:交流感应电机及其控制,稀土永磁无刷电机及其控制,电池和整车能量管理系统,智能及快速充电技术,低阻力轮胎,轻量和低风阻车身,制动能量回收等等,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汽车日见完善和走向实用化。中国大城市的大气https://baike.sogou.com/v6851439.htm
12.100年前电动车发展的第一个巅峰,电动车比燃油车要早几十年正如今天的电动车和汽油车的对比,电动车相对汽油车的优势除了点便宜以外,续航能力,充电速度也是当时制约电动车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奔驰,大众,福特等汽油车企业的崛起,汽油车整车成本越来越低,加油站也遍布大街小巷,人们开始逐渐转向购买汽油车。 到1935 年,电动汽车的时代几乎已经结束。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118/10/25948509_1013761979.shtml
13.筑府办函〔2021〕76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电动汽车为加快推进我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题,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委《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发改能源〔2018〕1698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https://www.guiyang.gov.cn/zwgk/zfxxgks/fdzdgknr/lzyj/gfxwj/szfgfxwj/qfbh/202111/t20211110_7161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