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汽-大众产销实现百万辆,为国家上缴各种税金340亿元人民币。全年完成产量1,018,888辆,同比增长15.5%。全年销售1,000,188辆(不含进口车),其中大众品牌755,938辆。
公司简介
公司历史
2004年3月20日通过了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üVcert认证公司审核,获得了VDA6.1补充证书。公司生产的产品还于2006年1月荣获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揭开序幕
之后9月份,邹家华国务委员听取了耿昭杰厂长赴德情况的汇报,对一汽选择大众公司为长期合作伙伴、以GolfA3为基本车型、合资建设15万辆轿车项目表示赞成,并同意一汽和大众公司开始进行15万辆轿车合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同年11月,大众公司海外部高级经理鲍尔(Paul)先生率团来一汽,开始第一轮会谈。双方就可行性研究的一些原则问题和工作方式达成协议。翌年1989年1月19日—2月2日,一汽总工程师林敢为率团赴西德进行第二轮会谈。
正式签约
1989年4月25日~7月28日,一汽总工程师林敢为率团赴大众公司开始正式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经过了国家部委的审议通过之后,7月26日,一汽与德国大众公司在完成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签字。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总经济师吕福源先后4次率团与德国大众集团进行商务谈判,历时7个月,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为一汽和大众的合作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正式成立
除了汽车制造之外,一汽-大众还重视人才的培养。1995年3月6日,公司举行了与吉林工业大学合作的协议签字及聘教仪式。5月9日,公司举行培训中心建成剪彩仪式。德国大众集团亚太地区人事负责人罗宾逊(Robinson)先生、大众公司人员开发部部长哈泽(Hase)先生及一汽集团公司的领导出席了剪彩仪式。
在轿车厂全面投产之后,1995年11月13日,在德国总理科尔(Kohl)访华期间,一汽和德国大众及奥迪公司三方在北京共同草签了有关奥迪轿车纳入一汽-大众生产的合同。12月18日,一汽和德国大众及奥迪公司三方共同修改并签署了合资合同,改变股比结构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同日,公司同奥迪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奥迪系列产品作为合同产品正式纳入公司生产。
在第二年的4月1日,奥迪C3V6轿车装配线在轿车厂总装车间建成。5月20日,第一辆奥迪200轿车在总装车间下线。6月3日,公司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奥迪200系列轿车新产品介绍会。
1996年也标志着一汽-大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年初时一汽-大众进行了人事变更,林敢为、黄金河、展万金卸任,陆林奎接任公司总经理,赵吉接任人事副总经理,徐建一接任商务副总经理。
数字奇迹
1997年2月3日,一汽-大众通过国家质量免检专家组的二级免检评审认证。5月,长春市工行政管理局颁发营业执照,标志着一汽集团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合资建立的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1997年8月19日,公司15万辆轿车工程项目通过国家正式验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吉林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副省长魏敏学,长春市市委书记米凤君、市长宋春华及来自中央、省市50多个部门的领导和验收代表参加了验收大会。大会由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吕福源主持。
新发展
十年磨一剑
开拓进取
2009年,一汽-大众全年生产轿车669,999辆,其中大众品牌527,662辆,奥迪品牌142,337辆,全年销售整车682,374辆,其中大众品牌540,007辆,奥迪品牌142,367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