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个账号转发一张“关于哪吒汽车内部讨论拟改名为‘方舟汽车’的初步方案”图片。图片显示为一封邮件,内容中对改名理由进行了详尽阐述,但是这张图片存在明显的漏洞,应当为假消息。
参考下图。
分析
1.邮件第一个名字写错了。
2.以创始人姓名命名的方式确实比较常见,也有为品牌背书和提高品牌知名度的作用。许多知名海外汽车品牌都是用人名命名,比如梅赛德斯·奔驰、雪佛兰或丰田等等,不是名称就是姓氏,但是方运舟至少在线上没有太多存在感。
3.在自主品牌里有一个知名度很低的品牌叫做“陆地方舟。”该品牌主要从事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其所属公司成立于2005年。虽然“陆地方舟”和“方舟汽车”是两个名词,但是也容易产生误解,这个名字应当不是理想之选。
这些企业或品牌命名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联想,或者看一眼、听一次就能记得住,这其中有许多值得分析的文化因素。
哪吒汽车显然有些怪异,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方舟汽车虽然朗朗上口,但是诺亚方舟根本不是本土文化因素里的内容;相信走在大街上问一百个人,其中九十九个都会知道大禹治水或者女娲补天,但怕是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什么是诺亚方舟。
MercedesBenz应该翻译成梅赛德斯奔驰吗?
可是人家就翻译成奔驰,奔驰才有寓意,本茨是什么意思?
不了解戴姆勒·奔驰汽车发展史的人根本不会理解本茨,但是一定能理解奔驰的寓意。
回头再看哪吒汽车,改成方舟汽车还合适吗?
从文化和情感层面无法引起共鸣的名字一定是失败的品牌名称,老外的车企到中国卖车都知道起一个中国市场用户偏爱的名字,中国汽车品牌用外国文化元素起品牌名称再面向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这不是疯了吗?所以这份邮件的真实性非常值得质疑。
虽然文化需要融合且也会融合,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对这些舶来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方舟汽车看起来不是一个很好的名字,当然相较于笔者主观上听着都会感觉尴尬的哪吒汽车而言还是要好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