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不再“窝里横”车家号发现车生活

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演变有目共睹,其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国产品牌对合资品牌的有力冲击。这一趋势让许多人深信,中国汽车品牌已经真正崭露头角,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确实,国内市场上,我们见证了一批国产汽车品牌的崛起,它们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创新,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也有另一种观点指出,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热闹非凡,但它仅仅是全球汽车市场的一个小部分。尽管外资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和利润有所下滑,但从全球视角来看,这些国际汽车巨头依然保持着惊人的盈利能力。甚至有人提出,即便某些外资品牌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它们在全球范围内仍旧是行业巨头。

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中,关于中国汽车产业是否真正强盛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趣的是,这场争论并不仅限于国内。国外的汽车行业观察家们也开始对此进行讨论,而最近的一些国际舆论中,我们可以听到越来越多对外资品牌的忧虑。

从东南亚开始

随着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日本汽车制造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传统的汽车强国,日本的企业如丰田、本田和三菱等,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然而,中国本土品牌的电动汽车正大量涌入市场,对这些日本企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在竭力应对来自当地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一波接一波的中国电动汽车涌入展厅,凭借先进的电池技术和智能化的软件配置,迅速捕获了消费者的目光。

同时,这些中国公司也在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迅速占领了原本属于日本品牌的销售据点。有分析显示,从2019年至2024年,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中国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市场份额损失惨重。

在中国市场,主流的六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均出现市场份额下滑,即便是丰田这样的行业巨头,其销量和产量也陷入了停滞。而在东南亚,尽管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忠诚度一度非常高,但中国品牌正在逐步蚕食日本市场,特别是在泰国和新加坡,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已从2019年的50%以上骤降至35%。

这一趋势对日本汽车制造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作为全球销量领先的企业,丰田虽然在某些领域如皮卡市场仍保持领先地位,但整体而言,其市场地位正受到严重挑战。更令人担忧的是,亚洲市场份额的下降可能只是欧洲和美国市场更大范围下滑的预兆。

在电动汽车的转型过程中,日本汽车制造商的进展相对缓慢,这可能会让他们在未来竞争中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与此同时,中国品牌正在凭借尖端电池技术和智能软件打造行业新赢家。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日本品牌正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并投资长期项目,以开发车载软件、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力图重新占据市场优势。然而,在中国这个世界电动汽车之都,他们的努力似乎仍难以挽回颓势。

此外,日本大规模生产的声誉也在逐渐下滑。过去二十年来,日本汽车产量占全球的比例已从20%以上降至11%。而中国则已崛起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其电动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在积极寻求向欧洲和美国等海外市场扩张。

有研究指出,中国在低成本电池方面的优势以及企业在海外建立供应链的能力,可能为其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随着中国品牌在这些市场的攻势不断加强,日本汽车制造商的未来前景无疑充满了挑战。

日系车是最大对手

国外有些声音认为,日本汽车行业正经历艰难时期,其领军企业丰田、日产和本田在最近一个季度均遭遇了利润下滑的困境。这三家汽车制造商正努力应对来自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并面临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在9月底当季的利润大幅下滑至5737亿日元(约合37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近1.28万亿日元(约合83亿美元)显著减少。与此同时,日产因销量下滑而计划裁员9,000人,本田则报告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下降了15%。

这三家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不佳。丰田在今年前9个月的在华销量下降了超过10%,公司将其归因于“严峻的市场环境”,如“价格竞争加剧”。然而,丰田的一位发言人指出,利润下滑不仅受中国市场影响,日本和北美市场的疲软也是原因之一。

本田和日产也报告了在华销量的下滑,其中日产在华零售额下降超过5%,成为各地区中降幅最大的。

在中国,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受到本土竞争对手的强烈冲击。这些竞争对手通过提供价格实惠且技术含量高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迅速占据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比亚迪、极氪和蔚来汽车等中国电动汽车领先企业正在向海外扩张,给丰田、本田等日本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转型方面普遍采取谨慎态度,更侧重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虽然这种策略在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情况下曾取得回报,但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电动化,缺乏强大的电动汽车阵容使得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与本土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有迹象表明,日本汽车巨头正在调整其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日产已承诺加快在中国推出新型电动汽车,并在美国推出混合动力汽车。丰田也计划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以更好地与本土企业竞争。

然而,未来几年日本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他提出的对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可能会对在墨西哥设有工厂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产生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日本汽车行业正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包括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电动汽车转型的困难以及潜在的政策风险。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并恢复盈利能力,日本汽车制造商需要灵活调整战略并加大创新力度。

THE END
1.长城汽车和比亚迪作为国产品牌大厂谁会经得来自蜡笔嚣张长城汽车和比亚迪作为国产品牌大厂谁会经得住审计的考验呢?而且网友们也进行了一次国产品牌审计投票排名,榜首的位置是南方大厂比亚迪!紧跟其后的是理工男奇瑞!你觉得汽车行业大审计,第一个要审计的是谁呢!而且魏建军在新浪采访中表示“如果政府有需要,可以第一个先审计长城。审计费用长城包咧”此话一出估计有不少车企https://weibo.com/5610268140/OsENi416w
2.车企自研智驾方案之困从需求端看, 国内乘用车保有量已经很高,消费者对车的认知不仅是“能开”,更要“好开”,对汽车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否则就会认为“这个品牌没有核心竞争力”。 换言之,在需求牵引下,智能驾驶成为时下车企的*卖点,倒逼这些车企不得不进行智能化转型,而自研成了一道必须跨越https://news.pedaily.cn/202408/538192.shtml
3.这5款国产SUV可谓国产品牌中的颜值担当如今国产汽车厂商越来越注重汽车的外观设计,很多厂商不惜重金从国外汽车大厂挖来知名设计师主刀新品设计,我们也欣喜的发现国产汽车的外观设计得到较大提升,今天小编从工业设计的角度遴选出当下颜值最高的5款国产SUV(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品鉴。 NO1.蔚来ES8 打开有驾APP,查看更多高清大图 > ES8是一款高性能7座纯https://m.yoojia.com/article/8958205080943383790.html
4.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0期(总期129期)在线培训课程近日,澎湃新闻从业内人士处获悉,银保监会近日向各银保监局、银行保险机构等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全面梳理和排查银行业保险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问题和漏洞,深入整治侵害消费者信息权益乱象,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机制等。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2.html
5.2024年第47周:数码家电行业周度市场观察艾瑞咨询尽管乐道L60的车载大冰箱在发布会上备受关注,但至今尚未正式上市,预计11月将启动小规模生产并逐步开放选配。目前,市场上已有多个品牌推出类似配置,如2024款哪吒L、极氪X和小鹏P5,这些配置提升了汽车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未来,这种趋势可能为家电企业带来新的机会。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547392.html
6.2024汽车工业十大品牌排行榜汽车工业品牌前十名2024年汽车工业十大品牌,综合大数据评选出口碑较好的汽车工业十大品牌,汽车工业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SAIC上汽、东风汽车DFM、中国一汽、长安汽车、BAIC北汽、广汽GAC、GreatWall长城汽车、华晨汽车、吉利汽车GEELY、江淮汽车JAChttps://www.chinapp.com/best/qichegongye.html
7.探究跑车制造,揭开小车与大厂之间的误解与真相1、波兰虽然在汽车工业上并非强国,但在冷战结束后,该国投入大量精力弥补工业发展,Arrinera品牌就是波兰在2008年创立的一个独立小厂跑车品牌,其产品具有意大利风格的美式动力。 2、跑车分类丰富,包括轿跑、敞篷跑车、双门跑车和超级跑车等,美式肌肉车和GT跑车也是跑车家族中的独特分支,Bizzarrini是一个在1964年至1969年存https://wap.vqaq.com/CEE61146eA11.html
8.新财域个人主页2022年,哪吒汽车以年销量15.2万辆的成绩,夺得当年国内新势力销售冠军。但风光到此,此后哪吒开始了快速倒车。 2023年,在其他新势力品牌快速增长的同时,哪吒汽车全年累计交付12.75万辆车,同比下滑约16%,成为当年头部新能源品牌中唯一下滑的品牌。2024年1至9月,哪吒汽车交付量为8.59万辆,同比再次下滑12.13%。 而在乘https://www.gelonghui.com/user/568266
9.这可能是中国汽车业最致命的挑战,但很多人还没意识到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在汽车芯片产业中根本没什么存在感。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自主汽车芯片产业规模不到150亿元,汽车芯片的整体国产化率不到5%,该领域基本全被海外大厂垄断。以目前最为紧俏的主控芯片MCU为例,瑞萨电子、NXP、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等公司合计控制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市场。 https://36kr.com/p/1697046986747527
10.老报道新故事⑦国产汽车从这里出发追梦“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汽车品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位于长春新红旗大街1号的一汽集团总部,一条条鲜明的标语,鼓舞着每一位“与时间赛跑”的一汽人。今年,恰逢新中国汽车工业创建和中国一汽成立70周年。正是一代代前赴后继的一汽人,持续擦亮中国一汽品牌,助力一汽在产业化、市场化基础上,迈向更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3/11/15/ed5aa8ca94914daa92c2ff3fd7538d4b.html
11.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挑战研究数据来源:由2022年1月12日我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会信息整理计算而来。 (二)国产品牌发展良好 由图2,根据Cl ean Techni ca网站公布的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TOP20数据,我国的比亚迪、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长城欧拉、广汽埃安、奇瑞集团、小鹏汽车及长安汽车上榜。其中比亚迪以约59.39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二位,在全球http://ticeri.tju.edu.cn/info/1162/9405.htm
12.中国电子往事——与华为富士康光弘小米比亚迪有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二厂衰落了,但合肥的白电制造产业延续至今,并成功进入产业链上游。电视电源巨头深圳航嘉就到合肥设了个大厂。2008年,国内第一条第六代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在合肥投资建立,京东方终于成功做了起来。 3、电子调谐器用于彩电 彩色电视机使用的电子调谐器是电视接收终端中的重要器件,俗称“高频头”,完成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662685
13.“缺芯潮”调查:工厂24小时运转!国产替代机会来了怎么股价先跌了【“缺芯潮”调查:工厂24小时运转!国产替代机会来了 怎么股价先跌了?】订单爆满、产品涨价、大厂停产等货,这种种迹象对应的应该是股价飞涨。但不少投资者实际看到的,却是一些半导体股跌跌不休。在详尽解析这个问题前,用一句上述券商投研人士的话来分析,便是“在价格高峰的时候,不可能期待后面再来一波涨价潮”。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208180603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