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出台的《绿色出行行动计划》表示,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逐步转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环节,推广落实各种形式的充电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已出台了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补贴政策,有效指导当地的充电桩建设运营工作。
补贴最高达设施投资的30%、最高补贴金额达500万元。该产业扶持政策具备以下特点:
1)设备投资补贴向大功率直流桩倾斜;【充电快】
2)运营补贴与运营质量挂钩;
3)平台运作由分散转向统一;
4)私人桩公用化,鼓励共享经济。
政策重心开始由电动车自身向充电桩配套服务设施转移,鼓励因地制宜优化补贴方案,鼓励投资向投资、运营、平台、用户等多角度并重转变,逐步解决充电桩建设不平衡造成的电动车行业发展瓶颈问题。
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链
目前而言,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链可以分为设备端和运营端,设备生产商主要负责提供各种充电桩元器件和充电设备,运营商主要负责充电站的搭建和运营,提供充电服务。
除充电模块外,充电桩的其它组成部分包括箱体、配电设备、线缆、操作屏幕、支付模块等,均不存在高技术壁垒。目前国内充电桩设备生产商数量超过300家,竞争激烈。
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全国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480万个(和后面预测不同,以后面为准好些),截至2019年底,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22万个,距离480万个的目标差距还很大。
2020年中央对「新基建」任务的部署不断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的重点建设方向,在「新基建」规划推动之下,充电桩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短期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但长远看,行业毛利率将呈现下降趋势。
【下面是2019年主要充电桩设备商毛利率对比】
充电桩运营商核心竞争力将从单一的服务费收取向综合运维能力转变。
我国国内充电桩的运营主要有五种模式,不同的模式在运营主体和服务方式上具有差异。
由于运营核心业务不仅需要与电池、整车厂商等高度配合,还需要同时面向车主和企业,因此各种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能力成为开展运营核心业务的关键。
我国充电桩运营行业2013年开始起步,截至2019年,充电桩保有量超过8万台的运营商有三家,保有量达35.6万台,占比69%。
行业集中度较高,同时地方性小企业充电桩数量也在稳定增长,目前已经形成以头部企业为主,小型企业为辅的局面。
然而目前充电桩运营行业尚处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环节,并且充电桩数量仍未达到国家目标,因此行业格局并未完全定型。
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竞争加剧,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步向综合运维能力转变,合理的布局、产品的稳定性、运营方案的差异化和互联互通将成为运营商脱颖而出的关键。【充电桩运营模式比较,下图】
(1)充电桩行业市场空间或超千亿
根据汽车保有量、车桩比、公共和私人桩比例及单价的往年数据和变化趋势,对未来几年充电桩市场空间做出以下假设,预计2020-2025年充电桩市场总投资规模将超千亿。
A、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2025年有望超过2000万辆。
B、根据中汽协数据,我国2017-2019年车桩比分别为3.4/3.84/3.13,虽然我国提出了接近1:1车桩比的建设规划,但企业仍然在通过调节建设比例的方式验证车桩比合理性,预计按保有量变化的车桩比在短期内难以大幅波动。
因此,假设2020-2025年平均车桩比为3:1,预计2020-2025年将新建充电桩564万个。
因此,假设2020-2025年公共/私人桩分别占比45%/55%。
D、在公共充电桩领域,2019-2020上半年直流桩与交流桩之比维持在4:6。由于直流桩的充电效率较高,长期来看直流充电桩的比重会持续攀升。
因此,假设2020-2022年公共充电桩中直流占比为45%,2023-2025年直流占比为50%。
E、根据国网招标数据,假设公共单个直流/交流桩投资分别为8万元和0.8万元,私人充电桩以成本较低的交流充电桩为主,单个私人充电桩投资约为0.3万元。【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保有量,下图】
【下图】2020-2025年充电桩投资规模测算(亿元)
(2)重点公司
其主要业务版块包含充电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和SaaS平台。采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能与车辆进行深度互交的联网产品和完善的充电网络,并将充电桩定义为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随着市场化深入,新基建项目需求放量,有望享受利用率提升带来的业绩高增长。
公司在换流阀和控制保护系统等特高压设备领域具备较强实力,同时是目前国内规模大、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系统制造商,有望受益新基建项目的推进。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业务占主营24.82%,户内开关柜占主营20.06%,箱式变电站占主营16.83%
电力产品占主营59.99%
电动汽车充电电源占主营63.37%
电动汽车充电桩占主营35.24%。
公司有完整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解决方案,充电桩部件(网外设备、EPC)有较高知名度,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均是公司充电桩产品主要客户,同时还是公司输配电设备主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