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教授课堂,这里是汽车配置大百科。本栏目会为你讲解各项车型配置的含义,本篇为辅助操控配置篇,希望你能从中学到东西。对待知识,我们活到老,学到老!
驻车雷达是倒车时或驻车时的一种安全辅助装置,一般分为前雷达和后雷达,主要由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驻车、倒车和起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
倒车影像又称泊车辅助系统,或称倒车可视系统、车载监控系统等。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大、中、小车辆倒车或行车安全铺助领域
该系统让倒车时,车后的状况更加直观一目了然,对于倒车安全来说是非常实用的配置之一。当挂倒车挡时,该系统会自动接通位于车尾的高清倒车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清晰的显示于倒车液晶显示屏上,让你准确把握后方路况,倒车亦如前进般自如、自信。
为了解决倒车影像系统不能全面照顾周围视角的问题,有些厂家开发了全景摄像头。这套系统的核心就在于在车头、车侧增加了多个摄像头,从而能够获取车辆周边的实时影像。
全景摄像头在车头、车尾、左右后视镜下加装了四个摄像头。这些图像数据会先被回传给图像处理单元。在图像处理单元中,电脑将对它们进行变形、拼接处理,从而形成一张从车顶鸟瞰的俯视图。这样独特的视角可以很好地帮助缺乏“车感”的驾驶员去理解自己的走向和位置。如果怕鸟瞰图会影响对细节的观察,还可以通过切换画面在显示器中选择其他方向独立的视图。这就保障了在倒车时可以兼顾多个方向的情况,再辅以雷达测距,倒车入位的难度大大降低。
汽车一旦被设定为巡航状态时,发动机的供油量便由电脑控制,电脑会根据道路状况和汽车的行驶阻力不断地调整供油量,使汽车始终保持在所设定的车速行驶,而无需操纵油门。巡航控制系统已成为中高级轿车的标准装备。一般情况下,当驾驶者踩下刹车踏板或离合器时定速巡航会被自动解除。
自动泊车入位系统可以在泊车时自主进行转向运动,驾驶员仅需控制油门、制动以及挂挡,并且该系统可以随时接管方向盘,停止系统作用。
其主要通过传感器系统感知环境信息,根据传感器系统的信息得出有效车位信息、车辆相对位置,从而决策泊车初始位置。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简称ECU)根据传感器信息,实时进行环境建模,生成车辆运动路径,控制车辆无碰撞地自动运动到泊车位。
发动机启停技术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例如等红灯)的时候,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前进的时候,系统自动重启发动机的一套系统。
启停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车辆因为拥堵或者路口停止行进。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停车摘挡。这时候,Start/Stop系统自动检测:发动机空转且没有挂挡;防锁定系统的车轮转速传感器显示为零;电子电池传感器显示有足够的能量进行下一次启动。满足这三个条件后,发动机自动停止转动。
上坡辅助又名Hill-startAssistControl。为防止上坡时起步困难,上坡起步辅助控制暂时(最长约2秒)对四个车轮施加制动以阻止车辆下滑。
车辆在陡峭或光滑坡面上起步时,驾驶员从制动踏板切换至油门踏板车辆将向后下滑,从而导致起步困难。
未配备上坡起步辅助控制时,驾驶员必须快速且准确地从制动踏板切换至油门踏板。然而,配备上坡起步辅助控制时,因为上坡起步辅助控制可以防止车辆向后下滑,所以驾驶员可以轻松驾车起步并从容操作踏板。
自动驻车,是一种自动替你踩刹车的功能,启动该功能之后,比如在停车等红绿灯的时候,就相当于不用拉手刹了。有了这个功能,便可以避免使用手刹或电子手刹而简化操作,自动挡车型也不用频繁的D到N、D到P来回切换了。
HDC(陡坡缓降系统):也被称为斜坡控制系统HDC,使驾驶员能在不踩制动踏板的完全控制情况下,平稳的通过陡峭的下坡坡段。根据需要,制动装置自动控制各车轮,以略快于行走速度向前移动,此时驾驶员可完全专注于控制方向盘。
可变悬挂是指可以手动或车辆自动改变悬挂的高低或软硬来适应不同路面的行驶需求。
悬挂的问题是消费者比较关心的一个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然而以当今的科技水平来说,普通的弹簧避震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在人们不断在汽车领域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可变悬挂系统诞生了。可变悬挂的作用是通过手动或车辆自动改变悬挂的高低/软硬以适应不同路面的行驶需求。
技术特点:底盘可升降,应用车型广泛
技术不足:可靠性不如螺旋弹簧
空气悬架在系统组成上,它主要是由控制电脑、空气泵、储压罐、气动前后减震器和空气分配器等部件。主要用途就是控制车身的水平运动,调节车身的水平高度以及调节减震器的软硬程度。
通常来讲,装备空气式可调悬挂的车型前轮和后轮的附近都会设有离地距离传感器,按离地距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行车电脑会判断出车身高度变化,再控制空气压缩机和排气阀门,使弹簧自动压缩或伸长,从而降低或升高底盘离地间隙,以增加高速车身稳定性或复杂路况的通过性。
技术特点:技术先进,系统响应迅速。
技术不足:成本较高,多应用于豪华车型上,稳定性有待检验。
即根据汽车速度和转向角度来调整转向器传动比,当汽车开始处于停车状态,汽车速度较低或者转向角度较大时,提供小的转向器传动比;而当汽车高速行驶或者转向角度较小时,提供大的转向器传动比,从而提高汽车转向的稳定性。
可变齿比转向系统在技术层面上并不是一个水平的,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实现这种功能,一种方式是依靠特殊的齿条实现,原理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没有过高的技术含量,而另一种就比较复杂,是通过行星齿轮结构和电子系统实现的。
前桥限滑差速器位于车辆两个前车轮之间,它可以弥补普通差速器的由于车轮悬空而导致空转,差速器将动力源源不断的传给没有阻力的空转车轮,车辆不但不能向前运动,而且大量动力也会流失的这种弊端。
为了让动力能够正常的传递到那个“静止”的车轮上,就必须有差速锁,它可以将两个半轴进行钢性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两侧的车轮都可以得到相同的动力,使车辆可以摆脱困境,这就是差速锁的作用。
当驾驶一辆装有限滑差速器(LSD是限滑差速器英文缩写,LimitedSlipDifferential)的车,其中一只驱动轮发生空转时,LSD会控制两只车轮动力输出,阻止空转的车轮不会继续空转,使另一只车轮也有足够大的动力从而帮助车辆前进;在加速过弯时,输出扭力和离心力迫使车辆内轮扬起离开地面或产生打滑现象,而LSD装置也会将动力尽量转移到外侧车轮,因此可以帮助驾驶者提高过弯的速度,以此加强了操控性能。
装有LSD的车辆,在过弯过程中的那种操控特性与普通车辆完全不同,驾驶员可以将油门踩深些,这时候除了提升了过弯的速度外,也不用担心车辆因为进弯速度太快而造成的危险,因此装载了LSD的车辆确实在弯道上比普通的差速器具备高速和可操控性的优势。
中央差速器锁是安装在中央差速器上的一种锁止机构,用于四轮驱动车。其作用是为了提高汽车在坏路面上的通过能力,即当汽车的一个驱动桥空转时,能迅速锁死差速器,使两驱动桥变为刚性联接。这样就可以把大部分的扭矩甚至全部扭矩传给不滑转的驱动桥,充分利用它的附着力而产生足够牵引力,使汽车能够继续行驶。
不同的差速器,所采用的锁止方式是不同的,现在常见的差速器锁,大致有以下几种锁止方式:强制锁止式、高摩擦自锁式、牙嵌式、托森式和粘性耦合式
主动转向系统是在方向盘系统中装置了一套根据车速调整转向传动的变速箱。这个系统包含了一个拳头般大小的行星齿轮,以及两根输入轴。其中一根输入轴连接到方向盘,另一根则通过螺旋齿轮,由电动马达进行控制。当车速较低时,控制马达与转向管柱呈同方向转动,以增加转向角度;而当高速行驶时,控制马达呈反方向转动,从而减少转向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