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能源管理(精选5篇)

关键词:油田生产单位节能降耗途径与方法

一、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与企业价值观念的渐渐转变,节能降耗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逐渐会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成为所有企业的热点问题。

1、节能降耗直接影响国家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较少。从国家统计局发表的能源利用效率来看,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比如是德国的10倍,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主要产品能耗比国外平均高40%还多。鉴于国家能源结构与矛盾的严峻局势,中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从国家电力情况看:据电监会的消息透露,我国电力紧缺的省份实际为18个,局部地区在尖峰期严重缺电,也就是说,因为限电或电网电压不够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人多的很。电监会的分析同时指出,开展节能工作,我国每年可以节约电能5%左右,则刚好可以填平电能缺口。

2、节能降耗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方面来看,节能降耗,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节能降耗作为推动力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如果企业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推行节能降耗势在必行。

3、节能降耗直接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大家可以试想:当你打开电脑正在工作时,突然停电了;当你正在洗澡时,突然停水了;当你正在超市购物时电梯停运了;特别是由于用电负荷过大,城市中心的红绿灯突然熄灭,整个城市交通陷入瘫痪。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二、节能降耗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节能宣传教育,提高管理者及广大员工的节能意识,是节能降耗的根本所在

2、加强节能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在职员工的节能技术素质,是实现节能降耗的技术保障。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提高了,节能管理工作事半而功倍。根据我们作业区的的实际情况,各种类型的抽油机、油水泵共有6000多台套,如何正确操作而做到节能降耗,这既要靠我们平时不断的学习与钻研、不断的在实际中总结经验,更需要我们经过系统的培训,以求掌握专业的节能操作水平。如:近年来我们通过效益论证,先后对120口无效井、低效井采取关停、间开等措施,每年节约电力消耗费用达1000多万元。

3、加强技术革新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保证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如:我们针对王场联合站高压注水泵泵管压差大,造成无功损耗大的问题,通过技术论证,得到上级业务部门认可,在高压注水泵上安装了高压变频装置。根据来水量变化,通过变频调节,泵管压控制在0.2Mpa以内,实现了高压注水机组在最佳能耗状态下运行,月均耗电量由原来的73万度/月下降到57万度/月,年节电192万度。针对输送粘度大、比重大且温度高的稠油时,泵超负荷、超高温运行,易造成轴承损坏、故障频繁的问题,积极采用了耐磨、强度高、承载负荷大的合金轴承,经过安装运行后,有效确保了卸油泵的正常运行。

论文摘要:在分析目前供电企业节能减排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供电企业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实际情况,提出了供电企业如何做好节能减排方面的需求侧管理以及组织制度、宣传报道等具体措施,对供电企业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进一步开展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通过供电企业节能减排需求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能源损耗的问题,必将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我国供电企业节能减排现状

1.电能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

节能减排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中央确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电力行业既是优质清洁能源的创造者,又是一次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排放大户,因而也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通过国家的一系列措施,火电发电量在电量供应中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核电类清洁电力正在逐年增加。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电能正在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客户所接受。

目前,我国电煤消费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一半左右,火电用水占到工业用水的40%,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到全国排放量的54%。我国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60克左右,相当于一年多消耗煤炭2.2亿吨;输电线损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个百分点左右,相当于一年多损失电量近300亿千瓦时。因此,对电力行业而言,发电供电是促进经济发展,节能减排也是促进经济发展。

2.供电企业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开展现状

当前供电企业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已经初步开展,但是开展的程度可以说成差不齐,不过总体说来都停留在做宣传、重诊断的层次,虽然可能找到了病因,但是并没有拿出合理的药方,做到治标治本的层次,距离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具有一定差距。

二、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模式

1.建立闭环管理模式

以往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模式,多为宣传加诊断,管理模式为单方向、不循环的运作模式,而要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意义上解决节能减排方面的问题仅仅依靠现在这种宣传、诊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来运作日常工作。

在这里仅做一种运作模式的简单介绍:首先是按照节能减排的目标筛选客户;其次是走访筛选出来的不合标客户,通过全方位的宣传、示范等手段引导客户做节能效益评估;再次对客户进行诊断,提供整改的管理措施、技术手段,并牵线搭桥提供技术整改途径;最后跟踪客户整改情况,并做效益评估结果反馈客户。

2.利用示范效应,实现以点带面的目的

在开平市开侨中学节能改造工程中,开侨中学厨房原汤锅是燃煤炉具,加热效率不高,对环境污染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实施电磁炉改造工程后,使用安全、清洁的电磁作为能源,每年可为客户节省约35%的费用,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厨房的工作环境,更具安全性。该项目提高了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实现了节能减排与增供扩销的有机结合,是开平市建成的首个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示范项目。

通过该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示范项目的宣传,陆续有客户主动要求开平供电局牵线搭桥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可见虽然节能减排一次性投资额略大,但是长久效益还是对客户有一定吸引力的,因此做好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在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主要措施

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引导广大客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在社会中形成科学用电、善用能源的良好氛围。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中心目标,将引导客户节能工作层层落实,以节能降耗为目标,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积极采取措施节能减排,履行在节能与环保上重要的社会责任,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立完善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系统

成立节能减排专项工作小组,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流程,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供电企业的桥梁作用,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对用电客户特别是大客户的用电节能情况做好调查研究,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指示工作人员积极深入调查了解所在区域的供电、用电形势,经过深刻的分析,及时向政府通报供用电形势,报送用电信息。

2.同政府合作、加强宣传,多渠道引导客户节能

(2)走访用电客户,形成常态化机制。好的制度要贯彻执行,形成机制,方可取得好的效果。以开平供电局为例,为了提醒用户用电负荷或功率因数的技术,年走访430多户次,对功率因数达不到标准、变压器负载率低于30%的专变客户告知率达到100%,发出《客户节电建议书》达500份,客户整改完成或接纳整改建议的客户80多户。全局一直致力于深入了解用户侧的功率因数,时刻提醒用户要提高负荷利用率,在技术上支持用户,提议客户采取无功补偿等电力技术手段,改善功率因数低不足,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目的,这样让客户体会到了节能的经济意义,同时也让电网负荷率得到了提高。

(3)拓宽节能宣传范围,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旧模式的宣传仅仅限于对节能减排的宣贯式宣传,新的宣传应该加强对完成节能减排、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客户进行示范效应的宣传,让客户切实看到节能减排不仅仅能对社会起正面作用,而且也能产生经济效益,使得客户从“被节能减排”转换到“我要节能减排”上来。

在节能宣传中,要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邀请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代表参加宣传座谈会,积极开展“节能增效、和谐发展”宣传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客户、户外宣传等途径,积极引导企业节能。在节能减排活动中,在人流较密集的地方举办节能减排图片展,并现场发放节能灯与节约用电小册子,进行节能技术的宣传。此外,要深入偏远的乡镇进行节电宣传,向客户介绍节电常识;在营业厅放置节电宣传手册,免费供客户取阅;在营业厅播放“绿色行动,节能我能”及其他节能宣传片。

3.从业务受理上落实节能减排管理

(1)从源头上控制,做到节能从用电报装开始。用电报装时供电企业提供服务的第一环节,工作人员从接到新投资兴建的用电客户的用电申请开始,深入了解新客户的用电需求、用电设备以及用电设施的技术性能,宣传“绿色环保”用电,提议用电客户积极采用节能环保型的用电设备,为客户用电所想,建议用电客户采用节能型的配电变压器及其他节能用电设备。

(2)提供用电负荷建议书,建议客户合理分布用电负荷。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积极与用电客户沟通,深入了解用电客户的设施用电情况,分析用电负荷分布的合理性,提出节能降耗及节约资金成本的合理化建议,邀请某电力学院合作,深入分析该企业生产状况,为其制作了详细精密的节电诊断分析报告,通过调整原来车间的供电负荷的分布,使变压器负载更合理,进一步提高变压器的负载率。

4.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将节能减排落实到日常需求侧管理中

(1)利用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筛选淘汰类的高耗设备,实现节能建议书日常化。对全市用电客户的用电设施跟踪了解,深入用电客户的生产车间,对用电客户的配电变压器进行筛选,共了解到不合节能减排标准的配电变压器,全都对用电客户告知配电变压器属高耗型的设备,提出更换节约型的建议书,做到告知率100%。

(2)利用计量自动化管理系统监控客户负荷,实现节能建议书日常化。以计量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平台,对专用配变功率因数在0.8以下或负荷率低于30%的客户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节能诊断报告及时告知客户,对于情况相对严重的则通过走访的形式告知客户。

5.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

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编制了年度节能降耗工作实施计划;成立了节能服务小组,推行节能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深化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能源服务合同,主动深入企业,根据每个用电客户生产的工艺、流程,帮助企业制定节能减排技术方案。中介机构为客户编写《节能诊断报告》十多份,部分用电客户接纳了《节能诊断报告》并进行改造。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林明宇,高丽玲.电力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能效管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思路

智能化楼宇是以建筑大厦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其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筑。建筑能效管理在美国定义为: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改善建筑环境管理、节约建筑运行费用;国内目前没有标准定义,目前我国通用的是能效标识:建筑能源消耗、用能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纵观全球,能源危机四伏,节能的呼声愈来越高。目前,我国建筑能耗过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对量化降低能耗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2013年1月1日,由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实施,其旨在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因此,进一步推进能效管理工作,争创绿色建筑,将是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智能化建筑能效管理发展现状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电梯仅占全国电梯保有量的2%,节能潜力巨大。而公共建筑中给排水等其他能耗设备通过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也能有一定的节能空间。

大型公共建筑功能的实现是以各类机电设备系统运行为基础,空调、给排水、照明的能耗要占建筑运行能耗的70%,仅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就占各系统总能耗的40%以上。所以,在进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研究时,解决机电设备的节能问题是核心。

当前智能化建筑能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建筑设备控制中最为复杂的就是空调系统的控制,监控设备多,控制变量多并且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中某个控制变量的改变和调整,不仅影响该变量所在的局部能耗,而且还影响整个系统的能耗,而目前应用的节能控制方法多局限于局部优化方案,尽管这些控制方案可以达到一定节能和提高室内舒适性的效果,但由于它们只考虑系统的某些局部特性,因而有可能损害或降低系统其他局部的控制质量。因此,要真正实现楼宇空调的优化管理和控制,必须从系统的层次上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控制特性,优化控制和管理和控制回路的控制设定值。

1、能效管理解决思路

2、能效管理的宗旨

通过对建筑内部各类设备的能耗进行检测,利用能量管理系统进行能耗分析,获得能源使用情况,结合大楼的运行模式给出能量使用的合理化分析,并据此给出相应的优化运行指导意见,调整系统的运行策略,便于充分利用能量,减少浪费。

3、实现基础:建筑集成技术与智能控制的完美结合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建筑集成技术日趋成熟,从而为建筑节能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条件,一场新的建筑设备控制技术的革命即将引发。在系统集成平台上,楼宇自控系统、能耗计量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消防火灾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可以自由通讯,建筑设备的控制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设备或单一系统的反馈控制,而是从建筑整体能耗的角度考虑各个系统的协调控制。在建筑系统集成平台上,对建筑进行综合能耗管理,实现建筑设备系统的协调运行和综合性能优化成为可能。

4、实现条件:高度网络化的信息平台及高素质的专技人才

建筑设备运行期间的精心维护保养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通过管理手段可以实现6%的节能率,如果没有物业管理对系统的定期和认真维护,则不能及时解决设备和系统故障,从而导致系统“带病”运行,不仅引起设备能耗增加,大大增加运行成本,运行效果也将大打折扣,还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超过70%的大型公共建筑没有专职的节能管理人员,企业内部普遍没有建立相应的能源管理制度,不能及时掌握能源的整体消耗情况,对主要用能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节能状况也未能及时把握。

因此,智能化集成商要从源头上抓起重视售后培训工作,并建立长久培训体系和机制,安排资深技术人员为建设方物业管理培训出具有智能化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专技人才。

参考文献

新年伊始,省经信委公布了2013年我省重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验收分组名单,涉及20多个市州433家企业,钢铁、水泥、煤矿、造纸等多个行业均榜上有名。一场面向落后产能的“淘汰风暴”正猛烈刮起。那么,谁将遭遇淘汰?各行业该如何迎接挑战?产业将会如何发展?记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3-5个行业,看他们如何做好经济发展的加减法。

关键词1:落后产能

谁将被淘汰出局

如果在广安画一个圈,以华蓥市为中心,有近10家水泥企业分布在方圆60公里内,总产能达到1550万吨,超出了每年400多万吨的市场需求。

近几年来,在2008年灾后重建及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水泥工业发展蓬勃振兴,各类水泥投资项目呈现“井喷”式发展,但是在水泥产能逐渐释放的背景下,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越来越突显。

在广安市前锋镇,桂兴水泥有限公司仅有的一条日产2500吨的生产线日前正在停窑检修。“这条线从2013年以来就没怎么开工过。”销售经理贾光辉说,公司的生产线一直开开停停,2012年的产量只有50多万吨。

而人们曾经认为的煤炭行业“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时代”也已过去。作为原泸县红旗煤矿业主的官学良,近日也向当地县政府提交了自愿关闭的申请。

“目前已经投入了超过6400万元的资金,但光靠高投资也不行,‘桃子沟’发生瓦斯事故以后,我们觉得安全生产的压力很大。”官学良说出了申请关闭的缘由之一。

在促使落后产能退出中,值得注意的是,我省特别注重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综合使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淘汰类和限制类高耗能企业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先后分两批对19户企业执行了惩罚性电价等要素供给措施,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

[数字]截至2013年底,我省累计淘汰落后炼铁178万吨、炼钢320万吨、水泥5376万吨、平板玻璃1107万重量箱、电解铝2万吨,以及焦炭563万吨、铁合金65万吨、电石56万吨、造纸181万吨、制革108万标张、铅酸蓄电池231.6万千伏安时,关闭小火电机组337万千瓦。另外还关停了小煤矿543处。各行业均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硬任务。

关键词2:调结构促转型

企业如何迎战

“落后产能?我们是先进产能!我们的生产线在全国都属于先进,不仅能保证高能生产,还能保证在生产之后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绝对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四川双马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黄灿文自信满满。

作为西南地区的水泥龙头企业,双马的自信得益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大手笔。“2010年,江油市政府给予了我们1750万元淘汰落后产能的补贴,再加上公司的自有资金,我们更新了生产线。所以,现在如果谁认为我们公司的水泥还是落后产能,那就是曲解我们了!”黄灿文笑称。

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企业必须以淘汰老旧生产线和其他硬件设备为条件来换取新生。在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的背景下,我省各行各业并没有无动于衷。

对于原红旗煤矿业主官学良来说,下一步,他们“将利用原有办公场地和生意圈里攒下的资源,彻底改行,进军服装、物流等产业”。

在钢铁行业,以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为例,在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中需淘汰30吨EBT电弧炉两座,共计30万吨产能。在“外力”的促使下,公司也在不断寻求自身的转变。

2013年5月,钢城集团借助国家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成立了利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对废旧、环业、合金、冶辅、化工等耗能较高的单位进行了节能诊断,“现场对比测试的数据显示,节电率均在73%以上,效果非常明显”。

钢城集团负责人表示,通过上述手段,仅以2012年的实际耗电总量计算,钢城集团每年可降低电耗7%,节能2万余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5万余吨,每年可产生增值效益1200多万元。

这并非各行各业寻求自身转型发展的个案。事实上,我省通过更新改造、兼并重组和关闭落后工艺设备等措施,各行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有业内人士评价,在关停落后产能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我省不遗余力,甚至不惜付出降低GDP的代价,显示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

[数字]目前,全省钢铁行业连铸比达93%,吨钢综合能耗比“十五”末下降60公斤标煤;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由2008年的35%达到目前的93%、产业集中度达到56%,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35公斤标煤;电解铝行业积极发展深加工产品,深加工率已达到62.5%;落后小火电机组基本退出,每千瓦时火力发电煤耗累计下降50克标煤。

关键词3:节能环保

过剩产能如何化解

2013年12月30日清晨,广安邻水县复盛乡教官湾村的新村建设点,70多名工人像堆积木一样,正在将一个个模块组件拼装成“川蜀民居”。

经了解,这种以传统产业废料为原材料循环利用生成抗震环保的新型住宅产业正在广安蓬勃发展:在被关闭淘汰的40户传统产业、落后产能企业腾退出来的土地上,重新规划了3000亩新型住宅产业生产基地,以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升级和转型中,快速切入市场盲点,建成千亿元级的住宅产业生产基地。

这是我省抓住“新村建设”机遇,消化过剩产能的一个缩影。面对过剩产能,我省不仅“下重手”,更在想办法、找对策,省委省政府几年前就明确提出了“调结构、抓改造、建机制、强责任”的节能减排总体思路,节能节水更是一直坚持“严控增量、调整存量、淘汰落后”。

记者从省经信委了解到,一批节能环保装备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和服务集群正在加紧建设。除了成都金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外,郫县西部地区最大LED生产基地、成都龙潭节能环保服务产业集群、自贡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攀枝花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已初具规模。

东锅、二重、华西能源等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总承能力的大企业集团,也在不断吸引、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一大批配套企业快速发展,促进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和链式发展。

此外,在推进“三江”流域污染源治理、三峡库区企业搬迁以及实施“退城入园”等建设中,我省还鼓励一部分企业由生态敏感区向有环境容量地区变迁、向能源资源富集区搬迁,并结合搬迁进行改造升级,适量转移了一批过剩产能。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深化设计;项目管理

TalkingabouttheManagementofIntelligentPackageandtheDeepeningDesignofIntelligentEngineering

YuXiao

(ChinaMetallurgicalSouthChinaConstructionInvestmentCo.,LtdShenzhengShandong518000)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someofthecharacteristicsofdeepening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generalcontractingmanagementinintelligentengineering,andexpoundsthecommonproblemsandworkingprocessesintheintelligentengineeringdeepeningdesign.Andanalyzestheproblemsthatshouldbepaidattentiontointhemanagementofintelligenttotalpackage,andsummarizessomekeyfactorsofthesuccessofintelligentprojects.

【Keywords】Intelligentbuilding;Deepeningdesign;Projectmanagement

1.引言

x题背景及意义。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安全、高效、舒适提出了要求,应运而生的楼宇智能化技术目前在我国各类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集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为一体的一个新兴但发展又十分迅猛的技术领域。

(2)中冶集团近年来涉及公、民用建筑领域的项目越来越广泛,会展项目、文化体育场馆项目、市政项目、民用住宅项目等,这些项目中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下如何更好的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对于集团在民建领域内更好的发展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对于智能化建筑系统项目的管理和系统的深化设计两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1.2国内外智能化发展。

1.2.1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1)经过业界各方人士多年来的探索、推进,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无论是智能建筑的理论、设计理念、建设法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还是建筑智能化行业管理及智能物业管理,都通过教训与经验的总结,日臻成熟完善。

(2)就目前而言,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理念与建设目标并不低于国外,某些理念高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在准确把握智能建筑的设计定位、高质量的工程实施与系统有效运行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1.2.2国外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1.2.2.1根据欧洲智能建筑集团(EIBG)的分析报告,国外对智能建筑系统发展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

(1)1985年以前为专用单一功能系统技术发展阶段;

(2)1986年~1995年为多个功能系统技术向多系统集成技术发展阶段。

(3)1996年以后为多系统集成技术向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应用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技术发展阶段。

1.2.2.2目前国际楼宇业界认同较先进的开放式系统行业协议标准技术主要有:

(1)美国Echelon公司Lonworks技术的LonTalk协议LonMark标准。

(2)美国供热、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制定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数据通信协议(BACnet)。BACnet同时还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及欧共体标准草案。

1.2.3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现场总线技术标准必将趋向统一,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现场总线通信协议也必然随之趋于统一。BACnet标准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以太网络技术由于其协议完全开放、成本低,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设备的以太网络接口技术的成熟,工业以太网在楼宇自动化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

1.2.4国外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在新世纪智能建筑领域里,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等,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地具体发展应用。

(2)21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又是生态文明时代。国际先进生产力水平正在运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术、探寻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聚居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正在开发运用高新技术去处理垃圾、污水、废气、公害,节能、节水,消除电磁污染,资源可持续利用,建造人工生态环境等等;同时也正在运用高新技术有计划建设智能型绿色生态建筑。

1.3本文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智能化系统涉及内容广泛,分子系统繁多,包括:

(1)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智能卡系统工程;通讯系统工程;卫星及共用电视系统工程;车库管理系统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广播系统工程;会议系统工程;视频点播系统工程;智能化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可视会议系统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火灾报警系统工程;计算机机房工程等。

2.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

2.1概述。

2.1.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模式,国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模式:

(1)首先是工程总承包模式。这种模式中,工程承包商将负责所有系统的深化设计、设备供应、管线和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系统集成和工程管理工作,最终提供整个系统的移交和验收,这种模式也称作交钥匙工程模式。

(2)其次是工程总承包安装分包模式,这种模式中,工程承包商将负责系统的深化设计、设备供应、系统调试、系统集成和工程管理工作,最终提供整个系统的移交和验收。而其中管线、设备安装将由专业安装公司承担,这种模式有助于整个建筑工程(包括土建、其它机电设备安装)管道、线缆走向的总体合理布局,便于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和横向协调,但增加了管线、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之间界面,在工程交接过程中需业主和监理按合同要求和安装规范加以监管和协调。

(3)再次是工程总包管理分包实施模式,这种模式中,总包商负责系统深化设计和项目管理,最终完成系统集成,而各子系统设备供应、施工调试由业主直接与分包商签订合同,工程实施由分包商承担,这种承包模式可有效节省项目成本,但由于关系复杂,工作界面划分、工程交接对总包、业主和监理的工程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否则极易产生责任推委和延误工期。

(4)最后是全分包实施模式,这种模式中,业主将按设计院或建筑智能化承包公司的系统设计对所有智能化系y分系统实施业主直接与各分包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业主和监理负责对整个工程实施工程协调和管理。这种工程承包模式对业主和监理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经验提出更高要求,但可有效降低系统造价,适用于系统规模相对较小的项目。

2.1.2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总承包管理。

在以上叙述的几种模式中,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总承包模式越来越得到业主和投资方的青睐,因为这种模式下可以实现对建筑智能化整个弱电系统的集中管理。发包人聘请弱电系统总承包人,从费用、进度、质量控制,从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协调来进行对各子系统的有效管理,能够有效的加强项目管理、简化管理层次和协作关系。也更有利于公司内部资源的共享,发挥公司原有的资源和能力上的优势。所以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模式应该是大型施工企业承接此类工程的优选模式。下面着重对此种模式进行论述。

2.2智能建筑总包项目管理的特点、条件和实施内容。

工程项目的总承包项目管理是目前国际项目管理的前沿课题,也是我国建筑业界和项目管理界正在积极实施的形式。许多的大型项目都在实施项目的总承包管理,这一形式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发挥着作用。智能建筑是高新技术集成的项目,故只有大型有经济与技术实力的施工单位,才有可能承担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管理需完成从技术与施工设计、设备供货、安装调试验收直至交付的全方位服务,并能在进度、投资上有效管理。项目总包管理能够加强管理和控制费用,简化管理层次和协作关系。

2.2.1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特点。

智能化系统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不同于传统的土建、水暖空调和强电专业,是属于增强建筑舒适性和高效性的专业,它的实施将给建筑带来“舒适、高效、安全”的实施效果,既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又提高建筑物对现代信息化办公的支撑能力,给入住大厦的各类公司、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它与建筑物是互为依存、协调一致和相得益彰的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应与建筑物整体设计相协调,并贯彻于设计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在深化设计时必须使两方面的设计方案在协调统一的条件下实现优化设计。因此,智能建筑的项目管理的特点是:

(1)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依托于建筑,是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个分项目分专业的管理,其专业总承包的管理置于建筑施工的总包管理之下。与其他专业有很强的联系和配合,需要广泛的沟通与协调;

(2)智能化系统是属于高科技的产物,技术性强,系统多,结构复杂,功能齐全。涉及的领域多,包括从电气、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集成多方面的理论。其实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的项目;

(3)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织实施关联方众多,涉及到建设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有甲方业主、土建总包、监理、设计院、质监部门、检测部门、物业管理部门等,其实施的过程是综合协调各方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2.2.2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总包管理应具备的条件。

业主在选择弱电总包的时侯,会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考查。作为弱电智能化总承包商一般应具备如下的资格:

(1)具有承接智能化工程相应的专项设计资质和施工总承包的资质;

(2)具有实现智能化系统各系统的综合设计施工经验,包括技术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工程管理实施以及调试测试能力;

(3)具有较强的管理实施工程的能力,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4)具有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具有综合管理各分承包商的能力,包括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能力。

2.2.3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总包管理的内容。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商,应为业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弱电工程实施和管理服务。

(1)用户需求与外部条件调研。

了解业主需求,对业主工程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充分考虑,如:停车场位置、大小、管理方式:当地电信网、数据网、ISDN接入方式;安保系统、消防系统与当地的联网情况等。

(2)智能化系统方案设计。

按业主招标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在工程中所积累的经验,针对不同建筑的具体特点,进行方案设计。提供各系统的工作模式和内容,并提供设备清单和工程报价。

(3)制定总包工作计划。

中标后进行立项,根据土建计划,编制弱电总包工作计划,制订各系统的设计、订货、施工、调试、验收等工作进度表。派出项目小组进驻工地。

(4)深化系统施工图。

由专业设计人员配合设计院进行各系统施工图的二次设计,根据选定产品具体特点,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完善施工图。由分包商进行施工的系统,在业主和分包商之间进行技术协调,分清界面,提出要求,由分包商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5)按期供应设备。

按整个工程计算进度,保证按期供应各系统设备。

(6)技术和施工管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协调各种利益冲突,承担整体管理和服务。对分包商的技术和施工进行总协调,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监督和督促分包商的进度安排。

(7)施工安装、调试。

根据工程计划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到现场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8)为业主培训系统管理人员。

组织业主的各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知识操作、维护等技能培训工作,对考试合格的人员,发放合格证。

(9)试运行。

系统验收之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安排各系统的试运行工作。

(10)测试验收。

(11)正式投入运行。

“交钥匙”给业主,所有弱电系统投入正常运行,业主的技术人员能够管理、操作,并能简单维护弱电系统。

(12)售后服务。

进行定期巡检维护,若出现业主管理人员不能修复的故障,以最快的响应速度派维修人员到达现场进行维修,定期组织业主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

2.3智能建筑总包项目管理的实践。

2.3.1项目的总包管理是做好大型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一大保证。项目管理需完成从技术与施工设计、设备供货、安装调试验收直至交付的全方位服务,并能在进度、投资上有效管理。推广项目总包管理能够加强管理和控制费用,简化管理层次和协作关系。

2.3.3按照项目进展阶段不同智能化总包方的管理职能也不尽相同。

(1)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总承包管理主要包括资源管理与合同管理,其中:

A.项目资源管理是为确保投入项目使用的所有资源发挥其最佳效能的管理过程,它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它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资金管理、能源管理以及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等。建筑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力资源管理。

B.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熟悉合同,掌握合同,利用合同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进度、质量、费用实施有效的管理。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变更、工程延期、费用索赔、争端与仲裁、违约、工程分包、保险等。

(2)智能化总承包商在施工阶段的管理作用。

在此阶段智能化总承包商的工作重点在于:工程的实施、管理与协调。在工程实施的同时,也伴随发生工程管理与指导工作过程。同样由于智能系统的专业性、特殊性,使得其管理也有着特殊的、专业的要求。作为工程,它遵循通用工程的管理原理与原则,但作楦咝录际酢⒏呖萍己量、具有较高专业要求的智能系统工程,则要求它有着更高的专业管理、专业技术管理要求。

(3)智能化总承包商在调试、验收阶段的管理作用。

工程进入调试、竣工阶段是工程实施的关键阶段,工程成败皆在于此。因而在此阶段中智能化总承包商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在此阶段中,智能化总承包管理表现为对各系统的分系统调试的组织、督促、监督作用,包括:主要设备、各分系统、系统的调试,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也是高新技术、高技术含量具体实施的过程。因而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良好的组织,实时督促、监督。

2.4总包项目管理的实例分析。

2.4.1集团承建的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建筑主要功能包括会议中心、音乐厅两大部分。其中会议中心由20个各种类型的会议厅及附属设施组成。大型会议厅可举行2000人的国际型会议,会议厅不仅具备举行国际会议必备的各项功能,还可兼备演讲会、新闻会、摇滚音乐会等多种功能。中小型会议厅可举行50人-500人的各种会议。音乐厅为高水平的交响乐专用音乐厅,可容纳800名观众同时欣赏交响乐,音响效果设计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酒店为高级休闲度假酒店,拥有500个客房、各种餐厅、室内游泳池、健身中心等设施。主宴会厅可举行2000人以上的盛大宴会。

2.4.2项目智能化系统包含了通信系统、安防系统、会议系统、BA系统、电声系统、舞台灯光系统、视频投影系统及智能照明系统八个分子系统。

2.4.3在该项目上,采用了“智能化工程总包”的管理模式。模式概括起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智能化各专业日常统一管理,包括施工前准备和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重点为:在施工准备、工程实施中智能化各系统的组织、实施、协调,将工程中各种能解决的问题在智能化系统这个层面加以解决,减轻甲方/工程总承包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同时针对不同分包形式的专业,采取相应不同形式的管理。

(2)对智能化进行专业化管理,针对不同的专业,从专业管理角度出发,提出要求,安排进度,提出预案和保证实施的措施。同时将设计过程中未完善、未涉及的事项在工程实施中加以补正。

(3)以智能化总承包组织者身份将各专业组织成相互联系的一体,依照甲方工程总承包的意图、技术条件、工程实施条件、结合现场状况,尽可能高性价比完成在国际、国内现应用阶段中相对较高的系统集成。

(5)同时,做为智能化总承包还起到协助甲方、工程总承包、监理完成技术把关、技术管理、技术监督、技术验收、报竣工等工作。

(1)使业主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充分了解了智能化系统的主要内容和结构,避免了浪费,使系统既能符合当前的需要,又为以后的扩展留有必要的接口。

(2)使业主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能够根据智能化系统的不同技术和实施特点,采用了分布实现的办法,既解决了建设初期资金的压力,又减少了整个系统的造价。

(3)通过采用智能化总包的管理模式,减少了业主的管理幅度,避免了一些无谓的扯皮和误工现象。

(4)通过对智能化系统的现场管理,按时完成了整个项目,控制了施工成本,为智能化承包单位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5)整个智能化系统施工质量优良,所有分项、分子系统全部验收一次通过,为公司赢得了声誉,提升了企业形象。

3.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深化设计

3.1概述。

(2)在我国目前的项目建设方式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般为建筑设计院所完成,而深化施工图设计由弱电工程承包商完成。弱电的初步设计主要明确各子系统的功能、范围、规模和各子系统采用何种技术手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由于各子系统品牌及设备选型不定,因而设计院只能按通用的系统及设备进行设计,但这样肯定不能达到施工的深度。由于弱电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弱电系统设备多种多样,其为实现系统功能所配置的设备及管线都不同,其经济成本也不同。业主可以有多种选择,一般以设计院所提供的施工图作为招标图纸,投标单位选型系统品牌、设备配置以及提供工程报价进行投标,在业主确定中标单位后,由该单位根据所投标系统品牌设备配置,再进行深化施工图设计,明确具体设备的规格、尺寸、定位、标高以及管线的规格、路由等,该图才能达到真正可以施工的程度。

3.2智能化工程的深化设计。

3.2.1就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要求,建设部在2008年《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该文中对各专业在两个阶段的设计深度上有了明确的规定。

3.2.2系统集成设计的过程就是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优选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使之组成一个完整系统解决方案的过程,从而最终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的集成系统。通常在智能化系统集成中,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3.2.2.1确认集成系统设计的需求。

3.2.2.2设计系统的组成结构。

明确了业主对弱电系统的需求,即可进行系统组成结构的设计。根据需求中不同的功能需求确定相应的子系统,同时根据不同子系统的实际情况和资金情况,来决定系统集成方式,即是分层次进行集成,还是整体直接进行集成;是分阶段进行系统集成,还是一次性实施集成。一般应考虑一期、二期工程等各自需要的功能。

3.2.2.3集成系统的深化设计。

这一步骤是系统集成设计的重点。系统组成结构确定后,即可着手各子系统的功能深化设计,同时汇总各子系统对外的接口,分析各个接口的通信和协议要求,以确定各子系统互联的方式,并具体进行系统集成的深化设计。系统集成深化设计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系统的投资。系统功能越完善,投资的费用就会越高,因此,系统功能的需求应该是合理的,并符合实际需要的,还应量力而行。

3.2.2.4集成系统现场监控点和信息的设置。

进行系统集成的深化设计后,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均已具体明确化,根据这些功能要求可确定这些子系统监控点和信息点在建筑平面图上的设计位置的数量、确定楼层信息点的分布和数量,以及弱电系统共走线槽的问题。

3.2.2.5集成系统设备清单的编制。

根据集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监控点、信息点的配置和数量可具体统计出需要相应硬件设备的数量。同事根据每一个监控点的功能要求,可确定硬件设备的传感器或执行器的精度,并进一步确定产品的型号,从而可编制出集成系统的设备清单,以供集成系统的工程预算。弱电系统深化设计的流程如图1所示。

3.3施工图设计深度。

3.3.1施工图设计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编制,以图纸内容为主,弱电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至少应满足如下要求:

(1)能够明确有哪些弱电子系统,各系统要实现哪些功能,以系统图体现;

(2)能明确各子系统关键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技术类型,以设备材料表和系统图体现;

(3)能明确各子系统的点位数量、布置和弱电井、控制室位置,以平面图体现;

(4)能明确公共区域线槽规格路由,预留孔洞,暗埋管路,以平面图体现;

(5)能够可以进行工程招标,不局限于某特殊产品或系统。

(6)使投标单位的商务报价具有可比性。

3.3.2深化施工图设计深度。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中规定了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1)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2)能据以安排材料、设计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

(4)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3.3.2.3对于弱电专业,由于以前所叙述的原因,上述要求只能在深化施工图设计阶段达到。该阶段设计图纸内容及深度详述如下:

(1)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标明图纸内容、图号、图幅。

(2)设计说明及图例。设计说明按各弱电子系统分别叙述。应说明设计的依据(原设计院的施工图和招投标文件)、遵循的标准,各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各子系统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与各专业配合条件、各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接地保护内容,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非标准设备的订货说明。

(3)设备材料表。分系统罗列各系统的设备材料的选型规格、数量、品牌。

(7)室外管线图。标明室外弱电管线的敷设方式、埋设深度、线路坐标、架空线路高度、杆型、各种管线的规格型号,与其他管线平行和交叉的坐标、标高,与城市或园区管网的衔接位置。

(8)设备配线连线图。各系统外接线量复杂的设备需提供接线图,如楼字自控系统的控制器、门禁管理系统的控制器、停车管理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控制室内设备间连线。背景音乐控制室内设备间连线等等。外接线简单的可注明参见设备说明书,如摄像机、扬声器等的接线。

(9)电气接口图。表现楼宇自控系统与电气控制箱的接口方式。

(10)安装大样图。表现机房内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

3.4深化施工图设计阶段注意事项。

(2)深化施工图与施工图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更着重于某个品牌的系统设备在工程上的具体应用,所以设计者应首先注意对该选型系统设备的外特性、配置、通信方式详细了解,例如不同品牌的楼控控制器的点数及AI、AO、DI、DO分配不同,深化施工图设计需要明确到某一控制器的某一通道接入到某一传感器或执行器,以及接入的线缆的规格和管路的规格及走向。

(3)由于深化设计时,已经很难有各专业的管道汇总,所以设计中涉及到公共区域的设备如公共区域的线槽等的定位、标高需要高度注意,需要与业主、监理一起进行统一协调,否则很容易引起管道打架,造成返工。

THE END
1.功率因数提高实验报告(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研究并实践提高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方法,以减少无效功率,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 实验原理 功率因数是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其值介于0与1之间。提高功率因数意味着减少电路中的无效功率,从而减少能量损耗。 实验材料 交流电源 电容器 电阻器 http://gonglv.zaixianjisuan.com/jisuan/gong-lv-yin-shu-ti-gao-shi-yan-bao-gao.html
2.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件项目七提高电路功率因数.pptx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项目7提高电路功率因素1、认识日光灯结构及各部件名称,会组装日光灯,能够排除日光灯故障;2、通过观察,认识电感的种类,会检测电感;3、通过实验,了解纯电阻交流电路、纯电容交流电路和纯电感交流电路特点,知道产生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措施。项目7提高电路功率因素一、训练目的1、安装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830853.html
3.广东电网申请电力系统负荷均衡专利,解决相关技术负荷均衡效果差的问题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对电力系统进行负荷均衡操作的均衡请求,确定均衡请求对应的均衡需求信息和均衡主体信息;基于均衡需求信息和均衡主体信息对电力系统对应的负荷均衡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力系统的负荷均衡策略,其中,负荷均衡策略包括具备负荷均衡能力的电力设备在任意时刻的开关状态和需均衡功率;根据负荷均衡策略对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H1M7L0519QIKK.html
4.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2024-02-26 江苏开放大学 55 问题反馈 反馈回复 推广有佣金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查看价格2 元 VIP 7折升级VIP立即购买 申请退款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AI创作 0 江苏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点击加微信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644535
5.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题目标签:高功功率因数方法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电路分析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同时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提高法,就是避免感性设备的空载https://www.shuashuati.com/ti/e0a467331ae14c22ac969c94c3602406.html
6.试述提高功率因数意义和方法?提高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在于(),其方法是()。https://www.xilvedu.cn/i8i3ci74.html
7.电工电子技术检测题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doc因为它们的额定电压相同,但额定功率不同,这说明它们的灯丝电阻不同:额定功率大的白炽灯灯丝电阻小,额定功率小的白炽灯灯丝电阻大,串联后它们的电压分配与阻值成正比,因此,100W白炽灯上加的电压低于额定值不能正常工作;40W白炽灯上加的电压高于额定值将损坏寿命(或烧损)。2,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答:提高http://read.cucdc.com/cw/4582/43568.html
8.电工技能比赛复习题311、简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提高用电的功率因数,能使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的容量得到合理的利用,即能减少输电的电能损耗,又能改善供电的电压质量,所以功率因数是电力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12、简述接地装置施工的要求. 1.)人工接地体应垂直或水平埋入地下,顶部在地面下0.6--0.8m,钢管或角钢不得少于两根,之间距离http://www.cnsdjxw.com/news_brows.asp?id=4330
9.高压电工岗位职责6篇(全文)1、提高设备有功出力。 2、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3、减少电力设备的投资。 4、减少电压损失,改善电压质量。 4-4: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有哪些? 1、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动机。 2、适当降低电动机运行电压。 3、安装空载自动断电装置。 4、提高电动机的检修质量。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gesihbc.html
10.5.36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第三课学习重点是谐振电路和交流电功率。这两个问题是在交流电路中经常用遇到的问题,谐振电路重点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特点,电路的Q值的物理意义,功率问题的讨论中重点是了解交流电功率的特性特别是功率因数的意义。而关于变压器和三相电,在实际运用中很有用,但在本课程中将不作为讲解和要求大家学习的重点https://ko.coursera.org/lecture/dianci-2/5-36ti-gao-gong-lu-yin-shu-de-yi-yi-he-fang-fa-LZRVD?authMode=login
11.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方法: 1.启发式教学方法 2.讨论式教学方法 3.情景教学法 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12.2021年电工(中级)找解析及电工(中级)考试试题60、【单选题】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是( )。( A ) A、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 B、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C、减少有功功率 D、减少无功功率 61、【单选题】对额定电流200A的10KV,GN1-10/200型户内隔离开关,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在升压过程中支柱绝缘子有闪烁出现,造成跳闸击穿,其击穿原因是( )。( D )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9150731/article/details/118957822
13.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 一。 提高功率因数的实际意义 1. 对于电力系统中的供电部分,提供电能的发电机是按要求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设计的,发电机长期运行中,电压和电流都不能超过额定值,否则会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损坏发电机。由于发电机是通过额定电流与额定电压之积定额的,这意味着当其接入负载为电阻时,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614/02/55152697_7622419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