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车况信息的不对称成为困扰买主的关键因素。由于“一车一况一价”的特点,买方信息不足,部分小车商为赚取超额利润,选择混淆车况、隐瞒车质诱导交易,导致市场出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面对行业现状,二手车电商平台作为独立第三方,为保护自身品牌和构建盈利闭环,必须推动行业信息透明化。破解车质保障的难题,成为二手车电商平台的使命。
事实上,过去几年在“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用户驱动下,伴随着规模化的实现,瓜子提高了效率、积累了数据,拥有了更多的行业话语权,为改变二手车行业积蓄了力量。
而随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由口号变为实践,瓜子在规模化之外,被赋予了“价格之锚”的角色。至此,二手车买卖双方有价可循,价格不透明的壁垒渐被打破,巨大的黑色价差产业链日趋消弭。
北京某二手车商王斌对趣识财经透漏,中国目前有15万家二手车商,能赚钱的不足3成;价格愈发透明,车商牟取巨额差价的可能性愈低,二手车正进入更激烈的价格厮杀中。
但价格难题破解后,二手车市场却迎来新的信息不对称。
行业人士邹平表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更多解决了供给侧/卖方的坐地起价,让同质车辆价格公正公平。但价格透明了,二手车还存在车况的信息不对称,这广泛存在于买卖双方之间。”
趣识财经走访了数十名二手车买主,如今困扰他们买车的关键因素不再是价格高低,而是车况信息难识别。大部分买主直言,“不太懂车,车商鱼龙混杂,买车总担心被骗,尤其是二手车市场”。
更有甚者,由于二手车行业施行“一车一况一价”,买方信息不足,许多小车商为赚取超额利润,往往选择混淆车况、隐瞒车质诱导交易,造成二手车市场“劣币驱良币”现状。
具体而言,用户最关心的维修保养数据,掌握在4S店及保险公司手中,迫于行业监管、产业实践层面的阻碍,数据共享短期内难以实现。此外,由于利益关联,不实维修,虚报瞒报等行为普遍存在,使得查询结果极具误导性,影响车值及车况的准确性。而传统二手车车商,往往以“中间商”身份参与交易,通过隐瞒车辆真实状况,压低买入价、抬高卖出价。
于是,破解车质保障的行业难题,就落在了二手车电商平台身上。
02车质与保障的革命之路
英特尔前CEO安迪·葛洛夫曾在《十倍速时代》里提出,当市场、竞争对手、技术等因素发生十倍速的变化时,便是策略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