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也补不上赛力斯的短板

11月初,多家新能源车企披露了10月份销量数据,在比亚迪继续一家独大的局面下,自主车企继续侵蚀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单从二级市场的角度看,国内汽车板块的热度均聚集在了一家车企——赛力斯身上。

综合今年9/10月各车企批发销量、销量环比变化,更能看出赛力斯股价上涨的“诡异”。

赛力斯虽然在10月实现了销量的环比大幅上涨,但实际销量也不过1.46万辆/月,实际销量增幅还不如同期股价跌了3.76%的长城汽车;即便只看销量环比变化,同期上涨了30.7%的小鹏、上涨了15.6%的吉利、上涨了15.2%的零跑,股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继续下跌。

就造车能力和行业内部的竞争力而言,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明明有一堆“西瓜”,市场却偏偏挑了颗“芝麻”来炒。

本次问界新M7上市,赛力斯和华为双方的宣传攻势全程拉满,大定数量多次宣传

很显然,相比近期销量提升,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官网头衔)余承东在问界M7新车发布之后的多轮造势,以及华为近期在自身手机、芯片产品的强势表现和超高的消费者认同度,才是赛力斯本轮股价大涨的主动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逐一展开进行分析。

赛力斯新M7大卖背后,不是奇迹

首先需要重点研究的,肯定是赛力斯今年10月批发销量的快速变化。

满打满算,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是从2022年初起步的,其首款车型为26万元起售的问界M5,到2022年7月另外上市了32万元起售的问界M7。其中问界品牌整体的销量高峰出现在2022年8-10月,月均销量均已过万。

随后便陷入了“跌跌不休”的状态,今年9-10月的销量连续环比上涨超过100%,靠的就是“新M7”上市带来的新销量。

那么新M7究竟改变了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上刺刀”。

“老”M7上市之初起售价为31.98万元,在上市3个月后主动降价3万元到28.98万元。而“新”M7在华为对外号称投了5个亿做研发,针对底盘和性能,空间设计和布局,以及最重要的智能驾驶等方面都做了升级的前提下,在全新的五座版(原来只有七座)最低配上,做到了24.98万元起售价。

这个价格,目前恰恰也是尺寸小一号、整体市场定位更低的问界M5的起售价。哪怕要挤死自家另一款产品生存空间,也要降价的做法,拉满了消费者的期待,也间接打压了赛力斯今年6月之后的产品销量。

除了价格变动之外,M7的“新”还体现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上。“旧”M7之前使用的是博世的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只有车机使用了华为的系统,而更早发布的M5反而早早地用上了HUAWEIADS2.0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到了“新”M7,终于也搭载上了跟M5一样的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并且也增加了一颗激光雷达,具有高速、城区、泊车等场景下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买问界M5还是买问界新M7”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选题(当然选问界M7)。同一车企,两款尺寸不同的车型在定价上完全相同,绝对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赛力斯(华为肯定也参与其中)哪怕威胁到M5也要让M7降价、有市场竞争力,最终目标是赢下“外部战争”。

从今年1月开始,汽车行业中“价格战”就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从特斯拉降价,再到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还有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的主力车型基本都降价了5-10%。

断臂求生似的价格大乱斗中,问界“犹豫着”落了下风。在今年5月初问界M7价格还在32万起的时候,特斯拉的ModelY通过降价已经成为了其全新的竞争对手。

原本比问界定价更高的车型纷纷降价的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众多的新车型也“刷新”到了问界两款车型的位置附近。

就拿公开场合对于问界一举一动非常敏感的理想来说。问界M7刚上市时,由于空间差不多大,很多消费者会把问界M7(老款)和理想ONE放在一起比较,前者凭借价格和配置优势,还能在销量上压一头。

随着理想将其产品替换为“L7、L8、L9”的组合产品,尤其是其中的“L7”在诸多规格和参数上与问界M7非常相近,且更突出舒适性、适合多娃家庭,起售价格也仅为32万的情况下,直接打压了2023年初问界M7的销量。

所以当我们再次看回“新”M7,其初期销量的成功就显得更加顺理成章。以与老对手“理想L7”的对比为例,现如今配置相近、价格更便宜的变成了“新”M7。

更不要提由华为操刀部分的软硬件、系统给“新”M7带来的加成。就拿新M7智能驾驶能力的硬件“根源”华为MDC平台为例,就是后者自研打造的一整套软硬件带生态的智能驾驶系统。

以MDC610为例,其主控芯片采用一颗Ascend610+一颗英飞凌TC397的组合,能够提供200Tops(INT8)的AI算力。

并且还整体配套了华为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体系,通过对于整个软件架构的自我设计和定义,华为最终在系统层面就能够实现更加敏捷的反馈,和更稳定安全地运行。华为在建构车上系统的同时,还为这套软硬件系统配备了相应的工具链,其中就包括AI集成开发环境,还有自动驾驶模拟。

如此完整的软硬件开发能力,纵观其他国内车企,实在难望其项背。虽然关于赛力斯产品中的许多技术源自于东风小康,甚至产品的部分细节上始终存在争议(例如M7的轴距与M5一致,比竞品都要短上许多),但华为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上的强大,的确很大程度上帮新M7实现了“逆袭”。

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在于:只要降价足够多,雪铁龙C6都能上新闻头条,但通过降价带来的销量,真能够扭转赛力斯此前的经营颓势么?

赛力斯,这次可以活过来么?

10月6日晚间,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东在朋友圈一度感慨:“起死回生,真不容易!”。结果到了10月底,赛力斯就公布了其三季度财报,情况可以概括为“继续恶化”。

即便是与华为合作打造问界品牌,有效提升自身汽车产品销量的一年多以来,赛力斯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进一步将营收和扣非净利润代入到滚动趋势图中,趋势更为明显。

在滚动值抹平了汽车市场季节性的销售波动之后,赛力斯整体的财务结果呈现出清晰的营收与扣非净利润背离结构,简而言之,就是“越卖越亏”。

形成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就包括了上文已经提到的竞争激烈、自家车型多次主动降价。随着“加量还减价”的新M7持续上量,赛力斯单车的利润空间必然进一步下降,未来2-3个季度内,财务结果中的滚动营收和滚动扣非净利润大概率将进一步背离。

赛力斯想要逃脱当下的困境,十分困难,尤其是销量、价格与销量的死结:销量不上去,无法摊薄成本,只能继续亏钱;不降低售价,产品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销量自然上不去;一旦降低售价,每一台车的亏本金额就会更多,就需要更多销量来控制成本。

单一车型的平均成本随着累计制造量提升而下降(第一个箭头是营收平衡点,第二个箭头是10%净利润点)

这一考验,自然也要看其他车企在相似价位、相似定位上的市场表现,但更关键的是要看赛力斯自身经营和应对能力。

在这一点上,赛力斯过往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以问界M5为例,其销量只上涨了8个月,便陷入了持续的下滑态势,配合这次新M7上市,M5迟迟没有做价格调整;而M7在更新换代之前,更是面世第二个月就开始卖不动,也没有学其他新势力搞降价把旧款“清仓”。

即便官方公布的、不可以退的大定用户销量真实,在这部分消费者之后,新M7的销量从何处来?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更不要说后续定位更豪华、预计12月面世的问界M9。

比起越算越让人揪心的销量目标,更麻烦的是,可供赛力斯继续亏本,支撑下去的资金正在变得越来越少。

在这之前,赛力斯曾在2021年6月、2022年7月分别在A股进行定向增发,当时增发的价格为46元/股和52元/股,参与这两次定增的券商与基金,直接被套牢到了今年9月(赛力斯的股价猛涨跟这些机构想解套、抬轿子不无关系)。

外部融资不易,加上自身经营净利润持续亏损,持续消耗着赛力斯的“元气”:其所有者权益在2023年三季度末仅剩下65亿元,参考其最近几个季度的经营状况及市场策略,接下来的每个季度亏损额很可能还会在10亿元左右。假如不融资的话,只需一年半,赛力斯将再次复现当年蔚来汽车所有者权益为负的结果。

所以综合看来,赛力斯在继续钻研产品,想办法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同时,大概率还会尝试再次从二级市场进行融资。后续其财务仍可能会出现(财报净利润亏损严重、所有者权益为负、现金流断裂)等情况,均有可能造成其市场价值剧烈波动。

所以有一种假设,投资者不得不考虑:如果未来华为与赛力斯不那么亲近,或者前者不再如此大力度宣传赛力斯怎么办?

在上个星期,华为汽车智选车模式下的第二个品牌,由华为与奇瑞一起打造,同属于“界”字辈的“智界”登场,还带来了其首款纯电轿跑S7的预售。它的出现也预告了,未来由华为终端业务集团主导,华为主导产品定义研发和设计,车辆在华为终端渠道中销售的这套体系中,不会只有赛力斯。

即便上述最糟糕的情况不发生,新品牌的加入也将给赛力斯靠与华为强绑定获得的市场价值,带来巨大的不确定因素。例如接下来“智界”新车发布,发布会上除了提及S7,是否还会出现问界?如果缺席,是否有可能被外界解读为“华为和赛力斯渐行渐远”?都值得投资者担忧一番。

结合赛力斯自身的种种情况来看,其目前所13.16的PB水平,实在难以找到支撑点。相反,未来市场价值下行的风险点异常多,重现2023年初的股价降幅亦有可能,包括且不限于:

综合看来,现在放言“赛力斯活过来了”,实在早了点。

华为,仍是搅局者,而非颠覆者

分析完赛力斯,最后来聊聊华为。虽然后者并没有公开上市,但其对于国内汽车市场的影响力还在变大。从本质上来看,中国乘用汽车目前产品的组成,基本可以分为3部分:汽车传统硬件、汽车体验软件、汽车未来能力。

汽车传统硬件就是汽车的车壳、发动机、电机、三电、电池、悬挂等基础硬件;汽车体验软件包括内饰的整体设计,各种数字化显示屏配套的软件升级,以及各种沙发彩电大冰箱;未来能力主要特指高等级的智能驾驶功能。

区别更大的是后两项,软件不是传统汽车的强项,也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体验方面,则是看车企对于消费者、对于市场需求的理解。最后的智能驾驶部分,说白了就是要不断研发,堆叠硬件、传感器、数据、技术,一步步实现自动驾驶。

华为目前在部分电子设备、软件系统的制作、部分智能能力的实现上,较传统车企有一定优势。但这仍不足以颠覆汽车这个极度重资产的行业。

其他企业跨行做汽车的机会,或许早在第一批新势力诞生之后,就已经悄然关闭。

THE END
1.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2023年中国摩托车研究报告》第三节 中国摩托车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四章 中国摩托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摩托车市场情况分析 一、中国摩托车市场总体情况 二、中国摩托车市场价格走势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83329256409530920
2.易车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互联网企业,易车公司为中国汽车用户提供专业、丰富的互联网资讯和导购服务,并为汽车厂商和汽车经销商提供卓有成效的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http://guangzhou.bitauto.com/
3.雅马哈踏板车价格再创新低,10月份价格行情盘点全解析!随着时间进入10月,气温逐渐转凉,雅马哈踏板车的价格行情再度下滑,各款车型的市场表现可谓“价格崩塌”。接下来,小编带着大家来盘点一下雅马哈几款热门踏板车的最新价格走势,看看是否有你心仪的车型。 1. 雅马哈巧格:老款价格持续下探 雅马哈 巧格老款的鼓刹版本价格区间大致在 6,880 元到 6,980 元,而碟刹版则https://m.58moto.com/news/10606102
4.今日柴油价格今日0号柴油价格0号车用柴油价格原油价格指数:布伦特原油:72.94 ↓-0.34WTI原油:68.00 ↓-0.72今日油价查询|汽油价格|柴油价格|国际油价|全国油价|油价走势|油价调整|EIA库存 最新国内柴油价格 更多>>> 地区0号柴油(元/升)0号柴油批发价(元/吨)-10号柴油批发(元/吨)更新时间 安徽7.138292.1902024-12-4 1:30:01 http://jiage.10260.com/chaiyoujiage.asp
5.日经中文网的微博2025年日元汇率走势预期存在明显分歧 ¢汇丰HSBC ?收藏 9 7 ?21 c +关注 日经中文网 今天07:50 来自微博weibo.com 【特朗普2.0时代,车企在美调整EV战略】 特朗普对于依靠补贴推进EV普及态度消极。有估算称,如果补贴减少、关税导致价格上涨,美国的EV销量将减少3成。车企开始调整战略,通用在密http://e.weibo.com/u/2478163131
6.汽车(HK60)股票价格行情提供汽车(HK60)股票的行情走势、五档盘口、逐笔交易等实时行情数据,及汽车(HK60)的新闻资讯、公司公告、研究报告、行业研报、F10资料、行业资讯、资金流分析、阶段涨幅、所属板块、财务指标、机构观点、行业排名、估值水平、股吧互动等与汽车(HK60)有关的信息和服务。http://quote.eastmoney.com/q/201.HK60.html?jump_to_web=true
7.利率底与经济预期博弈年内还有降息空间吗?在资产荒的环境下,2023年上半年以来债市围绕基本面修复成色、宽货币空间、稳增长不及预期等因素交易,长债利率呈现倒U型走势。 2023年来,我国债市主要经历基本面修复预期定价,资金市场结构性摩擦,稳增长预期交易等几轮主线切换,长债利率呈现1月快速上行,2月波动,3月后稳步下行,4月到5月加速下行的倒U走势。具体而言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89926?keyword=PSL
8.立方早知道注册制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汽车圈“不眠之夜”/深圳11月9日,华为智选车模式首款轿车智界S7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25.8万元起。据余承东介绍,目前智界S7四个版本的车型都是“亏钱卖”,希望通过未来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同一天晚上,比亚迪旗下全新个性品牌方程豹的首款产品豹5也正式上市,探索版起售价28.98万元,体现了比亚迪向汽车中高端领域的进军。有网友看完华为和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18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