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百果园全国门店数突破5000家,遍布全国90多个城市,全球建立200多个水果特约供货基地。
数据显示,百果园的线下门店网络包括5,351家门店,遍布中国22个省市超过130个城市,其中5,336为加盟门店、15家为自营门店。
如此“庞大”百果园,为何说百果园的消费者是加盟商呢?
招股书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百果园营收分别为102.89亿元和59.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和2.05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2.4%和3.5%。
而百果园2022年上半年来自加盟门店的收入为4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80.3%;来自自营门店的营收为3169万元,占营收比例为0.6%;来自区域代理的收入为5.63亿元,占营收比例为9.8%,来自直销的收入为4.07亿元,占营收比例为7.1%;来自线上渠道收入为1.26亿元,占营收比例为2.2%。长此以来,百果园是否会有“加盟商依赖综合症”?
据了解,百果园加盟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投资分摊的模式,这种加盟方式百果园官方会承担大部分的投资成本,加盟商只需要投入10万左右的加盟费用即可。这种模式加盟商花钱虽然少,但是在随后的盈利毛利润中百果园官方的抽成也就是特许经营资源使用费会比较多。
第二种是加盟商全额投资的模式,加盟商需要投入28~33万作为投资的启动资金,投资金额较大,但好处是百果园官方的毛利润抽成会比较少。
招股书指出,百果园加盟商并非代理商,而是客户。这表明加盟商在接受产品时将会被转移产品的所有权及风险,且通常无法退货,这就表面加盟商的风险大大增加。
当然,此类方式也是一把双刃剑,风险的转移给了加盟商们运营独立性,也给管理带来了难度。百果园坦言,倘若加盟门店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未能达到质量标准,会对其声誉及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百果园的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商超,但品质却得不到保证,今年,就出现了加盟提供的产品未达标这一类事件。
今年5月,正处在第二次递交招股书这一关键时期的百果园,被爆出用变质水果做成果切,售卖发霉水果一事。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百果园火速道歉,称辜负了大家的信任。
通过黑猫投诉平台可以发现,水果不新鲜、价格偏高、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一直伴随百果园的发展路程。截止12月3日,百果园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共有1600条投诉,已完成1242条,其中有关食品安全投诉不在少数。如:“百果园水果生蛆不予赔偿”、“百果园承认销售变质水果。有变质水果及照片,要求赔偿”、“卖给我变质水果,找客服商讨已读不回”等。
不过,百果园通过收割加盟商,收入规模却是十分可观的,虽然净利率偏低,但起码是盈利的。
2021年,百果园实现销售102.89亿元,净利率仅2.2%;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9.15亿元,净利润也才1.9亿元。
到底是何原因造成了如此局面?
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水果消费市场规模足够庞大,从事水果销售企业也不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1年水果零售额计,百果园已是中国第一大水果零售商,也占中国总市场份额的1%。
但是,营收额与净利润天差地别的“罪魁祸首”是运输问题。
就此来看,国内水果冷链运输,就是一个短期内无法突破的短板。
净利润与营业额的天差地别导致的结果就是“新人入,旧人出”。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百果园门店数量从5351家扩张至5613家,新增门店262家;营收从2021年同期的55.25亿元增长7.0%,至59.15亿元。但是在门店扩张的同时,百果园的关店数量也在逐年递增,2019年-2022年前6个月,百果园新增门店分别为928家、695家、865家、431家;同期,关闭门店则分别为166家、249家、379家、230家。也就是说,2022年上半年每新开两家门店,就有一家老门店关门。
若以2021年百果园加盟门店贡献营收81.25亿元、加盟门店5234家计算,平均每家加盟店年营收155.24万元,日营收在4253元左右。根据此数据推算不难发现,如果百果园关店速度持续增加,那对于其整体的业绩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百果园当前的发展势头虽然良好,但内部也是暗流涌动,管理团队若不能得当处理,必将遭到反噬。(作者:鲁滨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