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生大黄治疗疾病的功效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07.30

目录

大黄的简介

大黄,植物性状出自《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大黄,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耐蛀堪久。

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为俗方所重。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

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可以食用的大黄,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

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者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形态特征

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及根供药用。栽培种主要为掌叶大黄,次为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中国用大黄于医药有悠久历史,西汉初已成批运销欧洲。为中国主要出口药材之一。

1、掌叶大黄又名

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粗壮。茎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无毛。

基生叶大,有粗壮的肉质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cm以上,3-7掌状深裂,每裂片常再羽状分裂,上面流生乳头状小突起,下面有柔毛;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托叶鞘筒状,密生短柔毛。

花序大圆锥状,顶生,花梗纤细,中下部有关节。花紫红色或带红紫色,花被片6,长约1.5mm,成2轮,雄蕊9,花柱3。

瘦果有3棱,沿棱生翅,顶端微凹陷,基部近心形,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米左右。茎无毛或有毛。

根生叶略呈圆形或宽心形,直径40~70厘米,3~7掌状深裂,裂片狭长,常再作羽状浅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茎生叶较小,柄亦较短。

圆锥花序大形,幼时多呈浓紫色,亦有绿白色者,分枝紧密,小枝挺直向上,花小,具较长花梗,花被6,2轮,雄蕊一般9枚,子房三角形,花柱3。瘦果三角形,有翅,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心形。

花期6~7月。果期7~9月。

本种与掌叶大黄极相似,主要区别为:叶片深裂,裂片常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狭线形,裂片窄长。花序分枝紧密,向上直,紧贴干茎。

3、药用大黄

年生高大草本,高1.5米左右。

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开展,花小,径3~4毫米,4~10朵成簇,花被6,淡绿色或黄白色,2轮,内轮者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边缘不甚整齐,外轮者稍短小,雄蕊9,不外露,子房三角形,花拄3。

瘦果三角形,有翅,长约8~10毫米,宽约6~9毫米,顶端下凹,红色。花果期6~7月

本种与上2种的主要不同点是:基生叶5浅裂,浅裂片呈大齿形或宽三角形,托叶鞘膜质,较透明,上有短毛。花较大,淡黄绿色,花蕾椭圆形,果枝开展,翅果边缘不透明。

4、食用大黄

食用大黄适应生长于寒温带地区。

叶柄味酸,常和草莓一起用来做馅,或用在水果羹和蜜饯中,也用制甜酒和开胃酒。根耐寒力强,而地上部分秋霜后即冻死。叶含有毒物质,仅在喜马拉雅某些地区,人们烹食野生种的叶。食用大黄原产于亚洲,早春由地下茎发出大簇的叶,叶形大,宽达60公分(2呎),叶柄大,直径超过25公釐(1吋),长达60厘米。晚春开花,花葶大,位于叶簇中央,花小而多,绿白色。翅果有棱,含一粒种子。

功能主治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攻积导滞

味则大苦,气则大寒,性沉而降,力猛善走,直达下焦,长于还下。入阳明,能荡涤胃肠实热积滞。凡伤寒,温病,热结于中。

凉血解毒

味大苦、气大寒既入气分,又恤分,有泻热凉血之效,故《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大黄入血分,性呈趋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热,故目疼,用之皆为要药。又善解疮疡热毒,以治疗毒,尤为特效之药。其性能降胃热,并能引胃气下行,故善止吐衄。”

活血祛瘀

《本草易读》曰:“大黄,味苦大寒,入太阴脾,厥阴肝经。泻热行瘀,决壅开塞。通经脉而破症结。”功用峻烈,推陈致新,使瘀血去,而新血生。

大黄外用功效

外用亦是一味良药。如研末可治黄水疮、湿疹等皮肤病;与陈石灰同炒至桃红色,研细后撒布伤口,可止创伤出血。配地榆研末油调后外敷,治疗烫火伤颇效。

唐—王焘的《外台秘要》中有以大黄为主药的“九物大黄薄贴”,专门外用治疗痈疽发背。南宋·洪迈的《夷坚志—甲志》也载:“捣生大黄,调以美醋,敷疮上,非唯愈痛,亦且灭瘢。”说明用大黄治疗疮疖疔毒,既能止痛消肿又不留瘢痕。

鉴别应用

②熟大黄泻下力缓。用于正虚邪实证。

③酒大黄兼能散瘀,治上者,非酒不至,用于热毒上炎所致的目赤、口疮、牙痛、头痛。

④醋大黄破肝血热。

本品与芒硝皆为泻下要药,均可入血分,二者相须,攻下之力大大增强,能除血中之伏热,通血中之瘀蓄,但本品苦寒,善于清热。破积滞而荡涤胃肠,为峻下热结之要药。

芒硝咸寒,长于软坚善于润肠燥,泻下通便。主要用于胃肠实热结滞,腹中痞块等。

大黄的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吴普本草》:"神农、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

③《别录》:"大寒,无毒。"

④《药性论》:"味苦甘。"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阳明经。"

②《纲目》:"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药。"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导泻

(2)利胆作用

麻醉犬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可使胆汁分泌增加,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或水醇浸提制剂,30分钟内胆汁、胰液分泌量均增加,而胰淀粉酶活性则降低,大黄不仅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人服用大黄煎剂15g,胆囊明显增大(B超测量)。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

(3)保肝作用

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SGPT升高达616.0U/100ml,正常对照组为289U/100ml,经大黄治疗后,可使SGPT降至325.3U/100ml,肝细胞坏死程度、变性也比对照组轻。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黄能显著逆转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浸润及纤维化,微粒体肿胀,嵴明显下降,粗面内质网破坏核糖体脱落。此外,还可恢复四氯化碳引起的单胺氧化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表明大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大黄煎剂对乙肝抗原(HBs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质后作用减弱或消失,同时也证明大黄中意醌类和大黄素对HBsAg并无抑制作用。

(4)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采用大鼠应激性及幽门结扎法两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到,给予生大黄、酒炖大黄和大黄炭等药物均能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出血。明显缩小出血面积和减少出血灶数量,作用类同西咪替丁,对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灌服生大黄粉悬液,可使溃疡面积缩小,并能降低胃液量,胃液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但酒炖大黄无此作用。采用乙醇造成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实验表明,大黄煎剂1g/kg、0.5g/kg和0.25g/kg都有明显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还有提高胃壁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防止乙醇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

(5)对肠管平滑肌的作用

电生理研究表明:大黄对结肠的电活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特点为群集性放电,峰电频率明显增快,幅度明显增高,收缩活动增强,阿托品可阻断大黄对结肠的兴奋作用。阻止结肠内水分吸收,加快结肠内溶物的排出而发挥其泻下作用。提示大黄泻下作用是通过肠管中M受体而发挥效应。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1)抗菌。大黄的抗菌谱广,敏感细菌有葡萄球菌(白色、柠檬色、金黄色)、溶血性链球菌(甲、乙)、草分枝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淋病双球菌、包皮垢球菌、炭疽杆菌,尤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感。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强。大黄对肠内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抑制作用,该菌可將复合型胆汁酸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增强了对粘膜的刺激性而导致胆囊炎。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

(2)抗真菌。大黄煎剂及水、醇、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对许兰黄癣菌及蒙古变种、同心性毛癣菌、红色表皮癣菌、堇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癣菌、大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趾间毛癣菌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稀醇浸出液作用较水或醚浸出液强。

(3)抗病毒。大黄煎剂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半体内筛选法测定小有效量为每胚5mg。此外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人毛滴虫、阴道滴虫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肿瘤作用

抗炎作用

对微循环的影响

给小鼠灌胃大黄醇提取物后,耳郭微循环(动脉和静脉管径)无明显影响,但可使血流速度变慢,有颗粒状红细胞聚积体出现,以微静脉内明显,局部滴注不能改变肾上腺素引起的肠系膜微血管的收缩,对胃壁微动脉和微静脉亦无明显扩张作用,出现较明显的粒絮流,尤以微静脉为甚。大黄对微循环的影响主要是血流速度变慢,红细胞聚集,局部血液粘滞性升高而局部血管不扩张,因而局部止血过程加强。

止血作用

大黄用於止血,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年来发现应用大黄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降脂作用

对於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黄醇或水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石油醚提取物则无效。

利尿作用

家兔灌服大黄素、大黄酸30mg/kg,2—4小时后,尿量、排钠和排钾量达高峰,比对照经明显增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的作用较弱。大贵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对免肾髓质Na+、K+-ATP酶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对尿素氮的影响

大鼠喂食含0.75%腺哼Ⅲ饲料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腹腔注射雅黄水提取物的生理盐水溶液可明显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量,说明大黄对氮质血症有良好效果。其作用机制一方面大黄可使肠道吸收的氨基氮减少,另一方面大黄可抑制体蛋白的分解,从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用二氯化汞皮下注射造成豚鼠急性中毒性肾炎模型,灌服大黄水浸剂可使尿素氮降低。

1、积滞便秘

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

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

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金方》)。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

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3、热毒疮疡,烧烫伤

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4、瘀血证

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

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

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配伍应用

配芒硝,芒硝咸寒,软坚润燥,而泻下通便。二者相须为用,攻下之力增强。如《本草崇原》“与芒硝同用,所以承在上之火热,而调其肠胃,使之下泄也。”

配厚朴,厚朴辛苦温,辛能行气,苦能泄实满,温能化湿,合用可行气宽中,疏导肠胃,使中焦得舒,胃肠得畅,泻实除满。

配附子,取附子辛热温里扶阳,二药相伍,大黄走泄,附子取其散寒,可温下寒实积滞。

配肉桂,肉桂辛热,益火消阴,散寒止痛,温补肾阳,两药合用,寒热相济,性归和平,扶阳通便。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平肝之药以桂为要,肝属木,木得桂则枯也,而单用之则失之热,降胃止血之药,以大黄为要,胃气不上逆血既不逆行也。而单用之又失之于寒,二药并用,寒热相济,性归和平,降胃平肝兼故无遗。”

配廑虫,廑虫成寒,破坚逐瘀,疗伤止痛,破死血,二药相伍,取“通以去闭,虫以动其瘀”之效。大黄廑虫伍用,出自《金匮要略》大黄廑虫丸。

配生地,生地甘寒,主清主润,凉血生津,二药相伍为用,可治于心胃火炽,气火升腾,挟血上逆之吐衄。可收火降血宁之效,有增水行舟之功。

配甘草,甘草甘平,和补中焦,调和药性,二药合用,可壮其功而杜其弊。《王氏医存》:“大黄与甘草同用能利小便。”

配丹皮,丹皮辛苦微寒,入血分,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相使配对,辛以行之,苦以降之,相辅相成,有通降下行,泻火散瘀之效。

配桃仁,桃仁苦甘而平,性柔润,本血分之品,善破血行瘀,又可润燥滑肠。二药配伍,刚柔相宜,大黄专入血分,破血积,下瘀热,桃仁得大黄,专长气分,润肠燥,通积滞。用治产后腰痛,太阳、阳明蓄血证,痛闭经经等。

配赤芍,赤芍色赤,能入营分,通利血脉,祛瘀之功颇佳。二者相使,大黄得赤芍直入血分,而破血中之滞,赤芍得大黄则祛瘀力宏,共奏泻热逐瘀,和营止痛之功。如《千金方》神明度命丸,即取二药,主治“久病,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抱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之证。

1、治伤寒阳明腑证,阳邪入里,肠中有燥屎,腹满痛,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不恶寒,痞满燥实全见者,以此汤下之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2、治大便秘结

大黄二两,牵牛头末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有厥冷,用酒调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热者,蜜汤调下,食后微利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牵牛丸)

3、治热病狂语及诸黄

川大黄五两(锉碎,微炒)。捣细罗为散,用腊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计时侯,以冷水调半匙服之。(《圣惠方》雪煎方)

4、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

大黄一两,细锉,好酒二大盏,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一盏半,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之,以彻其毒也。(《素问病机保命集》大黄汤)

5、治妇人经血不通,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肠风下血,五淋,产后积血,癥瘕腹痛,男子五劳七伤,小儿骨蒸潮热等证,其效甚速

锦纹大黄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童尿一碗,食盐二钱,浸一日,切晒,一份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晒,再以巴豆仁三十五粒同炒,豆黄,去豆不用,一份用红花四两,泡水一碗,浸一日,切晒,一份用当归四两,入淡醋一碗,同浸一日,去归,切晒。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取下恶物为验。未下再服。(《医林集要》无极丸)

6、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等

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用温醋化五丸服之,良久下。亦治马坠内损。(《千金方》)

7、治久患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

大黄、芍药各二两。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桐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千金方》神明度命丸)

8、治大人小儿脾癖,并有疳者

锦纹大黄三两,为极细末,陈醋两大碗,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倾在新砖瓦上,日晒夜露三朝夜,将上药起下,再研为细末,后用硫黄一两,官粉一两,将前项大黄末一两,三味再研为细末。十岁以下小儿,每服可重半钱,食后临卧米饮汤调服。此药忌生硬冷荤鱼鸡鹅一切发物。服药之后,服半月白米软粥。如一服不愈时,半月之后再服。(《昔济方》于金散)

9、去五脏湿热秽浊。治饮食停滞,胸脘胀痛,头晕口干,二便秘结

10、治时行头痛壮热一二日

桂心、甘草、大黄各二两,麻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患者以生热汤浴讫,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丁强人服二方寸匕。(《千金方》水解散)

11、治眼暴热痛,眦头肿起

大黄(锉,炒)、枳壳(去瓤,麸炒)、芍药各三两,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各二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大黄汤)

12、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泻心汤)

13、治虚劳吐血

生地黄汁半升,川大黄末一方寸匕。上二味,温地黄汁一沸,纳人黄(末)搅之,空腹顿服,日三,瘥。(《千金方》)

14、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个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再煮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15、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川大黄一分(生用),黄连一分(去须),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研为膏),川大黄一分(生为末)。上药相和令匀,以猪脂调涂鼻中。(《圣惠方》)

16、治奶痈

川大黄、粉草各一两。上为细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贴时先用温酒调(服)一大匙,明日取下恶物,相度强弱用药,羸弱不宜服。(《妇人良方》金黄散)

17、治痈肿振焮不可触

大黄捣筛,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补缺肘后方》)

18、治口疮糜烂

大黄、枯矾等分。为末以擦之,吐涎。(《圣惠方》)

19、诒火丹赤肿遍身

大黄磨水频刷之。(《救急方》)

20、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

川大黄为末,新汲水调,搽冻破疮上。(《卫生宝鉴》如神散)

大黄粥

原料:粳米150克,大黄3克,冰糖20克。

做法

1、将大黄研为细末;粳米洗净后,浸泡1小时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粳米、大黄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继续熬煮约35分钟。

3、待粥成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食疗功效

本粥有凉血解毒、通肠泻热之功效,尤其适用于喉肿、目赤、泻痢等患者服用。

大黄绿豆汤

原料:生大黄3克,山楂18克,车前子、黄芪各9克,绿豆150克,红糖适量。

1、生大黄、山楂、车前子、黄芪加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继续熬20分钟,滤渣取汁备用。

2、绿豆洗净,浸泡约2小时后,与药汁一同下锅,煮至熟烂,然后加入少许红糖调味即可。

本汤有通肠、利水之功效,还有消脂排毒的作用,尤其适宜于实热便秘者服用。

大黄是一种药材而不是我们在生活中所吃的大黄菜,所以孕妇在生活中不能将这两种物质认为是一样的。

因为大黄是孕妇不能食用的,容易导致孕妇出现流产或者早产的情况,而大黄菜是孕妇可以食用的一种蔬菜,不会影响到宝宝的发育。

孕妇在生活中是应该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的,但是对于药物这些东西在怀孕阶段是好不要吃的,因为药物是很容易影响到胎儿的发育的,所以在怀孕期间,孕妇如果能够不吃药物尽量不要食用。

孕妇不可以服用大黄,有引起流产,早产的可能.大黄属于孕期禁药。

怀孕期间大黄是禁止用的,会引起流产的。孕妇便秘可能是怀孕后才出现,也可能是原有的便秘加重。

大黄可以导致腹泻,腹泻容易引起宫缩而流产。

大黄属于中药,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怀孕、月经期、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

孕妇不应吃制大黄,制大黄虽经过炮制,但其仍会含有泻下成分,孕妇用药的原则是安全第一。

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

在生活中,我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都应该知道孕妇是不能食用大黄的,因为大黄的药性是会影响到孕妇和宝宝的健康的,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食用药物应该要经过医生的同意之后在食用,以免造成流产的后果,希望孕妇们可以重视。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注意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本草经集庄》:"黄芩为之使。"

《药性论》:"忌冷水。恶干漆。"

《本草经疏》:"凡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瘀血,症瘕由于脾胃虚弱。

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少肠燥,而不由于热结不通,心腹胀满由于脾虚中气不运,而不由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吐、衄血由于阴虚火起于下,炎烁乎上,血热妄行,溢出上窍,而不由于血分实热,偏坠由于肾虚,湿邪乘虚客之而成,而不由于湿热实邪所犯,乳痈肿毒由于盱家气逆,郁郁不舒,以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而不由于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血分积热所发,法咸忌之,以其损伤胃气故耳。"

《本草汇言》:"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

《本经逢原》:"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

在中外医药文化的交流中,大黄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丝绸之路的驼峰上,既有瓷器的晶莹也有药材的芬芳,大黄经古代波斯帝国的中转运往西亚和欧洲,收入许多国家的药典。

公元757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带去的药材中就有名贵的大黄。

据清—赵翼的《檐曝杂记》载:当时的俄罗斯以中国的大黄为上药,病者非此不治。

后有数事违约,“上命绝其互市,禁大黄,勿出口,俄罗斯遂惧而不敢生事”。

由于大黄名贵一时,致使时人曾将服用大黄当作一种时尚趋之若鹜,不分体质不经辨证滥用大黄或致疾或殒命者屡见不鲜。

清—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载:朱阁学翰林素知医,每日熬大黄浓汁为汤。

服大黄十六斤,腹泻不起。

友人为之挽叹云:“大黄为厉,九泉应悔自知医。”这足以告诫后人,即使是一味良药,如果不经辨证孟浪服用,也会给健康和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值得今人引为鉴戒。

大黄的品种较多,大体可分为北大黄和南大黄两大类,北大黄为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干燥的根茎,主要有西宁大黄和铨水大黄,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干燥的根茎,这两大类均载入《药典》。市场上大黄的伪品较多,均为同科植物,如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信州大黄、土大黄等等,这些品种未入《药典》,不可做为大黄药用。

正品大黄

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

南大黄多横切成段,形如马蹄。西宁大黄为大黄中的上品,外表黄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

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俗称“高梁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闻之有股特殊的气味,口尝味苦而涩。

铨水大黄、南大黄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太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他特征与西宁大黄相似。

伪品大黄

品种较多,外观形状及表面颜色不一,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呈类圆锥形,外表红棕色、黄褐色,华北大黄、天山大黄、心叶大黄呈类圆柱形,外表为黄棕色、棕褐色或黑褐色。

信州大黄多加工成椭圆形块状,表面棕褐色。断面大部分无正品的特征,横切面大多无星点。

闻之无正品大黄的特异气味,大多气微,口尝味微苦,有的微涩。

结语:以上就是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大黄。值得注意的是大黄的种类很多,并不是所有大黄都能食用的,鉴别大黄的方法小编都在上文中介绍了哦,大黄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所以经常运用在临床治疗上。

THE END
1.6~8周龄Wistar大白鼠血清尿素氮的抽样测试与统计分析大白鼠血清尿素氮统计分析 分类号: Q95(动物学)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3(25-27) 参考文献 (4)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1]陈华,李春海,贺苏兰,等.年龄因素对WISTAR大鼠部分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pNaW5lclBlcmlvZGljYWxDSEkyMDIzMTIwNBIOZHd4enoxOTk5MDMwMDgaCDNiMjJrbTQ2
2.JYM0872Ra大鼠尿素氮(BUN)品牌: 基因美 货号: JYM0872Ra 规格: 48T/96T 单位: 盒 价格: 1200/1900 【制造商】武汉基因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方法】双抗体夹心法 【种属】大鼠 【检测范围】 见说明书 【检测波长】450 nm 【样本类型】血清、血浆、组织、细胞上清及相关液体样本 【反应时间】 1.5~2h 使用之前请认真阅读说http://www.jymbio.com/product/4345-cn.html
3.大鼠的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正常值是多少全国尿肌酐在24小时内肌酐清除率:20-50% https://www.1633.com/ask/115889.html
4.羟脯氨酸致大鼠肾损伤及肾结石模型建立喂养前称量各组大鼠的体重,在停药时再次称量大鼠的体重,并且检测SD大鼠的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在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的改变,及如果有结石形成对结石进行成石分析。 结果:使用羟脯氨酸配制液灌胃第4周后,A组8只SD大鼠表现精神疲倦,针刺反应稍迟钝,活动度减少,食量减少,且有4只大鼠出现毛发枯草变黄,且较对照组https://wap.cnki.net/lunwen-1014393080.html
5.请教正常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是多少【请教】正常大鼠的血肌酐 、尿素氮、血红蛋白是多少我做了一批预实验,实验结果示正常组大鼠肌酐为50mmol/L,血红蛋白183g/L,尿素氮6.0mmol/L但只有5只老鼠。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有较大差别,请做过此方面研究的战友帮助提供一下正常大鼠的上述指标数值 (最好有较大的样本) 先谢过各位指点迷津的大侠。 浏览4733 https://3g.dxy.cn/bbs/topic/1590302
6.大鼠尿素氮第1页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供应大鼠尿素氮。为您提供了大鼠尿素氮的产品价格、型号规格、 品牌/商标、以及使用大鼠尿素氮的产品说明书PDF/WORD下载,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洽谈。http://www.hybiosh.com/Products/P0_k%B4%F3%CA%F3%C4%F2%CB%D8%B5%AA.html
7.血尿素氮(精选八篇)2.1 垂盆草对运动训练大鼠血糖、肌糖原、肝糖原及血尿素氮的影响 见表2。 注:1表示与安静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2表示与安静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3表示与运动力竭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表1结果显示, 与安静对照组相比, 运动力竭组大鼠血糖水平下降35.22%, 并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fw5bsh.html
8.越婢汤和固精方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蛋白定量和尿肌酐,肾组织TRPC5、TRPC6蛋白及mRNA表达,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及足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素氮、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肌酐比增加,肾组织TRPC5、TRPC6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https://www.360qikan.com/zy/201801/637805.html
9.尿素氮(BUN)试剂盒(微量法/96S)价格样本中尿素氮在氯化高铁一磷酸溶液中与二乙酰一肟和硫胺脲共煮,生成一种红色的二嗪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尿素氮含量成正比,采用二乙酰一肟法测定尿素氮含量。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天平、研钵、常温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恒温水浴锅。 https://www.tw-reagent.com/goods.php?id=30358
10.尿素氮/血液,UREANITROGEN/blood,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目的:探讨锌、硒对大鼠血清中血尿素氮(BUN)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影响。 3.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upplement of carbohydrate and creatin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ly decline in serum creatine kinas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of basketball players shortlyhttp://dictall.com/indu/308/3076887A038.htm
11.第345页大鼠高密度脂蛋白(HDL)ELISA试剂盒现货现发齐态生物 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ELISA试剂盒现货现发齐态生物 大鼠骨骼肌肌钙蛋白I(sTnI)ELISA试剂盒现货现发齐态生物 大鼠肌酸激酶(CK)ELISA试剂盒现货现发齐态生物 大鼠醛糖还原酶(AR)ELISA试剂盒现货现发齐态生物 大鼠尿素氮(BUN)ELISA试剂盒现货现发http://www.shqtbio.cn/shqtbio-Products/P345.html
12.不同浓度CCl4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3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模型组30只(低、中、高浓度3个亚组各10只)。低、中、高浓度模型组大鼠分别按20%、40%、60%浓度以一次性腹腔注射CCl 4;对照组大鼠注射花生油;注射后24h和48h行腹腔麻醉后采集腹主动脉血及一侧肾脏组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0196040
13.一种修复肾脏损伤的鹅肌肽组合物及其应用17.图1为大鼠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变化图;图2为大鼠血清中肌酐含量变化图;图3为大鼠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图;图4为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图;图5为大鼠肾脏切片he染色切片图。 18.图1~4中a、b、c、d表示各组别数据差异的显著性。 具体实施方式 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5/202111168946.html
14.尿毒清胶囊及其拆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TGF·d-1);各给药组灌胃给药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给药组均可降低血清BUN、SCr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尿毒清组降低SCr水平作用优于大黄组(P<0.05);TGF-β1 mRNAhttps://www.puppy-med.com/wenxianchaxun/5848737.html
15.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说明书用药方法在大鼠中未发现药物引起的组织学改变,器官重量的差异可能与功能变化相关。给予大鼠依那普利90mg/kg/天并用生理盐水代替饮水,一月后与同样给药但给予自来水作为饮用水的大鼠相比,未发现体重降低或血清尿素氮升高。 在给予依那普利90mg/kg/天加低盐饮食的大鼠中可见毒性明显增加,包括死亡、体重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https://www.cndzys.com/drug/40509/instructions.html
16.海昆肾喜胶囊的主要成分有什么呢?导读:海昆肾喜胶囊能降低肾衰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海昆肾喜胶囊可以增加肾衰大鼠血清白蛋白含量,海昆肾喜胶囊可以改善肾衰大鼠肾组织形态的病理改变。 海昆肾喜胶囊(长龙)¥65 海昆肾喜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海昆肾喜胶囊具有化浊排毒的功效。那么,海昆肾喜胶囊的主要成分有什么呢?https://www.jianke.com/a/20151114/214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