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成“农活”流量变“农资”

这几天,全国46个抖音“三农”直播带货团队齐聚黄冈罗田,同台竞技开展助农直播大赛。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网红达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利用直播和流量,让家乡的好物产飞得更远。

正在直播的是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湾村第一书记徐志新,网友们亲切地叫他“谷哥”。在直播间卖了2小时,成交额达89万元,虽然低于他平常每场100万元的成绩,但别人卖的是带壳儿板栗,他卖的是板栗刺球。

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湾村第一书记、助农主播“谷哥”徐志新:“带刺球卖,锁鲜、锁水、防虫,还保营养。拿回家以后还可以跟孩子做一个亲子活动,既是一堂劳动课,也是一堂科普课。”

板栗带“球”发货,不仅让外地网友亲眼见识板栗的庐山真面目,又让人沉浸式体验到了“剥栗子”的乐趣,价格相比带壳板栗还翻了一番。

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湾村第一书记、助农主播“谷哥”徐志新:“罗田板栗刺球是两块钱一斤,五斤板栗刺球是十块钱。五斤刺球能剥出一斤七两,带壳的板栗,相当于一斤带壳的板栗的价格达到了五块八毛八,在过去的基础上翻番了,还省去了人工费。”

安徽省助农主播“乡味妈妈”林成香:“有时候几辆车都到我家来,来看看我,来拍我的视频,还想吃我炒的菜。”

“乡味妈妈”所在的村,有不少农户种黄桃,前几年果贱伤农,看着黄桃都烂在地里,村支书找到了林成香,也就是从这时起,“乡味妈妈”走上了直播带农货的路。

安徽省助农主播“乡味妈妈”林成香:“一天卖了几千斤,卖七八块,八块钱一斤。拍视频有好处,直播也有好处。”

流量变“农资”,直播成“农活”,让家乡的好物销得更远,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想办法,湖北打造“直播+电商”“电商+产业”等新模式,并不断向农业延伸、往农村覆盖。在助农直播大赛上,罗田县还发布10条支持助农直播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让助农主播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刘骞郑聪周航川通讯员陈钦责任编辑谢宝莹)

THE END
1.直播带“农资”要有门槛宫伟反映,直播带货的形式对于经销商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做好了能够卖货,弊端就是对当地实体店冲击较大。目前来看,跨地区直播带货对当地实体店的销售已经造成了一定影响,预计随着人们对短视频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直播带货的渠道将进一步抢占农资市场份额。李增彬也表示,部分网络直播带货的现象,把价格拉得很低,扰乱了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12021
2.河南叶县:流量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河南叶县:流量成为新农资 直播成为新农活 “我的家乡有个宝,它的名字叫艾草。这艾草可是个好东西,俺伯他年年手脚冰凉,用艾草泡脚效果还真不错。”2023年3月7日上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坟沟村,“90后”党支部书记周丛阁热情地介绍自己村的农副产品,颇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引得网友狂点赞。https://www.hntv.tv/rhh-3175086120/article/1/1633302354980720641
3.借助直播“网红”推销,新农人“吆喝”好产品直播展会特色,推介家乡产品。十九届长春农博会举办期间,在疫情期间红遍网络的直播达人,现身展厅内外,搅起不小的旋风。此前,他们通过直播带货,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本届展会,省农业农村厅宣传中心,就动员了一直在农资领域进行直播带货的主播,来到长春农博会,进行农产品推销,宣传和推介吉林农产品品牌。 http://www.cailianxinwen.com/app/news/shareNewsDetail?newsid=199899
4.掌控新营销流量密码!十大品牌亮相“中国减碳好肥”跨年直播秀近年来,在新媒体营销大潮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农资企业开始布局短视频平台,发布新品,打造爆品,商机对接,持续为农户获取技术信息和优质产品提供便利。 2021年12月31日晚,“中国减碳好肥”跨年直播秀专场活动在拥有超200万粉丝的农化宝典官方抖音号火爆开播。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1/02/c609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