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喜几家愁。广东的大型农商行最近都很忙,不过各家银行的心情却不同:一家评级被下调,另一家10年来首次引入外资行股东,还有一家港股IPO有新进展
作为GDP连续30多年居第一的省份,广东地区银行业的特点,是城商行弱,股份行和农商行都强。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广州农商行总资产8799亿元,东莞农商行5050亿元,深圳农商行4830亿元(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末其总资产5192亿元),顺德农商行3488亿元。大型城商行营收和净利润指标如下:
颇为巧合的是,广东三家最大的农商行——广州农商行、东莞农商行、深圳农商行,最近都有大事发生。
一、广州农商行:总资产首破万亿,但评级近期被下调
广州农商行是广东农商行领域的“老大”。
2020年,广州农商行的总资产创新高,首次突破1万亿元。不过其他业绩指标并不乐观,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在内的多项指标下滑严重。
继3月19日,广州农商行被穆迪列入评级下调的观察名单后,4月19日,中诚信国际将该行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维持其主体信用等级为AAA。
中诚信指出,根据广州农商行在港交所披露的2020年度业绩公告,2020年营业收入212.18亿元,同比减少10.31%,净利润52.77亿元,同比减少33.30%,降幅较大。同时,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至1.81%,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53.24个百分点至154.85%。业务的持续发展和盈利弱化导致该行资本充足水平持续下滑。
“此外,2020年以来该行高管变动较为频繁,且目前组织架构仍在持续调整过程中,未来的战略实施和业务发展面临一定不确定性。”
截至2020年末,广州农商行公司贷款占比67%,个人贷款占比25%。
2021年4月16日,广州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21年4月16日通过议案,建议发行不超过13.40亿股内资股及不超过3.05亿H股予合格认购方,用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如果增发落地,资本金实力有望得到补充,也期待这家银行早日走出困境。
二、深圳农商行:10年来首次引入外资股东的中小银行
4月20日,深圳银保监局官网发布批复公告称,同意深圳农商银行发行19.6亿股股份的定向募股方案。其中,同意新加坡星展银行认购13.5亿股。
据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农商银行将成为近10年来国内首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中小商业银行,星展银行本次投资入股后,将持有深圳农商银行13%的股份,将成为深圳农商银行第一大股东。深圳农商银行此番拟向四名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约76亿元。
深圳农村商业银行2005年12月9日成立,截至2020年末,该行总资产5192亿元,2020年实现净利润48亿元,不良贷款率1.13%。
2019年年报显示,该行发放贷款规模1741亿元,其中个人贷款488亿元,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贷款余额也都在200亿元以上,主要行业的不良率都在2.5%以下。
在发展战略上,深圳农商银行坚持“社区零售银行”战略,目前有约1600万零售客户。
三、东莞农商行:再次提交IPO申请
4月20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招商证券国际、招银国际、农银国际、工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东莞农商行在招股书中表示,该行是国内最大的地级市农村商业银行,东莞村组、村民是存贷款等银行业务的重要客群。该行还披露了近三年的科技支出,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信息科技支出总额分别约为1.58亿元、3.63亿元和4.05亿元。
总体来看,截止2020年末,东莞农商行总资产5484.02亿元;营业收入为120.47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为50.55亿元。
近三年来,该行的公司银行、零售银行营收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资金业务占比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公司银行、零售银行营收占比各为45.7%、43.9%。
除了东莞农商行,目前广东省还有广州农商行、广州银行、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正在A股排队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