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农商银行要获得更好发展,需要认真分析发展现状,寻找更优发展对策。城区农商银行当前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呢?
优势分析
一是人缘优势。作为地方法人机构,农商银行扎根本土,服务地方,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与政府、乡镇、街道、部委办局等层面对接合作占据先机。
二是地缘优势。农商银行通常是辖内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在线下金融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三是平台优势。当前,各家省联社层面正积极推动与市县政府和部委办局战略合作,多层面合作共建为农商银行引入政府资源、筑牢金融网格搭,建了有力平台。
四是决策优势。作为地方法人机构,决策机制灵活,市场反应迅速。产品开发方面,可根据不同群体金融需求,迅速开发针对性金融产品,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产品定价方面,能结合自身业务成本、竞争形势、客户贡献度,灵活采取定价策略,贴近客户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信贷审批流程方面,相较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农商银行决策在当地,信贷审批流程较短,市场反应更为迅速。
劣势分析
一是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利率市场化后,中小型农商银行存、贷款议价能力明显削弱,加之让利实体经济的金融政策陆续出台,利润空间收窄。
二是科技支撑体系薄弱。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正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中,国内银行业纷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部分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探索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方式,切实发挥科技引领驱动作用。与此同时,各农商银行在智慧信贷系统建设、数据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相较而言,中小型农商银行科技水平较低,科技人才短缺,金融科技投入少,大多不具备独立开发金融科技系统能力,应用渠道狭窄,数据基础薄弱,数据治理架构尚未完整搭建,电子化、线上化、信息化水平尚有提升空间。
三是人力资源建设相对粗放。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不够顺畅,员工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待提升。
四是组织架构及管控模式不够科学。传统单一职能组织架构设置及管控模式难以适应业务发展需求,各条线职能划分不够清晰,难以“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条线内联动作战。
机遇分析
一是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当前,在省市政府及省联社的支持推动下,农商银行深化改革工作在多地推进。部分农商银行借助政府支持卸下历史包袱,在财务指标、企业形象、市场地位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迈入轻装上阵的“快车道”。
二是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疫情过后,政府和监管层面纷纷出台经济复苏支持政策。《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强调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多空间。加强中小微企业管理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如何运用区域政策红利和产业机遇,深度融入当地重大发展战略,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三是线上消费习惯带来的机遇。居民在疫情期间形成的线上购物习惯,为线上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是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既给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先进手段和工具。新技术、新渠道的涌现为农商银行拓宽了视野,有助于引入数字抓手,有效解决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快速突破发展瓶颈。
挑战分析
一是经济增速放缓加大业务经营压力。一方面,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客户需求偏少,资金需求不旺。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增加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
二是存贷利差收窄加剧财务指标压力。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存贷利差持续收窄。此外,企业股东经营压力增大,对农商银行盈利水平和分红水平期待更高。
三是大行下沉挤压生存发展空间。近年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纷纷设立普惠金融部,下沉服务重心,业务触角快速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质中小企业渗透。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农商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
四是客户需求多元化催生服务转型。当前,众多公司客户通过精细化管理,接触众多银行机构,对农商银行服务、产品要求较高。农商银行受机制、人才限制,往往不能满足多元化、高层次金融需求。
五是金融脱媒冲击传统业务市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终端技术在金融领域快速应用,金融服务线上化、场景化、移动化、智能化趋势日渐形成,互联网融资渠道下沉服务重心,全面渗透百姓日常生活场景,金融脱媒趋势渐显,对中小型农商银行相对传统的服务方式提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