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专家来支招复合种植能增收

“现在处于玉米生长中期,小喇叭口阶段,要及时对玉米顶部喷洒叶面肥,促进生长。等到大喇叭口期,视苗情每亩追施尿素30到40斤,结合降雨或者喷灌追施,注意氮肥深施,以水调肥。”7月14日,市科技特派员闫启云来到埇桥区永镇镇瓦房村,指导种植大户韩华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科学田管。

来到瓦房村欣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一排排玉米碧绿健壮,一垄垄大豆郁郁葱葱,原本有着“争地”关系的大豆和玉米,此刻和谐共生、长势喜人,传递着丰收的希望。

“农技专家常来给我们进行指导,利用机械化播种,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0厘米,这样玉米不会遮挡大豆的光,更能和谐共生。”韩华边说边查看两种作物长势情况。“今年合作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种了400亩,4行玉米,6行大豆间隔种植,现在长势很好。”

闫启云指着被虫咬过的一片玉米叶说:“最近高温又多雨,容易生长玉米螟,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虫害更为猖獗,要及时发现,及早除虫!”

看着韩华作好记录后,闫启云又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播种密度、栽培方式、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讲解。她继续说道:“除草期要分开打除草剂,可在喷雾器上加装定向喷雾头,或者铺上隔离薄膜,防止除草剂对另外一种作物造成伤害。”

“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增加合作社的亩均经济效益。预计今年玉米每亩可收800斤左右,大豆每亩也能有200斤以上。”韩华说,“复合种植要求田间管护更精细,为此,合作社招了十几名工人,也能带动附近村民增收。”本报记者赵鹏

THE END
1.学党史悟思想海林农村小喇叭开播了!东北网3月12日讯 (张丹 魏丽丽 记者付巍)“村民朋友们早上好,欢迎收听‘雪原之声’,今天继续收听‘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节目……”每天清晨,伴随着小喇叭的广播声,海林市的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让党的声音更好地传入基层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1/03/12/058608588.shtml
2.江津打造“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深入一线推动基层微宣讲走深走实此时“有声”胜“无声”,江津充分利用全区应急广播系统,开启“党史小喇叭”,在田间地头响起“党的声音”。 党史理论、革命故事、红色歌曲、农技知识……在位于江津南部山区的嘉平镇,“党史小喇叭”每周一到周五都会在两个黄金时段播报,不仅有党史知识微宣讲,更穿插了农业生产、卫生保障、防诈骗知识等政策小知识,已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3729&newsId=4000063
3.抚州东乡区:“四小四大”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中国青年网“小圆桌”营造了一个更为放松、更为便捷、更为直接的议事氛围,对一些矛盾纠纷的化解起到了积极作用。“小圆桌”议事协商机制自启动以来,共收集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8个,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小喇叭传递大声音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f.youth.cn/dfzl/202305/t20230511_14511931.htm
4.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半年工作总结(精选8篇)四月初组织农户参加春季农技知识培训,搞好配方施肥,取土样4个送检,发放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并上交回执,水稻应用配方肥面积达95%以上,油菜应用配方肥面积达85%以上。 时时关注农民生活,适时发放张贴每期病虫情报,宣传农户使用机动喷雾器。 每个村、组设立一个农技宣传栏,用小喇叭宣传农技知识到农民心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qolsev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