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喷洒农药,正在危害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

7月4日晚上,大连《半岛晨报》上的一则政府通告让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孙康感到震惊。

孙康对这种农药闻所未闻,通过查询资料得知这是一种“新烟碱类”农药,对昆虫、鸟类都构成威胁。欧盟因此已经禁止了其中三种的户外使用。

第二天下午,孙康和一位记者、一位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一同来到市城建局,就此事进行沟通。工作人员告诉她:大连在2016年发生松材线虫疫情,2017年曾两次用飞机喷药,喷的同样是噻虫啉,但是今年发现疫情仍然存在,所以要继续喷。中山、西岗和沙河口都是大连人口稠密的核心区,而在发布通告之前,政府并未对喷药进行环境评估,也没有公开征询意见。

7月7日大连上空的撒药飞机图片由孙康提供

沟通没能阻止喷药计划。7月7日上午,孙康在位于沙河口区的家里看着一架轻型直升机从上空掠过,忧心忡忡。

2013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卢晓霞来到哈佛大学访学,研究的就是新烟碱类农药(neonicotinoids)。一年后,她回到北京,着手研究这类农药在北京和天津城市环境中的残留情况。今年2月,其中关于天津的研究论文率先发表在国际期刊《分析化学学报》(AnalyticaChimicaActa)上研究发现:在天津的35座公园和33座住宅区的土壤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浓度并不低于已知的农田水平,公园中的残留水平尤其高,能达到经常使用农药的大棚里的水平。

卢晓霞告诉记者,对北京的研究尚未发表,但是数据呈现出和天津相似的情况。另外,对两座城市的研究还只是测量残留量,还未评估其环境和健康影响,但是现有的研究表明:新烟碱类农药对包括蜜蜂在内的众多无脊椎动物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会造成一种叫“蜂群崩溃紊乱”的现象,使蜜蜂数量在北美和欧洲大幅下降,以至于让人们担心影响植物的自然授粉。它也会影响脊椎动物。例如,如果鸟类吃了被它毒死的虫子或用它包衣的种子也会受到毒害。新烟碱类农药对大鼠脑神经元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有兴奋效应,因此可能对人体健康也产生不利影响,特别会危害发育中的大脑。

城市人口密集,人们有大量机会与绿地植物近距离接触,比如在草坪上席地而坐,却对哪里喷过农药、喷的是什么、喷了多少一无所知,而且往往不存戒备。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是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局下属的一个对防治绿化病虫害进行技术指导、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的机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上海绿化部门从20年前就开始提公共绿化的“无公害养护”,他所在的机构也一直向全行业提倡“生态养护”、“绿色防控”,比如用生态药剂替代化学药剂,用粉剂、水剂替代渗透性更强的乳油剂扽等,此外政府在绿化养护招标中,也会要求竞标企业使用生态养护原则,毒死蜱、辛硫磷等药物是不鼓励企业使用的。

但他也承认,上述这些都不具有强制性。农业主管部门有专门的行政执法部门来管理农药使用,但绿化市容部门没有。因此,实践中还是有养护单位在用像毒死蜱之类比新烟碱类更毒的有机磷农药。关于毒死蜱,他补充道,这种药价格便宜,效果立竿见影,往树上一喷,虫子刷刷往下掉,省时省力。在需要应付上级临时检查的时候,就尤其管用。

2017年8月,上海街头的绿地农药喷洒装置摄影:蒋亦凡/好奇心日报

据他观察,养护单位之所以依赖化学农药,很大程度上是压缩成本的需要。近几年上海的绿化养护实行“属地化管理”,把养护责任下放到区和街道基层政府,结果,政府招标预算定额被定得很低。于是,对承包企业来说,又经济又高效的化学农药,就成了缩减成本的首选。相比之下,生态农药要比化学农药贵好几倍,效果还不那么明显,平添人工成本。此外,养护工人的薪酬水平过低,有不少还是领取日薪的临时工,让操作的规范性更加难以保证。

但这也不全是养护的问题。绿地之所以要喷药,根子往往是在建设中埋下的。“建设中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规划不合理、病虫害人为传带、引入不适宜的品种,等等。养护经常是在给建设擦屁股”,他说。

黄越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博士后,她说自己最大的兴趣是在城市绿化中推广生态方法。她从本科到博士,学的都是风景园林,做过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她说,中国一块城市绿地的诞生,先要经过规划、设计和施工,在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通常养护一年,然后将其交给养护单位管理。但养护单位是没有机会介入前三个阶段的工作的。而规划、设计者所追求的价值,基本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整洁”和“美观”。比如,每个季节都有花可看、常绿树要达到多少比例、植物有没有病虫害等等。为了植物健康美观,就要定期喷药。虽然技术规程原则上都会要求使用低毒药剂、生物药剂,但现实中却没有评估。

黄越说,“比如北京春天飞絮严重,就是因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种了太多以杨柳科植物为代表的速生树种。而槐树种得太密的地方,就容易滋生槐尺蠖(一种以槐树叶为食的蛾类)”,她认为如果前期建设更合理,现在也就不必给杨柳打针、给槐树打药了。

崔新婷是首都经贸大学会计系的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是环境审计。原本不关心绿化的她在2015年偶遇北京一所大学全校更换草皮,继而发现北京高校乃至公共绿地普遍经常更换草皮,才意识到北京原来有那么多草不是自己长的,于是开始研究绿化问题。这些看起来整齐、美观、板寸般的所谓“冷季型”草皮,都是外来品种。它们不耐旱,需要大量的水来浇灌,也不固土保墒,与住建部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背道而驰。而且由于缺少生物多样性,这样的草坪容易滋生病虫害,让打药在所难免。由于缺少昆虫和微生物维持土壤健康,草坪下的土壤也变得贫瘠、板结,于是化肥和营养液也就成了标配。这些娇贵的草皮,长则三五年,短则几个月就得更换一次,不然就变成公共荒地。

崔新婷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应该用适应能力更强的本地乡土杂草来取代人工草皮。她把这浓缩成一句口号——“让杂草长”。北京昌平的金榜园小区就是一个“让杂草长”的实验。金榜园2001年建成时种的是每平米200元的法国“草地早熟禾”,到2008年全部退化。物业公司表示,物业费未涨,但更换和养护草皮的成本都太高,因此拒绝更换。2015年,居委会、居民和物业公司开始合作,有计划地播种、培植耐旱、美观的本土野花野草。他们发现,这样混合生长的植物群落,更耐旱,更欣欣向荣,春天开花更早,全年花期更长,虫害少,无需打药,而且也不会失控疯长。

无独有偶,近年来屡屡发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发会”)在2016年也提出了个“让野草长”的倡议,希望以此保护植物基因资源,保护昆虫,改善城市水系,同时反对“南树北种”的绿化乱象。

挪威首都奥斯陆也在“让野草长”。据英国《卫报》去年的报道,奥斯陆从2016年起已经在市区开辟了十几块具有本地野花野草和生物多样性的都市草甸(meadows),同时鼓励居民把自家庭院草皮也改造成草甸,希望它们能成为城市的“昆虫走廊”,恢复蜜蜂和其他昆虫数量,以此来扭转该市生物多样性随人口快速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据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奥斯陆市政规划的核心命题。

黄越最先是在北大校园里实践自己对“生态绿化”的浓厚兴趣。2016年,她代表自己学院的“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校园林科商量,是否能在鸟类和植物丰富度比较高的区域采取尊重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方式,比如不喷洒农药,不清理枯枝落叶,让有机质回归土地的同时,创造动植物生境。他们把这些意见写成了一份《北京大学生物多样性管理计划》交给校方。

2017年,黄越的合作导师、北大生命科学院教授吕植提醒她,不如用“自然保护小区”来做这个保护。“自然保护小区”是一种小型建制,旨在保护面积小、不够自然保护区标准却又值得保护的区域,1992年在江西婺源出现了第一个,1995年婺源的经验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推广,截至去年全国已有4.84万个。它们通常始于民间自发的保护意愿,而且保护形式灵活。

于是黄越和同事向学校提议:在校内42.5公顷的范围内设立“北大燕园自然保护小区”。目前北大已经为此提议举行了多次论证会,结果还有待批复。黄越觉得如果能批下来,北大校园就有可能成为更多高校、公园的榜样。

北大生科院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成员在为“北大燕园自然保护小区”做生物监测图片提供:黄越

黄越在做的另一项工作,则有望从制度上改变各类绿化建设、养护实践。

从去年起,她和同事受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委托,开始参与起草《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及栖息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并将于今年年底完成,目前正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之后,她还会继续参与另外一到两份关于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管理技术规程的起草。这将是国内最早用“生物多样性”来指导城市绿地建设和养护的尝试。黄越希望它们能被赋予一定的约束力,比如成为政府招标的要求。在德国,国家层面的《联邦自然保护法》和州层面的《柏林自然保护与景观管理法》都明确要求城市绿化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的大城市也是时候考虑这些了。

刘悦来是同济大学景观学系的教师。2017年6月,他在“一席”的演讲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在其中反思了主流景观设计花费高昂、破坏环境,而且不为市民真正拥有和使用。他向听众介绍了自己反思多年的成果,那是2014年以来他的非营利机构“四叶草堂”在上海杨浦开展的两个项目——“火车菜园”和“创智农园”。

火车菜园地处淞沪铁路支线的一侧,占地7亩;创智农园则是夹在五角场新旧两个小区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块,占地3亩。两者都曾是长年堆积建筑垃圾的公共地块。四叶草堂获得政府或开发商委托后,先把垃圾清空,再在露出的土地上堆积枯枝败叶等有机质,让土壤恢复活力,然后慢慢种上多样化的植物——蚕豆、油菜、蓝莓、桑葚和香草……他们给火车菜园挖了条水渠,给创智农园建立了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慢慢地,青蛙、蜻蜓、龙虾、白头鹎、乌鸫等相继出现。

人也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居民来这里看看植物、干干“农活”,或者来到集装箱改成的社区中心里听个关于社区营造或有机农业的讲座,有时农园还用自己小小的收成,搞一个“食物派对”。公共绿地就这样不再是“绿色禁区”,而是丰富社区生活的公共空间。

2017年9月,孩子们在创智农园帮忙打理水塘摄影:刘悦来

2017年9月,在创智农园玩耍的孩子摄影:蒋亦凡/好奇心日报

在这两个项目成熟之后,借上海这两年推动“城市微更新”,四叶草堂进入30多个居民小区和学校,选取其中植被状况较差的区域,开辟出面积在200平米左右的微型“社区花园”。他们培训居民和学生,把这些角落变成全年生长百十来种植物的“百草园”。

刘悦来最近也参与起草了个标准,这就是四叶草堂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共同发起的《社区花园生境认证系统》。刘悦来说,在这个系统中,农药是完全禁止的。除此之外,它鼓励枯枝落叶回归土地、使用乡土品种植物、多使用植物的自播种而非外购商品种子。它还鼓励社区居民身体力行参与到农园的劳动和管理中去,比如在家制作厨余堆肥用于肥沃土地,尽量减少外来投入品的使用。

但是市民的共识,将最终决定这些价值能否被落实到城市绿化实践中。崔新婷说,金榜园也有看不惯乡土草种的,叫骂着要割杂草、喷除草剂。黄越在工作中也了解到:绿化管理部门确实有生态养护的意愿,有时无奈喷药,仅仅是因为对虫子容忍度低的居民的举报。

刘悦来希望,他的认证系统可以成为住宅小区、公园、社区花园、居民、景观设计师等各方在共识基础上主动采纳的一个标准,但“如果政府愿意拿来用,那也很好”。只不过,他认为“如果生物多样性没有成为居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任何变化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这个认证体系中,社区营造和生物多样性一样重要。

去动物园之前,她给园方写了一份建议书,把飞机喷药的事情做了个说明,指出动物园本身也位于本次喷洒范围之内,建议双方开展合作,弄清实际的喷洒覆盖范围,并观测哺乳动物和鸟类所受到的影响。

THE END
1.农药对于环境的影响和使用禁忌南方+一些农药由于其高毒性或对环境的潜在危害,被明确禁止使用。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严禁使用禁用农药。 2、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应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用,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指导遵循。 3、遵守安全期限: 使用农药时,要遵守安全期限,即在收获前规定的时间内停止使用,以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安全。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15/c8507631.html
2.农药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危害?农药对生态环境有–手机爱问农药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危害?开*** 举报 全部回答爱***2018-05-080 0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大,且具有多面性。先来说说对水环境的污染。农药污染水有几种途径:比如在靠近水道的 地方粗心喷洒农药、或者下水道排水、清洗喷洒和存储农药的设备、农药泄漏 等。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饮用水中陆续检测出了农药。比如https://m.iask.sina.com.cn/b/6hNtiIBlnMX.html
3.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三、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约500余种,这些农药的广泛使用,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有机磷农药;(2)有机氯农药。 (2)阻碍作物根系的深孔和对土壤的水分吸收.造成弱苗、死苗、倒伏和减产 (3)残留碎片还会随着农作物的桔秆和饲料进入牛、羊等家禽的食物之中,家畜https://www.med66.com/new/201211/dm201211305648.shtml
4.农药化肥激素给人类的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人文生态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化肥造成全球变暖,激素泛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世界农业生态和环保专家及医务界确认,农药、化肥、激素对世界农业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远远不止如此。如:农药、化肥、激素对鸟类、昆虫、鱼类、河流、海洋、湖泊、水资源的破坏、杀伤和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激素类食物已严重破坏了人和动物的内分泌腺器官http://jiangcsa.cn/rwst/nyhfjsgrldhjdljddwh.html
5.农药污染对降的危害技术前沿新闻中心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三致”危害。 ①急性中毒。农药经口、呼吸道或接触而大量进入人体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的急性病理反应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往往造成大量个体死亡,成为最明显的农药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农药中毒,其中2万人死亡。美国http://m.gbw114.com/newsdetail?newsid=8185
6.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危害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一、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一)大气污染物 大气中的污染物有各种气体、尘埃颗粒、农药、放射性物质等。据统计,工业废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有400多种,其中常见的约有20~30种,按污染物的危害机理,可分为以下几类物质: 1.氧化物质:如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类、二氧化氮、氯气等。https://mrc.hzau.edu.cn/info/1012/1278.htm
7.农药对土壤的危害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多方面的,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作物。进入环境的农药在环境各要素间迁移、转化并通过食物链富集,最后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1.农药对大气的污染大气中农药的污染主要来自为各种目的而喷洒农药时所产生的药剂飘浮物和来自农作物表面、土壤表面及水中残留农药的蒸发、挥发扩散。此外,农药厂排出的废气https://chongqing0332222.11467.com/news/7763.asp
8.通知57、绿化对环境有何作用? (1)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放出氧气; (2)吸附和阻留灰尘;(3)调节气候;(4)降低噪声; (5)美化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58、随地吐痰有什么危害? 痰液里的细菌和病毒会随尘土飞扬,传播疾病,污染环境。 59、为什么不要随地大小便? http://www.ycjdgz.cn/Article/Details/425
9.农药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一):毒性终点与效应分析根据《农药登记 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第2部分:水生生态系统》,根据农药使用方法确定对水生生态系统暴露的可能性,当根据使用方法不能排除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农药的暴露时,应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一般包含危害识别、危害评估、暴露分析和风险表征四个步骤。https://www.reach24h.com/agrochemical/industry-news/pesticides-aquatic-ecosystems
10.农药食品的巨大危害农药化肥毒害深,害人极大,是绝对杀手。 农药、化肥已经对人类和其它生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威胁,给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无法估量、无法挽回的危害。 使农产量增加,那仅仅是短期的!但害处确实远大于所谓的增收!从长远、根本来说,化学肥料不但令土壤的性质变劣,更会危害自然环境: https://www.douban.com/note/82828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