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就是把互联网技术加持到农业之中,能够帮助中国农业产业升级、营销升级、管理升级。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那么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该如何发展互联网+农业,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吧。
一、互联网+农业发展前景
1.是新型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在中国已经全面启动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的云平台建设任务,部分地区已经投入了使用,而且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在未来发展中,互联网作为农技推广的新型模式,会成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发展中国未来农业的新型主流发展模式。通过更进一步的建设发展,其内容会变得更为丰富,推广更多的新型技术,来满足中国现时代和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
2.为构建农业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撑
3.有助于推动多方面实现有机融合
二、怎么发展互联网+农业
(一)加快实现农业农村互联网信息互通共享
(二)持续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包含农业IoT、大数据、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技信息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强化各级地方区域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及数据标准推广应用。二是建立健全农机装备标准体系建设,围绕智能化生产、协同化组织、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行业发展需求,开发农机作业智能管理系统,探索农业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域网络协同制造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三是建立健全基于互联网、IoT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和质量安全全程追溯标准体系,建立可追溯管理运行制度,搭建信息化可追溯平台,实现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智能化监督管理。
(三)加强“互联网+”现代农业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一是完善“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学科布局,建议将农业AI、农业大数据等“互联网+”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纳入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二是加强培养高水平“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创新人才和团队,支持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军人才,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运行维护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适应“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和储备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方式,留住农业科技领域专业人才。
三、互联网+农业的意义
(一)互联网重塑农产品流通模式
1.传统批发商和零售商主动求变
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和合作社正踊跃变身网商,将自家或收购的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
2.消费者由被动变主动,成为主导力量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赋予消费者前所未有的信息能力,消费者从孤陋寡闻变得见多识广,从分散孤立到相互连接、从消极被动到积极参与,最终扭转了产消格局,占据了主导地位,不断参与各个商业环节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同步信息化,也为未来基于互联网的订单农业奠定了基础。
(二)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
1.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成为热点
2.进口农产品成农产品电商新热点
3.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4.农产品预售模式渐热
全国售后服务专线:
咨询热线:0571-86056609/0571-86059660/0571-88971438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