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技术引领;农村数字经济;农业经济;融合路径

强调要加速打造数字中国,践行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数字经济。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各类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化为本质的数字经济发展可谓风生水起,在一二三产业场域正持续推广开来。《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表明,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体量达到了31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GDP总量1/3以上,新形势下要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遥感科技、区块链等多种先进技术,利用这些新变量促进农业经济增效提质。积极引领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与可持续发展,在推送双方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经济概念与特征概述

(一)概念厘定

本文借鉴2016年G20杭州峰会《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界定的权威定义:“数字经济指的是把数字化信息与知识当作主要生产要素、把信息网络当作关键载体、把有效运用信息通信科技当作经济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的关键推动力的诸多经济活动。”信息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本质。信息技术被大规模地用来提升与改造服务业、工业与农业等传统产业。如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AI、AR/VR等多种先进技术正在逐步深入发展。应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优化的扩散效应、知识和信息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以数字化、信息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数字经济和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鼓励以数字化改造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等当代信息科技和农村生活生产深度全面融合,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创新。

(二)特征概括

二、技术引领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有效融合的价值功能

(一)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

当前农村数字经济总体滞后的态势,已经对我国增强数字经济竞争力形成严重掣肘,因此要将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当作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2017年“数字经济”被写入了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的号召加快了大力倡导、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的步伐。2019年5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数字乡村当成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加速信息化发展,持续发展和解放数字化生产力。数字经济的持续演进正在改变我国经济的传统结构,循序渐进地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信息技术的不断演变和持续迭代,会逐步拓展数字经济融入农业经济的应用场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正积极引领着国内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经济逐步融合。

(二)建设现代农业的驱动

《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打造以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正积极推动我国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在现代农业管理生产经营场域的运用,推动更多更新的信息技术和畜牧业、种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渔业实现深度全面的融合与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构建智慧农(牧)场,普及农(牧)业精准化作业。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深度挖掘农业农村的数字经济蓝海,能够提升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加快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发展方式、乡村发展动力、乡村产业质量的重大转变。

(三)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技术引领下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

信息网络的有效覆盖可以优化市场现有的资源配置,扩大生产要素的科学供给,对更多有潜力的宝藏进行深入挖掘。在数字经济场域,信息网络是特殊的新型生产关系,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可以丰富信息数据的资源属性,化解传统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结合供求关系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之前的“以产定销”过渡到如今的“以销定产”,在减少交易成本、优化产品结构中达到增效提质的效果。库车市得到宁波市的大力支持,随着当地信息化建设和农村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库车市实施了“种子计划”项目培训,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失业大学生和具备一定电商基础的社会人员。当地通过电商活动推销的库车大奎、香梨、核桃、红枣等农副产品,受到内地市场的热捧。该市还积极探索全面实施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农场主、农产品供应商、种植养殖农户以信息网络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载体,实时共享农副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便于客户享受到价格合理、新鲜优质的果蔬生鲜。在葡萄、小白杏、核桃、棉花等集中种植区域全面实施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促使电商企业和当地农牧民签订二百多万亩的订单种植合同,带动当地贫困家庭年均增收超过9000多元。

(二)数字金融助力三农

(三)依托云计算技术打造智慧农业

(四)大数据技术协助双方有效融合

四、保障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有效融合的机制建设

(一)扩大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覆盖

完善的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是促进二者有效融合的先决条件。要从数字经济生态圈塑造的角度促进区域间信息数据的互通互联。其一,加大信息技术工程、互联网在农村、偏远地区的有效覆盖程度,促进信息服务深入到农村基层中,全方位增强农户群体基于移动手机终端和网络体系基础上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科技应用能力。让农村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更广覆盖,适时维护与及时更新信息平台,强化农村金融信息汇聚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充分整合、有效利用分散化、碎片化的农业经济信息。其二,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农村普惠金融场域的科研、运用和普及。让更多互联网大型公司参与发展农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形成“政、企、银、农、科”五位一体合作体系。改进支付、征信与网络监管机制体制,构建信用风险数据库与具有可持续特征的信用担保体系。

(二)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农业全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李玉清.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2019(7):18-20.

[2]孔祥利,夏金梅.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关联及协同路径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2).

[3]刘美平,孙玉瑶.深入推进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J].生产力研究,2020(1):44-49.

[4]温涛,陈一明.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实践模式,现实障碍与突破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0(7):118-129.

[5]黄红光,白彩全,易行.金融排斥、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18,34(9):67-78.

THE END
1.智慧生产培育朵朵香蕈“互联网+”助力产业振兴智慧农业典型案例智慧生产培育朵朵香蕈 “互联网+”助力产业振兴 智慧农业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一)生产规模及相关情况 辽宁三友农业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是集食用菌菌种研发、育种、生产、加工、销售、科普培训、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公司拥有自有基地1200亩、订单基地10000余亩,主要https://www.agri.cn/zx/xxlb/ln/202403/t20240329_8620584.htm
2.中粮集团粮油加盟加盟中粮集团粮油需要多少钱?如何加盟?我买网及粮达网是中粮集团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两家电商平台积极利用自身特性和优势带动农业发展,对相关领域产生较大促进。 保障食品安全: 完善全产业链追溯管理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助力保障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的有效工具。中粮集团高度重视和发展食品生产全过程可追溯,强化可追溯管理,确保消费者“舌尖https://www.jiamengfei.com/xm/101879
3.大数据运用视角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第三,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政府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适当的帮扶,促使企业尽快适应市场。在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与农村电商融合日益明显的趋势下,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不仅为农产品线上营销渠道提供数字支撑,也可以为“互联网+订单农业”等农村电商新模式的开拓提供技术保障。http://www.reportway.org/article/25850.html
4.小菜一碟全产业生态链展台简介: 小菜一碟全产业生态链是一个“互联网+订单农业+农产品直供+食品安全+溯源+大健康产业”的互联网新零售交易平台,通过“生产基地+中央厨房+线上平台+ 线下实体+千家万户”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精准扶贫”“互联网+食品安全”“互联网+溯源”“互联网+订单农业”“互联网+新零售”等https://2d.ciftis.org/view/shopmgr/shopdetail?applyCustId=xiaocaiyidie&applyId=4052
5.“互联网+农业”的六种实现途径农业互联网化,带动的不仅仅是商品买卖和服务,在全国地标性特产的地方,搭建农村旅游体验的大平台,以吃货体验+乡村游+订单农业+互联网营销为一体。 4/ 智能农业 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与智能化技术来实现农业的智能化种养殖、管理等方面,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的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建设智能化http://www.jidijiahe.com/article-item-78.html
6.武功:“互联网+农业”的乡村振兴之路新西部网美农还向农业生产领域延伸。与普集街道办的35户农民签订协议,生态种植150亩猕猴桃;建设美农优质红薯种植基地,以及黑柿子等名优品种的种植。充分发挥电商企业身处互联网前沿优势,实施订单农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2014年11月,朱剑晖在武功创建“陕西米豆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米豆儿”),仅2015年春节,“米豆儿”http://www.xxbcm.com/info/1013/61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