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意见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

齐鲁网7月8日讯到2022年,数字经济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深度显著增强,重要领域数字化转型率先完成,数字经济规模占全省GDP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7月8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原则审议通过的《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送审稿)》(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数字产业、数字农业、智能制造、智慧服务、培育新业态,发展数字经济有这五大重点

《意见》指出了未来五大重点任务。一是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发挥数据资源基础作用,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将数字产业打造成我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核心引领产业,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前沿新兴产业,巩固发展集成电路、基础电子等关键基础产业,全面提升高性能计算机、高端软件、智能家居等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发展特色高效数字农业。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引领,着力发展农业“新六产”,培育数字农业新动能。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的集成应用。推动智慧农机、智慧灌溉、智慧渔业、智慧种业、智慧畜牧工程建设,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培育“互联网+订单农业”,建立产销衔接服务平台,促进消费需求与农业生产高效匹配。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三是推动智能制造升级。大力推进我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传统制造向高端、绿色、服务转变。构建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加快企业上云。实施智能制造“1+N”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支持工业机器人、核心工业软件、传感器等发展,加快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强产业,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及装备深度应用。

五是加快培育数字化新业态。鼓励探索基于数字化的新型生产关系,推进数据赋能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和融合应用。大力发展众包众创,培育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分级分类开展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园区、数字社区、数字乡村建设,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鼓励更多数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落地。

健全“6+N”一体化政务信息资源体系加快5G网络建设

《意见》提出要加大要素供给。一是优化数据资源供给。完善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分批建设主题数据库和通用业务数据库,健全完善“6+N”一体化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其次是升级基础设施。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组织编制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光纤网络、通信机房、管道、铁塔、基站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加快5G网络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程序,使用路灯、监控杆、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公共资源,在规划、用地、环评、用电等方面予以支持。

再次是降低用电成本。对符合条件的各类数据中心、灾备中心、超算中心、通信基站等执行工商业及其他电价中的两部制电价。支持数据中心集约化、节能化建设,对符合规划布局,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用电价格在每千瓦时0.65元的基础上减半,通过各级财政奖补等方式降至0.33元左右。根据实际用电量和产业带动作用,分级分档给予支持。

最后是保障建设用地。对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数字经济发展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属于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等经营服务项目,可按商服用途落实用地。数字技术企业所需工业用地的土地出让底价,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内可根据土地估价结果和产业政策综合确定。

对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每人每年补贴5万元

《意见》还提出要强化人才支撑。要多层次培养人才。对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数字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招收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入站博士(后)给予每人每年5万元生活补贴,最长补贴3年;出站留鲁企业工作并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补贴15万元。

《意见》指出要高质量引进人才。支持数字经济领域企事业单位采取挂职兼职、技术咨询、周末工程师、特岗特聘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外专双百计划”等省级人才工程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和团队引进的支持。

此外,《意见》认为还应创新引智方式。优先支持数字技术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基地、开放实验室、科技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视离岸人才引进使用数量和规模,经评审认定,分别给予500万、400万、300万补贴。

激发创新活力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

山东发展数字经济还要激励企业创新投入。对数字技术领域具有重大创新引领作用的国际和国家标准给予奖励。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和优秀奖的数字技术企业,分别给予每个奖项奖补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获得省级及以上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数字技术企业,省财政一次性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数字技术企业按研发投入比例给予最高1000万元后补助。

要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优先支持数字技术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新获批的给予最高3000万元贴息、奖补或股权投入。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对列入省级重点支持的“个十百”产业互联网平台,省财政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贴息、奖补或股权投入,列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提高到3000万元。

除加大要素供给、强化人才支撑、激发创新活力外,《意见》还在培育市场主体、加大资金扶持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措施,共提出19条具体政策措施。

THE END
1.智慧生产培育朵朵香蕈“互联网+”助力产业振兴智慧农业典型案例智慧生产培育朵朵香蕈 “互联网+”助力产业振兴 智慧农业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一)生产规模及相关情况 辽宁三友农业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是集食用菌菌种研发、育种、生产、加工、销售、科普培训、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公司拥有自有基地1200亩、订单基地10000余亩,主要https://www.agri.cn/zx/xxlb/ln/202403/t20240329_8620584.htm
2.中粮集团粮油加盟加盟中粮集团粮油需要多少钱?如何加盟?我买网及粮达网是中粮集团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两家电商平台积极利用自身特性和优势带动农业发展,对相关领域产生较大促进。 保障食品安全: 完善全产业链追溯管理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助力保障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的有效工具。中粮集团高度重视和发展食品生产全过程可追溯,强化可追溯管理,确保消费者“舌尖https://www.jiamengfei.com/xm/101879
3.大数据运用视角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第三,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政府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适当的帮扶,促使企业尽快适应市场。在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与农村电商融合日益明显的趋势下,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不仅为农产品线上营销渠道提供数字支撑,也可以为“互联网+订单农业”等农村电商新模式的开拓提供技术保障。http://www.reportway.org/article/25850.html
4.小菜一碟全产业生态链展台简介: 小菜一碟全产业生态链是一个“互联网+订单农业+农产品直供+食品安全+溯源+大健康产业”的互联网新零售交易平台,通过“生产基地+中央厨房+线上平台+ 线下实体+千家万户”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精准扶贫”“互联网+食品安全”“互联网+溯源”“互联网+订单农业”“互联网+新零售”等https://2d.ciftis.org/view/shopmgr/shopdetail?applyCustId=xiaocaiyidie&applyId=4052
5.“互联网+农业”的六种实现途径农业互联网化,带动的不仅仅是商品买卖和服务,在全国地标性特产的地方,搭建农村旅游体验的大平台,以吃货体验+乡村游+订单农业+互联网营销为一体。 4/ 智能农业 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与智能化技术来实现农业的智能化种养殖、管理等方面,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的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建设智能化http://www.jidijiahe.com/article-item-78.html
6.武功:“互联网+农业”的乡村振兴之路新西部网美农还向农业生产领域延伸。与普集街道办的35户农民签订协议,生态种植150亩猕猴桃;建设美农优质红薯种植基地,以及黑柿子等名优品种的种植。充分发挥电商企业身处互联网前沿优势,实施订单农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2014年11月,朱剑晖在武功创建“陕西米豆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米豆儿”),仅2015年春节,“米豆儿”http://www.xxbcm.com/info/1013/61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