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其它公司的“公司+农户”之前,我们先说说有些公司的“伪自繁自养”
在“三元金字塔繁殖体系前提下”
顾名思义就是说:自己繁殖自己养,落实到的实际经营就是指,企业有较大的基因稳定的种群数量,可以在保持基因稳定的前提下,自己自足的扩大公司生猪产销规模。
具体来说也就是,要有较大规模的图片中的曾祖代,祖代的纯种猪(规模大就可以快速扩产和维持纯种群的基因稳定)
和生产的父母代二元猪(二元就是两个品种杂交)
——结合财务报表这些种猪就是所谓的
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折旧、减值但是不可以转回
种猪在淘汰之后虽然也可当做肉猪出售,但经济效益比较差,淘汰种猪中的母猪的售价只有普通外三元肉猪价格的一半左右。
卖淘汰种猪相当于处置报废固定资产,只能回收净残值以弥补少量的投资资本。
所以维持大规模的原种厂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也就是营业成本高企和重资产
说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讲一下什么叫
1.为了节省维持种群的费用,企业只有一个规模比较小的纯种猪种群
而因为规模小,种猪的繁殖效率只能保持2.3年,所以每隔2.3年就要花较多的费用引进种猪
3.这种就是最偷懒的,甚至也不算自繁自养,那就是只高价买猪崽,育肥
今天的主体就是这5个字,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公司和农户一起养猪,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点你可能不知道的
①这种养殖模式的好处就是,企业因为不用建设养殖场,只负责提供饲料,养殖技术,猪崽,药品所以企业的资产比较轻,折旧也低
比如:
不想计算了,直接上个以前的分析资料,大概看看就行,其中4是企业的资产轻重程度
我们可以看到牧原是其中资产最重的66%,其余的养殖企业普遍在50%左右,这高出来的15%就是公司加农户带来的轻资产优势。
②农户要给企业押金
原因很简单企业因为要农户提供除了人力和养殖场以外的所有养殖要素,所以怕农户骗企业,比如:偷着卖猪,所以要收农户押金
而
押金规模相当于当年出栏生猪价值的一半左右,这样企业的营运资金又进一步充裕,资产也更轻了
③企业繁殖的仔猪风险比成品生猪大
仔猪在遭遇猪周期低点时没人要,但是猪周期低点的成品猪肉降价也是可以卖掉的,又因为企业收了一半押金,所以企业可以转嫁仔猪的风险给养殖户
④企业的饲料,技术药品和生猪出栏后育肥环节的协同利润
提供的饲料技术药品都是有利润的,育肥出栏后就更不用说了
⑤因为扩张成本低,所以可以快速的搜刮规模合适的养殖户,让企业轻资产快速扩张
乍一看都是优点,那企业是不是吃定了养殖户,是不是一本万利呢?
显然不是
这里先说下“公司+农户”模式中企业跟农户的结算方式
从合同关系上看,农户就像是育肥代工厂,接收小猪和饲料,养成大猪交给公司出售,然后收取代养费。
公司对出栏猪统一组织对外销售。其实就是卖给猪贩子。猪贩子先给公司打款,然后到农户的猪圈装猪提货,之后拉到各方都认可的地方过磅称重,完成交易。
代养费的结算方式值得琢磨。代养费结算不按市价,按合同。农户成为育肥代工厂之后,不承担猪价变动的风险。不管公司养殖亏赚,农户都是旱涝保收。为了考核农户,激励农户提升效率,公司搞了一套模型来计算代养费。
代养合同约定了出栏猪的回收价。假定回收价是16元每公斤,那么按照出栏猪的总重乘以16元就是农户的养殖总收入。再扣除农户的养殖成本,包括领取的猪苗、饲料、药品疫苗等,剩下的就是给农户的代养费。
这种结算方式能按照投入产出比考核农户。农户不会过度领取饲料,喂养过程中也会注意避免浪费,可以有效激励农户提高养殖效率。
因为我们主要是投资企业,所以只考虑对于企业来说的缺点
①企业承担了猪周期低点的风险,平滑了农户的养殖收益
因为猪周期的剧烈波动,企业在成本差异不大的前提下,既有赚钱的时候也有亏钱的时候
②前文科普的,企业给农户的委托代养费用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平时一只猪180元,猪价高时会涨到400元
③因为合同里猪有一定病死率,所以农户会在不超过病死率的前提下,甚至不顾病死率,在猪价高企时,偷着卖掉原本属于企业资产的生猪
④因为本质上农户是跟企业合作的客户,而因为农户数量稳定,所以要用“公司+农户”模式扩张的企业之间就面临着争夺农户的囧境,这样就会从侧面提高了企业之间对于农户的竞争,甚至为了不在猪周期高点流失农户,企业为了让农户不空栏,在明知会亏损的前提下,高价收猪仔,这又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当然了:通过对于之前《超越智商》等一一系列书籍的阅读我们也知道(^~^),大脑会因为认知吝啬鬼和我方立场偏差的影响,喜欢低资源消耗的行为,并且不喜欢改变,所以就预祝其余的企业一条道走到黑吧,加油ヾ(^。^*)
(不指任何企业,不建议参考,只做理论分析)
以上
文末加上我刚才看的肉鸡的繁殖培育过程,哈哈跟猪出奇的相似
这次是漫画加强版,还挺有趣的
〔看看图中的金字塔,跟我发的那个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殊途同归,肉鸡花了30年比猪的十几年还要多,祝大家吃鸡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