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成活动。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持续化,目标是产业化。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域广阔,乡村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沃土工程、优粮工程等项目,使农业综合生产功能得到很大提高,农业优势区域布局也得到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战略性进展,现代农业正在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现代农业类型广泛,如设施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流通农业、农业服务业等,各类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任何一个地区都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身发展的主要类型。
土地获取/基础分析/可行性研究/确立开发意向
开发策略/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投融资管理
工程施工单位选择/材料采购/监督检查/资金管理/项目验收
营销手段选择/运营模式选择
重点培育由商品异质性带来的竞争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特色化发展路径。
将农业从生产供给拓展至生态建设、生活休闲服务、生物技术载体等多元化领域,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根据不同的产品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属性,最大程度地实现规模化经营。
通过打造产业集群,促进特色产业区(或产业基地)的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避免过度竞争与产业同构现象。
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整体上还属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业态,处于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在关键技术环节方面和制度机制建设层面面临支撑不足问题,且缺乏统一、明确的顶层规划,资源共享困难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因此,促进智慧农业大发展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作为新理念,需要培育共识,抢抓机遇。
二、作为新模式,需要政府支持,重点突破。
三、作为新业态,需要规划引领,资源聚合。
智慧农业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从培育社会共识、突破关键技术和做好规划引领等方面入手,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发展需要经过“培育、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大约需10左右,预计应用将在2020年前后成熟。未来几年,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或将呈现四大趋势。
10000+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团队赴迪庆州开展《迪庆州“十五五”时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思路和举措研究》课题...
11月21日,由云浮市委办公室主办的“全市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在云浮市委党校礼堂开讲。市直重点招商部门及...
11月19日,由甘肃省经济合作中心主办的“全省招商引资政策规范培训班”在兰州财经大学和平校区开讲。甘肃省...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团队赴山东省济南市开展《济南市”十五五“时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课题调研...
10月31日,以“开放合作共享机遇”为主题的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暨深圳国际海洋周开幕。自然资源部副部...
10月28日,由梅州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市商务局承办的“全市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在中共梅州...
10月20日,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兰州与出席闽粤重点企业甘肃行招商推介会的知名闽商粤商...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团队赴东莞市开展《东莞市“十五五”时期构建现代化服务业新体系重点思路、主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