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持续自我升华的实务导向会计高端人才专家观点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学科建设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以“努力培养具备良好政治思想与职业素养,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专门人才”为目标,以“突出应用和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特色。

2005年-2012年,学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MPAcc学位教育,2011年3月起成为独立的学位授予单位。学院逐步探索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与用人单位紧密联系,注重学以致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专业会计硕士研究生培养之路。

以学院建成“国际知名会计学院”目标为指引,MPAcc项目实施“一体两翼”战略规划,即以培养符合使命定位的MPAcc为“一体”,以教育培养体系和师资建设体系为“两翼”,制定前瞻性和务实性相统一的、特色化的培养方案,整合院内和院外两种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建立完善的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制度,培养MPAcc的职业胜任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财政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培养教育体系

(一)项目培养目标

学院按照项目使命定位的基本定位,结合自身办学的优势和特色及市场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将实现使命的具体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良好政治思想与职业素养,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1.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

学院按照培养目标所要求并充分考虑与本科阶段的区别与衔接,确定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管理会计、公司理财、数字化与智能财务这四个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方向选修课、任选课、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共六个模块,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对课程目标、知识点以及评分体系等做出明确描述。

2.课程设置及分类

课程分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职业胜任能力所要求的职业素质与技能、个人素养和个人能力预期定位等与课程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组织与安排

1.建立入学前的远程在线补课机制

针对MPAcc学生跨专业现象较多,学院更新录制了财务会计基础、成本会计基础、管理会计基础、审计学基础、公司治理基础共五门远程基础课程并向学生开放,并要求跨专业学生必须在正式入学前完成相应远程课程的学习并通过在线考试。

2.实施多元化互补互动的教学方式方法

MPAcc项目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注重运用结构化研讨、实验室和沙盘演练、案例分析、远程教学、专家讲座、现场参观研讨、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方法,通过引导、启发、互动、体验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接职业资格考试

三、师资建设体系

(一)打造高水平的专职师资队伍

学院以应用型、实务型教学为导向,探索出一条适合应用型高级人才教育的师资培养、引进机制。学院MPAcc专职教师共有43人,有40人具有实践经验,占比93%,其中多人既担任过独立董事又有实践工作经历。

(二)建立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师资队伍

学院推行双导师制,并与会计师事务所、中央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园区等单位共建实践基地,还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应用性课题,提升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以课程开发和案例开发促进教师胜任能力提升

一方面,学院积极鼓励教师通过科课程与案例开发,提升自身胜任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院非常重视教师开展案例开发与建设工作。近5年,学院开发的多个案例入选全国MPAcc教学案例库、全国MF教学案例库、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案例库以及TheCaseCentre(欧洲案例中心)。

四、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

(一)招生管理

(二)管理制度及执行

在制度建设方面,学院在MPAcc项目招生录取、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学位管理、论文指导、就业派遣、学生管理、应急管理等各方面都建立管理制度。在教学评估方面,学院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以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在论文质量方面,学院着力加强学位全流程管理,在双导师制、论文开题、论文指导、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严格管控。

(三)毕业生成就及就业前景

五、MPAcc培养新举措

(二)智库研究和参与法规编撰,带动能力建设

学院为财政部、审计署、国管局、国税总局、国资委等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了大量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会计准则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标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文物资源资产管理、财会监督、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等法规建设贡献力量。

(三)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落实大数据时代财务转型

学院把握行业发展大趋势,引导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兴数字技术等前沿应用学科与MPAcc教育的交叉融合,并设置了数字化与智能财务方向。

(四)打通高端专题培训与专业学位课程

目前高端培训的公开课内容涉及会计准则、管理会计、企业金融等多个领域,已成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路径,是学院在探索创新MPAcc培养模式中的新思路。学院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推送高端培训课表和资料,鼓励学生在保障学位课程基础上参与高端培训课程的学习。

(五)建设实践基地,促进理论应用实践

学院与毕马威、安永、中铁十六局集团、苏州工业园区、吴江东方国资公司等多家单位举行了实习基地挂牌。MPAcc同学可以在实务环境中获得本行业的最佳实践体验,形成对会计职业从业的基本认识。

学院作为首批试点招生培养MPAcc的单位,利用自身作为财政部事业单位的独特优势资源,在借鉴融合国内外优秀学院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主招生、自主培养的不断摸索,探索创新MPAcc教育培养方式,在使命驱动下,沿着愿景方向,向具体培养目标逐步靠近,初步形成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MPAcc项目特色和品牌。

THE END
1.财务预算体系范文12篇(全文)(一) 基本思路 本课题从河北省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现状着手,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发现问题, 综合分析, 提出建议的总体调研思路, 脚踏实地地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 最终形成一篇有状况、有影响、有原因、有分析、有建议的学术论文, 从思想、理论、制度等方面提出较实用的建议和对策。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prc2qpx.html
2.计划部工作总结(精选15篇)整体工作思路:建立制度体系、明确管理规则、提供资金保障、助力决策分析、管控运营流程、追求财务价值 工作目标:保证财务信息质量,提高资金保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辅助决策能力、指标达成能力,支撑健康运营,促进公司价值持续增长 重点工作举措: 一、 制度体系建设 https://www.qunzou.com/jihua/150564.html
3.“四横六纵”——中国一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CDO研习社中国一汽以打造高效、创新、开放、融合的世界一流大财务体系战略愿景为指引,以体系及数字化建设作为战略目标达成的关键举措,从运营、管控、决策三个层次,识别智能化场景,实现转型与变革目标达成。 (一)数智化转型设计思路 1.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和理解数智化转型的意义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14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