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菜的力量——云南省绿色蔬菜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跃变

已是初冬时节,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田间地头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油油的小白菜、莴笋、花椰菜等各种蔬菜铺满大地,满眼望去,毫无冬天的“面容”。采摘后的蔬菜被运送至加工车间,经过预冷、分拣、称重、包装,被送往冷链物流中心,卖往全国各地,有的还“漂洋过海”被送到美国、中东。

一头是农民的钱袋子,一头是居民的菜篮子,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重点产业之一,“云菜”的发展势头正猛,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每年超过千万吨的云南蔬菜产品销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已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和“西菜东送”基地,享誉世界的菜园子。

“云菜”打响品牌:端上了G20峰会的餐桌

位于红河州泸西县金马镇的明康汇公司种植基地,名头极响。2016年9月,这里陆续向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供应生鲜蔬菜13车次72.44吨,成为峰会的“菜篮子”。走进基地放眼望去,数千亩蔬菜在阳光下雾气氤氲,一排排蔬菜大棚一直延伸到山脚尽头,精细的喷滴灌系统、输蓄排功能健全的水利系统、机耕与运输一体化的道路系统纵横交错井然有序。这里还有目前国内最为严格的生态蔬菜种植全程可追溯管控体系,每棵蔬菜上面都有自己的二维码“名片”,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明康汇负责人王荣望告诉记者,“公司的蔬菜能够入选G20成为供应商,主要还是得益于基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这里是高原坝区,水质、土壤均符合生态有机蔬菜种植条件,加上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种出的蔬菜口感特别好。专家在全国各地考察了蔬菜情况后,最终选择了这里。”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常年温暖,无霜期长,且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光照充足,满足了多数蔬菜喜阳喜温的特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的进行,为蔬菜的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海拔2300米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温度低、病虫害少,在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不仅如此,云南立体气候突出,为蔬菜周年生产上市提供了有利条件。冬春时节,北方露地只能种植白菜时,云南露地还可以种植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夏秋季节,沿海地方蔬菜饱受台风肆虐之苦时,云南蔬菜丝毫不受影响。在这种资源优势下,“云菜”不仅品质好,还能实现错季生产、错峰上市。

好产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多样的气候类型、良好的自然环境,只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要擦亮“云菜”的招牌,还离不开对质量的把控、品牌的培育和市场的开拓。

据了解,目前云南全省蔬菜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67个、面积297万亩,已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21个,12个蔬菜产区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建成24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0个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从事蔬菜生产加工的企业506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26家,规模以上蔬菜加工企业达到93个。云南蔬菜产业正从分散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质量优势不断强化。

脱贫致富的“利器”:80岁老太也有了挣钱营生

在曲靖市陆良县大马路村曦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生产车间内,几十个工人正在忙碌。80岁的方春梅老人一边麻利地分拣着刚从地里收割回来的藜蒿,一边与记者闲聊:“总有人问我累不累,我不累。这样每天有事情可做,能挣钱,还有人聊天,比天天在家里待着没钱花,心里可舒坦多了。”

现在的大马路村,很少见到坐在村口闲聊的村民,“大家都有事干了。”据介绍,陆良县2015年引进云南曦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大马路村采用“支部+公司、联基地、带农户、促增收”的经营模式,已建成藜蒿种植基地500余亩,每亩土地流转平均价格达到2000元。藜蒿种植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曦野公司直接带动周边农户40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有效解决了村民就近务工的问题,大大增加了土地收入和务工收入,实现了产业扶贫。

截至目前,云南仍然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蔬菜产业作为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是云南省覆盖面最广的产业,也是惠及贫困户最多的产业。在云南,像大马路村这样依靠特色蔬菜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村庄有很多,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出了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蔬菜产业发展道路,对筑牢产业脱贫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深远。

据统计,小密枝村的辣椒种植已经带动石林县及周边辣椒产业发展,2018年全县辣椒种植面积5万余亩,产量达5万吨以上。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零散交易模式渐渐无法适应产业规模化发展。2017年4月,合作社筹集资金1300余万元,建立了“山头上辣椒交易市场”。市场占地40余亩,建有冷库7座,配有日处理达40吨的烘干设备一套,并建有20亩标准化育苗基地。每到辣椒成熟季节,各种轿车、拖拉机、三轮车涌入辣椒交易市场,种植户选收购商,收购商选辣椒,双方按货论价,公平交易。红红的辣椒,为椒农带来了红红火火的日子,也承载着收购商的满意和期望,流向各地市场。

为实现党建带扶贫,激发贫困村的内生动力,云南实施了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活动,全员轮训了全省1339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对贫困地区乡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10万余人进行轮训,并在贫困村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9万人,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在他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集体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产业,越来越多村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废弃菜叶变成褚橙的有机肥

通海县是云南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著名的“蔬菜之乡”,从20世纪90年代起,蔬菜就成为通海县的支柱产业。2017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4.67万亩,蔬菜总产量13.62亿公斤、产值19.75亿元,产品销往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外销至中东、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蔬菜打包运输前工作人员都会进行处理,蔫了的叶片、破损叶片都要剔下来丢弃,全县每天产生的废弃菜叶超过2000吨。

这些废弃菜叶该怎么处理,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过去,一部分菜叶被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一部分被运至山沟中掩埋。菜叶95%的成分是水,腐烂后产生大量的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威胁到位于通海县的云南九大湖泊之一——杞麓湖,对环境造成破坏。“现在公司所在的芭蕉沟,以前就是堆放废弃菜叶的地方。别说是站在这里了,就是离这里好几公里,都会被腐臭味熏得受不了。”云南福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詹家明告诉记者,云南省2011年确立“废弃菜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由福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针对通海县废弃菜叶资源化利用处理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废弃菜叶的无害化处理、能源型转化和资源化利用,达到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目标。

不光是通海,陆良县也于2017年5月引进了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废弃菜叶处理项目。项目总投资2.7亿元,占地150亩,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区、发电区、污水处理区、生活办公区、农业科技示范区。公司依托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引进德国进口设备,利用现代农业物联网等技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围绕项目周边地区铺设沼液输送管网,工艺和规模都是国内领先水平。目前生产系统已经建设完毕,进入联产调试阶段,计划于2019年3月建成投产,预计年处理废弃菜叶75万吨,生产生物天然气600万方,固体有机肥5万吨,同时带动150人就业,探索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而通海县秀山街道的大树社区,还利用蔬菜种植搞起了乡村旅游。走在大树社区,纵贯土地中心有一条赵家沟,波光粼粼,山沟两侧风光很是美丽。赵家沟与杞麓湖紧紧相连,田园风光配上湖光山色,俨然一个休闲胜地。据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思旺介绍,大树社区位于杞麓湖南侧,只有2000多亩土地,平均每人只有5分地,精耕细作的水平堪称全国第一。蔬菜种植是全社区的支柱产业,大量种植蔬菜产生的废菜叶对农田及湖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机结合,社区干部多方筹集资金,投资460余万元完成“三面光工程”,改造大横沟800米,改造小沟3200米,完善农田水利网;推进清洁家园工程建设,建设三格化粪池716个;推进清洁水源工程建设,实现自来水入户,并在多处河道建设湿地工程,循环利用水资源。“如今,我们社区依托杞麓湖和赵家沟,与周边3个村子联合起来,共有上万亩土地、2万余人,开展乡村旅游。我们推出了30元一日游,游客可以先乘坐电瓶车观赏田园风光,再乘坐小船进村,可采摘购买绿色蔬菜,还能吃到地道的农家饭,节假日来的人很多。”

从一棵蔬菜到一个产业,不仅需要高原明媚的阳光、洁净的水源,更离不开标准化的种植过程、一套“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体系、一批“叫得响”的品牌、一群领着村民干的带头人。云南蔬菜产业的由大到强,不光带富一方农民,更带来一场农业发展观的革命。

THE END
1.云南回收年产3万吨有机肥设备「高价收购」2025排名一览云南地区近日发布了一项重要的环保举措,面向市场回收年产3万吨有机肥设备,并以高价进行收购,旨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保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各地开展有机肥料的研发与应用。为此,云南地区积极响应政策,启动了年产3万吨有机肥设备的回收项目。该项目旨在提高有机肥料的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http://news.xnnews.com.cn/taoyitui/Article-kaixin-109478.html
2.云南销售三轮大马力柴油抛撒车大棚果园有机肥撒粪机养殖场欢迎前来供应商网(https://www.gys.cn)了解曲阜市圣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的云南销售 三轮大马力柴油抛撒车 大棚果园有机肥撒粪机 养殖场施肥撒粪车价格、厂家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好,性价比高,为您节省采购成本!进网站查看卖家电话。https://www.china.cn/xumu/5045066716.html
3.公司总经理年度述职报告汇总一年来,在公司管理层的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战下,我公司紧紧围绕严抓有机肥厂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思路,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教育培训为工作重点,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指标,为公司步入正常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值得肯定的成绩主要有:https://www.liuxue86.com/a/5119382.html
4.宣威市农业农村局举行有机肥厂建设项目签约仪式云南5月22日上午,宣威市农业农村局举行云南中农俊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肥厂建设项目三方合作签约仪式,合作三方:云南中农富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威市土肥站技术服务部、宣威市俊发农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参会。 云南中农俊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肥厂建设项目属宣威市农业农村局招商引资项目,公司主要生产综合性生态https://dy.163.com/article/FD8S3ITG0521IBJ2.html
5.云南祥丰石化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年产80万吨新型生态绿色云南蔬菜种植面积1351万亩,水果650多万亩、甘蔗520多万亩,再加上全国独一无二的三七种植,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云南开始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经过这几年爆发式增长,不仅表现出了云南农业的发达,也反映出云南肥料巨大的市场。 绿色有机复合肥按氮的来源主要分为有机绿色有机硝基复合肥和绿色有机尿基复合肥,有机硝基https://www.mshbkjgs.com/newsinfo/2323780.html
6.云南省有机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PDF30页).pdf云南省有机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云南省有机肥行业协会秘书处 云南农业大学 段红平教授 云南有机肥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面临五个新的发展机遇: ? 1.化学农业实施结果需要发展商品有机肥 ? 2.当前农业发展形势有利于有机肥行业的发 展 ? 3.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要求增施有机肥 ? 4.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121/6231221043002003.shtm
7.云南鹏程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云南鹏程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年来从事云南有机肥、昆明生物有机肥生产的公司,利用国内领先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将鸡粪原料制成鸡粪有机肥料,拥有独立的研发团队和生产线,生产的各种有机肥能够满足多种种植需求,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欢迎来电咨询!http://m.ynpcsw.com/
8.云南保山山田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怎么样全称: 云南保山山田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发展阶段 排名: 保山微量元素人气排名第2名 保山人气排名第129名 荣誉: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算法标注 工资: 66.6%的岗位拿3-6K,财务/审计/统计类最多,占100%。 要求: 学历:大专最多,占100%。经验:1-3年最多,占100%。 地区: 分布在https://www.jobui.com/company/14771747/
9.示范推广范文12篇(全文)施用橡胶树配方肥前后胶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不大(表5),正常型和缺镁型施用橡胶树配方肥后,土壤有机质较对照明显提高,分别提高9.87、8.45 g/kg。由于云南橡胶园土壤酸性,强烈的富铁铝化作用,对磷产生固定,速效磷含量低。除普遍缺磷外,其他养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目前土壤肥力状况良好。 2.2 推广效果 在11个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zr6wct4.html
10.公司总经理年终工作总结报告(精选8篇)一年来,在公司管理层的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战下,我公司紧紧围绕严抓有机肥厂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思路,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教育培训为工作重点,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指标,为公司步入正常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值得肯定的成绩主要有: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36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