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部分人都点过美团外卖吧?就算是没点过肯定也听说过美团这个企业。
其实美团的前身有N多个,它的发家史就是创始人王兴的创业史。
说到王兴的创业史其实也挺糟心的,不过,那股屡败屡战,不服输的劲头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王兴是富二代,这样的出身注定让他比更多人着眼长期,拓展边界,保持耐心。
他的成绩优异,1997年,从老家的高中直接报送至清华大学,后又到美国特拉华大学留学。
在美国深造期间,他视野拓宽,对于互联网技术和框架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着手创业计划。
他和大学室友王慧文从02年就开始讨论该如何创业,想要做能实现一些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在当时有很多阻碍)、定制T恤的网站(市场也已经趋于饱和)。
2003年,他放弃美国学业,选择回国和王慧文一起创业,第二年又找来了高中同学赖斌强(毕业于天津大学计算机系),组建了这个“不老实读书、不好好工作、整天瞎折腾”的团队。
在团队规划中,王兴不参与编程,只有王慧文和赖斌强负责日常技术工作。
他们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叫“多多友”,这是一个泛人群的SNS(社交网络服务)。
第二个项目叫“游子图”,可以让海外的游子把数码照片发送到国内,通过信用卡付费,游子图给冲印出来的送给他们的父母,这个项目主要针对的海外人群。
这两个项目的发展情况都不尽如人意,王慧文曾回忆到,“那两年我们做了好多产品但从来没去推广。说好听点靠口碑传播,说难听点压根儿不敢也不知道怎么传播。”
2005年,王兴决定要专注于一块细分市场:大学校园SNS。他们研究和学习了Facebook,综合之前在SNS领域的经验和教训,不久便开发出了校内网。
2006年校内网用户量暴增,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增加服务器和带宽,只能被千橡集团以200万美元收购,改名为人人网。
没错,就是你知道的那个人人网。
拿着收购的资金,王慧文和赖斌强去环游世界,而王兴则投入了下一个创业项目。
他照着Twitter做出了“饭否”,是国内最早的微博模式。
2009年7月,饭否网的用户量已经有几百万了,但由于监管问题,被迫关闭。
这时,新浪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先后上线,将饭否的用户一并包揽。
这件事情对他打击很大,史上最倒霉连环创业者的称号不是白来的。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饭否的问题促使他开始思考新的产品和模式,萌生了创建类似Groupon(团购)网站模式的念头。
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很多同类型的团购网站,竞争异常激烈。
幸好,美团在9月份及时拿到了红杉的投资,跨过了第一个生死劫。
(同时期竞争对手)
这一决策帮助美团牢牢地抓住了现金流,在之后的竞争中优势逐渐明显。
他们在竞争对手遇到资金问题衰退的时候,一直精细化运营,稳健地占领市场。
不仅在千团大战中活了下来,还占领行业过半的市场份额,并在2013年底首度宣布全年盈利。
之后的几年,美团开始进军多个领域。
2013年底,美团外卖上线,与饿了吗、大众点评等众多外卖APP展开厮杀。
自2017年起,更是接连推出美团打车、榛果民宿、美团旅行等,开始明抢滴滴、爱彼迎、携程等老大的口粮。
2018年,美团点评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又树立了不少强劲的竞争对手。
同年9月,美团赴港上市,首日收盘市值达509亿美元,持股11.44%的王兴身价达58亿美元。
经历了9次失败,王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成功。多年来的打拼没有白费,他的价值也得以实现。
其实饭否已于2001年11月回国,仍在运营,但暂停了新用户注册。这个王兴曾寄予厚望的项目,也记载了他创业那些年的的感想和心得。
他在14年间发布了超100万字,不乏有些鸡汤,不过倒也值得一看。
·对创业者来说,不服输是一种优良品质,愿赌服输是另一种。
·便宜的打败贵的,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认真的打败轻率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勤奋的打败懒惰的,有信誉的打败没信誉的......
·创新过程中目标的重要性,几乎是如何高估都不过分。
哥伦布不见得是同时代航海技术最好的船长,装备也不出众,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敢一路往西开,虽然是基于错误的目标“XX距离之后就从另一个方向到印度了”,但至少他有个目标。
哥伦布首航之后,那条航海线路立刻就变得很常规了,因为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目标。
·实事求是,力行正道。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商业上可以解读为,到底是做一代人的生意,还是某个年龄段的人的生意,这最好想清楚。
·事实再一次证明,快速消费品领域,没有降价3分钱无法摧毁的品牌忠诚度。
·需求即市场。
·要经常提醒自己:速度、质量和成本,三者只能取其二。
Google深谙此道,他们不说Speedisimportant(速度很重要)或者Makeyoursitefast(让上网更快)而是Everymillisecondcounts(每一毫秒都很重要)。
·我倒是觉得盲人摸象可以作为团队协作的正面案例,事实就是如此。
·每天最首当其冲的工作,不是决定某件事该怎么处理,而是决定哪些事要尽快处理,哪些事暂不处理了。
·我并不喜欢持续做大量的决定,我更喜欢的是接受大量信息然后做几个大的决定。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道理没有错,但是在这个国家和时代,99.99%的人是读书太少而不是太多,所以再提就很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