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配比计算公式怎么算(10)篇

求稀释倍数:稀释倍数=原药液浓度/所需药液浓度,例如,某农药原药液浓度为75%,现需使用浓度为15%。其计算方法是:稀释倍数=75%/15%=5,即需要稀释5倍。

一、求药剂用药量

1、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上的计算公式:药剂用量=稀释剂(水)用量/稀释倍数。

2、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下的对待公式:药剂用量=稀释剂(水)用量/(稀释倍数—1)。

3、通用计算公式:药剂用量=500×用水量/稀释倍数。

二、求两种药剂混用时的药剂用量

1、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上的计算公式:药剂甲用量=稀释剂(水)用量/药剂甲的稀释倍数;药剂乙用量=稀释剂(水)用量/药剂乙的稀释倍数。

2、例: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雾,现有稀释剂(水)2000升(kg),求两种药剂各用多少。

3、40%氧化乐果乳油用量=2000/1000=2升(kg);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用量=2000/800=2.5kg;即取40%氧化乐果乳油2升(kg),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kg,放在2000升(kg)水中搅拌均匀即可。

三、浓度与倍数的换算方法

已知原浓度和稀释后的浓度,求稀释的倍数,其公式为:稀释倍数=原药浓度÷稀释后浓度。例如:50%乐果使用浓度为0.025%,使用应加水多少倍?50%÷0.025%=2000(倍)

四、百分浓度稀释计算法

1、根据药液稀释前后,所取原药的溶质(农药中的有效成分)量不变,可列出等式:原药用量=要配药剂量×要稀释的浓度÷原药浓度。

2、例如:要将50%敌敌畏配成0.05%浓度的药液15公斤,需要50%原药多少公斤?15×0.05%÷50%=0.015(公斤)

五、用药量与用药量(有效成分)计算法

1、原药用量×原药浓度=要稀释浓度×要稀释体积,例如:将20%绿长城稀释1000倍使用,要配制15公斤药液,应该取20%绿长城多少?要稀释浓度为:20%÷1000=0.0002;要稀释体积为:15×1000=15000;则原药用量为:0.0002×15000÷0.2=15(ml)。

2、简单累加法:即根据稀释倍数累加出需药量或需水量,例如,某农药的稀释倍数为800倍,即1ml农药加水800ml,2ml农药加水1600ml,依此,15ml农药加水12000ml,反过来,如果喷雾器容量为14公斤(14000ml),用累加法即为,16ml农药加水12800ml,17ml农药加水13600ml,还差400ml水达到14000ml。400ml水需加农药0.5ml,于是该喷雾器需加农药17.5ml。

3、公式计算法

(1)求加水量:加水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例如,有75%甲基托布津15ml,稀释500倍,需加水多少公斤?计算方法是:加水量=15×500=7500ml=7.5公斤,即需加水7.5公斤。

(2)求用药量:用药量=加水量/稀释倍数,例如,某喷雾器容量为15公斤(15000ml),多菌灵的稀释倍数为500倍,该喷雾器需加几毫升多菌灵?计算方法是:多菌灵用量=15000/500=30ml,即每喷雾器需加多菌灵30ml。

(3)求稀释倍数:稀释倍数=原药液浓度/所需药液浓度,例如,某农药原药液浓度为75%,现需使用浓度为15%,问需稀释几倍?计算方法是:稀释倍数=75%/15%=5,即需稀释5倍。

2.化肥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提前三年实现零增长目标

2015年以来,农业部按照中央部署,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经科学测算,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目前,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今年,农业部完善化肥、农药利用率定期发布机制,组织开展2017年全国化肥、农药利用率测算工作,细化测算的方法和内容,依托全国各级土壤肥料和植保技术推广单位,分区域、分作物安排2000多个化肥、农药利用率田间试验,随机调查近2万户农户和6000多个专业化服务组织,整理汇总大量试验测试数据。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测算,将测算结果与长期定位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组织由植物营养、植保领域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进行充分论证。

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带来的经济生态效益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本增效。据专家测算,化肥利用率提高2.6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尿素用量130万吨(实物量),减少生产投入约26亿元。农药利用率提高2.2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农药使用量3万吨(实物量),减少生产投入约12亿元。二是提质增效。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开展,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的同时,提升了作物品质,创响了绿色品牌。特别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残留,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减排增效。化肥利用率提高2.6个百分点,减少的化肥投入相当于减少氮排放近60万吨、节省130万吨燃煤或90万立方米天然气。农药投入的减少也利于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3.这五类农药最容易成为药害,你竟然还不知道!

常见最做容易出现要害的杀菌剂和农药有哪些该怎么用呢?常见杀菌剂有三唑类、含硫、铜制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等等,下面具体了解一下这些药物。

三唑类

一、品种:

1、抑制性强:三唑酮、三唑醇、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丙环唑、氟硅唑、氟环唑、多效唑

抑制性弱:苯醚甲环唑、腈苯唑、腈菌唑

二、出现要害作物:

1、敏感:蔷薇科的各类果树,蔬菜类的番茄、茄子、辣椒土豆等茄科,瓜类作物中西瓜、苦瓜、黄瓜较为敏感,先对来讲甜瓜、南瓜、北瓜相对好一点,总体来讲瓜科比较敏感,十字花科蔬菜、伞形科的蔬菜等等。

2、不敏感:小麦、玉米、水稻等等禾本科,豆角、大豆、花生等等豆科。

三、使用:

1、在幼嫩的果实、幼嫩的花、幼嫩的叶片以及幼嫩的部位和快速生长的部位都有很大的影响,酌情使用抑制性弱的药物。

3、抑制性强的药物不要在幼苗、幼果、开花、枝条萌芽期使用。

四、防治病害:

防治高等真菌:白粉病、锈病、炭疽病、黑星病、真菌性的叶斑病、早疫病、白腐病等等。

含硫

1、无机硫:石硫合剂、硫磺粉、硫磺悬浮剂、硫磺发蒸器、硫磺熏蒸器

2、有机硫:乙蒜素

二、使用:

石硫合剂:可杀菌、杀虫、杀卵、清园。清园用3-5波美度进行地面树干树枝全面喷洒,根系和嫩芽果实喷洒要0.3-0.5波美度,不能上30度以上的温度喷洒。

铜制剂

1、无机铜:波尔多液:生石灰加硫酸铜而成,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王铜、氧化亚铜

2、有机铜:喹啉铜、噻菌铜、噻森铜、松脂酸铜、氨基酸铜、琥胶肥酸铜、乙酸铜

二、杀菌原理:

通过铜离子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导致坏死。

三、防止病害:

四、使用:

1、不能随便调试浓度,温度过高不能使用。

2、无机铜建议单独使用,有机铜要现配现打。

3、无机硫和含铜杀菌剂要分开用,交替使用要间隔15天以上再使用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嘧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脂、烯肟菌脂、啶氧菌脂

1、使用时与其他类型杀菌剂进行交替使用。

2、小苗和幼嫩部位使用降低浓度使用。

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渗透性强不可和有机硅助剂或者乳油混合使用。

酰胺类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萎锈灵、噻呋酰胺、氟吡菌酰胺、氟唑菌酰胺、

1、在蔬菜、果树药本身就会又药害

2、不能和有机硅助剂或者乳油混合使用

3、高温情况下不能使用

4、不能和带金属离子混合使用,不能和带锰、锌、钙的混合使用

5、建议单独用,或者提前测试再使用

4.河北化肥农药零增长目标提前三年实现

记者从农业部12月21日举行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5年以来,农业部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经科学测算,今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目前,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今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化肥、农药利用率测算工作。分区域、分作物安排2000多个化肥、农药利用率田间试验,随机调查近两万户农户和6000多个专业化服务组织。

据介绍,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带来的经济生态效益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本增效。据专家测算,化肥利用率提高2.6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尿素用量130万吨(实物量),减少生产投入约26亿元;农药利用率提高2.2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农药使用量3万吨(实物量),减少生产投入约12亿元。二是提质增效。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同时,提升了作物品质,创响了绿色品牌,特别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残留,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减排增效。化肥利用率提高2.6个百分点,减少的化肥投入相当于减少氮排放近60万吨、节省130万吨燃煤或90万立方米天然气;农药投入的减少也利于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据了解,为了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的目标,农业部下一步将加快创新驱动,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力推进集成创新,分区域、分作物集成组装一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重点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技术;应用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加力推广新产品新机具,重点研发高效缓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加力推进机制创新,加快培育一批有技术、有实力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配统施、统防统治服务;推进农企合作;探索农村合作金融、农业租赁金融、农业信贷保险等服务创新。

5.蔬菜常用农药的使用准则

杀螨剂

1、50%溴螨酯乳油安全间隔期14天。

2、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农药安全间隔期7天。

杀菌剂

1、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在上市前7天使用。

2、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5天。

3、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7天。

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7天。

5、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4-5天。

6、50%加瑞58%瑞毒雷锰锌可湿性粉剂2-3天

7、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4天。

杀虫剂

1、10%抵氰菊酯乳油2-5天。

2、2.5%溴氯菊酯2天。

3、2.5%功夫乳油7天。

4、5%来福灵乳油3天。

5、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

6、1.8%爱福厂乳油7%。

7、10%快杀敌乳油3天。

8、40.7%乐斯本乳油7天。

9、20%灭扫利乳油3天。

10、20%氰戊菊酯乳油安全间隔日5天。

11、35%优杀硫磷期7天。

12、20%甲氰菊酯乳油安全间隔期3天。

13、10%马扑立克乳油安全间隔期7天。

14、喹硫磷25%乳油安全间隔期9天。

15、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安全间隔期6天。

16、5%多来宝可湿性粉剂安全间隔期7天。

6.一些常见对农药制剂敏感的作物

1、敌敌畏:核果类、猕猴桃很敏感,禁用。高粱、月季对敌敌畏乳油敏感,不宜使用。玉米、豆类、瓜类幼苗及柳树也较敏感,稀释不能低于800倍。敌敌畏对梅花、樱桃、桃子、杏子、榆叶梅、二十世纪梨、京白梨等观赏植物有明显的药害,通常情况下应改用其它种类的杀虫剂。敌敌畏对杜鹃、馒头柳、猕猴桃、国槐、核桃及瓜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药害。

2、敌百虫:核果类、猕猴桃很敏感,禁用。高粱、豆类特别敏感,不宜使用。瓜类幼苗、玉米、苹果(曙光、元帅等品种)早期对敌百虫也易产生药害。对樱花、梅花、苹果中的金帅品种等均有药害作用。

4、乐果及氧乐果:猕猴桃、人参果对乐果、氧化乐果特别敏感,禁用。啤酒花、菊科植物、高粱的有些品种、烟草、枣、桃、梨、柑橘、杏、梅、橄榄、无花果等作物对稀释在1500倍以下的40%乐果或氧乐果乳油敏感。花生使用次数过多,会使子叶夜间不合拢,使用前要注意使用浓度。对梅花、樱花、花桃、榆叶梅、贴梗海棠、杏、梨等蔷薇科观赏植物,均可产生明显的药害,对爵床科的虾衣花、珊瑚花危害也很大。

5、石硫合剂:桃、李、梅、梨、葡萄、豆类、马铃薯、番茄、葱、姜、甜瓜、黄瓜等。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要慎重,最好在落叶季节喷洒,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使用。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

7、乙酰甲胺磷:不宜在桑、茶树上使用。

8、三唑磷:甘蔗。

9、毒死蜱:烟草。

10、水胺硫磷:超过28-30度的高温干旱季节在柑桔上使用果实上出现条纹花斑。

11、倍硫磷: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梨、桃、樱桃、高粱及啤酒花对该药敏感,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

12、杀螟硫磷:高粱、玉米及白菜、油菜、萝卜、花椰菜、甘蓝、青菜、卷花菜等十字花科对该药敏感,用时注意。

13、马拉硫磷:番茄幼苗、瓜类、豇豆、高粱、樱桃、梨和苹果的一些品种对该药敏感,使用时注意浓度。

14、哒嗪硫磷:不能与2,4—D除草剂同时使用,如两药使用的间隔期太短,易产生药害。

15、杀螟丹:水稻扬花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幼苗。

16、杀虫双: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幼苗,棉花叶面喷雾。豆类、柑桔类果树对其敏感,只能用低浓度。

17、杀虫单:棉花、烟草、四季豆、马铃薯及某些豆类。

18、仲丁威:瓜、豆、茄科作物。

19、异丙威:薯类作物。

20、甲萘威:瓜类。

21、克百威:只能作根际埋施用药,不能溶水喷洒。

22、噻嗪酮:白菜、萝卜。

23、吡虫啉:豆类、瓜类。

24、石油乳剂:对某些桃树品种易产生药害,最好在落叶季节使用。敌死虫(99.1%矿物油乳油)可与大多数杀虫剂、杀菌剂混用,它能减少药液蒸发,提高农药的附着能力和保护易受紫外线影响的杀虫剂品种,因而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它可与阿维菌素、Bt、吡虫啉、敌灭灵、万灵、可杀得、琥胶肥酸铜等药剂混用。但本品不可与含硫药剂、波尔多液、乐果、克螨特、西维因、灭螨猛、灭菌丹、百菌清、敌菌灵农药混用。同时还应注意,果树上喷过以上药剂后14天内不能再喷敌死虫,否则会发生药害。使用方法先在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往水中加入规定用量的敌死虫,再加入足水量。如与其它农药混用,应先将其它农药和水混匀后再倒入敌死虫,不可颠倒。为防止也现药水分离现象,应不断搅拌。夏季使用机油乳剂,有的树种会发生药害,应先做试验。

25、松脂合剂:在夏季使用松脂合剂对柿子有明显药害,春夏时节对柑桔产生不利影响。

26、松碱合剂:落叶果树对其都很敏感,在夏季生长季节不宜使用。

27、代森锰锌:烟草、葫芦科、某些梨。梨小果时施用代森锰锌易出现果面斑点。浓度高会引起稻叶边缘枯斑。

28、硫菌灵:防治猕猴桃的病虫害时,应避免使用托布津。可与多种农药,包括碱性药剂混用,但不宜与铜制剂混用

29、多菌灵:可与一般杀菌剂混用,但要随配随用。不能与铜制剂混用。

30、百菌清:对梨、柿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苹果落花后20天内也不能使用。高浓度对梨树、柿、桃、梅易产生药害

31、硫磺:黄瓜、大豆、马铃薯、李、梨。

32、氟硅唑:某些梨品种幼果期(5月份以前)很敏感,忌用。

33、氧化亚铜:果树期和幼果期。

34、炔螨特:梨树禁用。25厘米以下瓜、豆、棉苗稀释不低于3000倍。克螨特对柑桔春梢嫩叶有药害,产生褐色印斑,在果实上如使用浓度过高,用药剂量过大会使果面产生黄色条状或不规则的环纹,影响果实外观,高温下用药对果实易产。

7.农业生产中该如何降低农药残留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是不可多得的帮手,无论是除草、杀虫还是防治病害,大多是离不开它的,科学使用农药确实能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但是农药残留问题也需引起注意。那么该如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残留呢?一起来看看吧。

1、选择低毒农药

2、提高施药技术

农业生产中往往造成农药残留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种植户施药不当造成的,应该结合农药本身特点科学合理施药。就拿施药器械来说,不同的施药器械,药液喷出来的雾滴大小也是不同的,如果雾滴较大,药液不能很好的附着在叶片表面,农作物不能良好的对药效进行吸收,大部分的药液会被滑落或被风吹掉,进入到土壤中,极易造成农药残留。所以选择雾滴较小的施药器械是关键,不仅能提高药效,还能降低农药残留。

3、和生物防治相结合

在农业生产中除了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植物,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比如生物防治,这样能节约用药量以及成本,以此达到最终的降低农药残留的目的。比如在防治害虫时,可以释放天敌进行防治,在防治病害是,可以通过轮作倒茬或者是深耕等措施来减少病害发生,而杂草则可以用人工除草或者中耕进行。

8.农药的科学使用技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蔬菜、水果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既要这些蔬菜、水果的卖相好,新鲜美味,又希望吃到身体里的蔬菜健康无污染,对人体没有伤害,尤其对于后者的要求更甚,还有不少人在购买此类商品时会专门挑选一些存在轻微虫蛀现象的,认为这样的蔬菜或水果没有喷洒过农药,吃了之后对身体没有损害。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那么如何在所种植的瓜果蔬菜上使用农药,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就成了现代种植户较为关心的问题。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如何科学的使用农药。

一、百菌清:不能与石硫等碱性农药混用,如敌稗,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

二、多菌灵:可与一般杀菌剂混用,但与杀虫剂、杀螨剂混用时要随混随用,不宜与碱性药剂混用。

三、64%杀毒矾:是由恶霜灵和代森锰锌混配制剂而成,具有内吸传导性和触杀性,防治霜霉科、白锈科,对作物稳定,不易产活药害,而且各种作物对杀毒矾的耐药性很高,不会引起药害。杀毒矾与农用链霉素相配黄瓜幼苗期禁用。

四、恶霜灵:对霜霉目病源菌具有很高的防效,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与代森锰锌混用,其防效高于与灭菌丹、铜制剂混用,如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

五、番茄灰叶斑病每667平方米可用15%克菌灵烟霉剂(速克灵十百菌清)200克熏治。

七、阿米西达:嘧菌酯,阿米西达的杀菌谱是非常广,对四大类致病病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绝大部分病原菌均有效。一药治多病是阿米西达的突出特点,与现有杀菌剂作用方式不同,活性高,目前病菌对阿米西达抗药性较弱。它最强的优势是预防保护作用,而不是它的治疗作用。

它的预防保护效果是普通保护性杀菌剂的十几倍到几十倍,而它的治疗作用和普通的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因此,要充分发挥阿米西达的效果,一定要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当发病严重时期使用阿米西达,防病效果和其它内吸杀菌剂不会有明显差别。为了充分发挥阿米西达的防病和增产作用,根据各地的使用经验在以下三个时期使用阿米西达最合适,第一是苗期在苗床上使用;第二是在开花前期;第三是在果实生长初期。足够的喷水量也是保证阿米西达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寿光一般一个50-60米长的温室在成株期(番茄,黄瓜,茄子,甜椒)至少要喷4喷雾器水(120斤),80米长的棚要喷6-7喷雾器水。使用浓度都是1500倍液(每喷雾器水加1包阿米西达),每次喷药的间隔期10-15天,连喷2-3次。阿米西达一般单用,一定要注意。

八、可杀得:属于氢氧化铜,商品名又称冠菌铜、丰护安、蓝盾等。在蔬菜上可以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因其防护作用强,在发病前可用于防治真菌、卵菌病害。因其是无机铜又呈碱性,所以只能和结构稳定的有机杀菌剂混用,如百菌清等。而不能和呈酸性的药物混和。也不宜混合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和叶面肥。对于混合有化学反应的福美双、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乙霉威等也不宜混用,对混合后产生沉降、凝结等胶体破坏现象的也应避免混用,尚不明确的应先做试验再确定,以免出现一药害。

九、代森锌:能防治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白粉病作用差。防治西红柿早疫病、晚疫病、斑枯病、叶霉病、炭疽病、灰霉病,茄子绵疫病、褐纹病等,注意葫芦科蔬菜对锌敏感,用药时要严格掌握浓度,不能过大。

十、丙森锌:是一种广谱、速效的保护性杀菌剂。其他名称安泰生。防治白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番茄早晚疫病,丙森锌是保护性杀菌剂,必须在病害发生前或始发期喷药。不可与铜制剂和碱性药剂混用。

十一、霜脲氰: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要是阻止病原菌孢子萌发,对侵人寄主内病菌也有杀伤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内吸作用,对霜霉病和疫病有效。单独使用霜脲氰药效期短,与保护性杀菌剂混配如丙森锌,可以延长持效期。适宜作物黄瓜、葡萄、辣椒、马铃薯、番茄等。防治对象霜霉病和疫病等。

十二、烯酰吗啉:其它中文名:安克广泛用于蔬菜霜霉病、疫病、苗期猝倒病、烟草黑胫病等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防治,具内吸活性在不考虑病原真菌抗药性的前提下,药效较目前广泛使用的甲霜灵、霜脲氰、乙磷铝、恶霜灵等为高。单独使用有比较高的抗性风险,所以常与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复配使用,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十三、甲霜灵:主要防治疫霉病,谷子白发病有效。单一长期使用该药,病菌易产生抗性。其他名称阿普隆、保种灵、瑞毒霉、瑞毒霜、甲霜安、雷多米尔、氨丙灵。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有双向传导性能,持效期10-14天,土壤处理持效期可超过2个月。适用范围对霜霉病菌、疫霉病菌和腐病菌引起的多种作物霜霉病,瓜果蔬菜类的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

十四、五氯硝基苯主:五氯硝基苯主又名土壤散。要用作土壤和种子处理。对多种蔬菜的苗期病害及土壤传染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将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按1:l混合后拌种或土壤处理,可以扩大防病种类,提高防治效果。用作土壤处理时,遇重粘土壤,要适当增加药量,以保证药效。但西红柿幼苗、葱头、莴苣等对五氯硝基苯比较敏感,过量易引起药害,增加药量要慎重,苗床在施药后适当多喷(浇)水,防止产生药害。

十五、溴菌腈:用途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抑制和铲除真菌、细菌、藻类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炭疽病有特效。广泛适用于果树、葡萄、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烟草、茶树、花卉等多种作物,防治炭疽病、黑星病、疮痂病、白粉病、锈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茎腐病、溃疡病、青枯病、角斑病等多种真菌性、细菌性的病害。应用方式灵活,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灌根,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还适用于湖泊环境处理的灭藻,改善渔塘水质;纺织品、皮革等防腐、防毒等。

十六、灭菌丹: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灭菌丹对多种蔬菜霜霉病、叶斑病等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防治瓜类及其他蔬菜霜霉病、白粉病,马铃薯和西红柿早疫病、晚疫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1)不能与碱性及杀虫剂的乳油、油剂混用。(2)西红柿使用浓度偏高时,易产生药害,配药时要慎重。

十七、三乙磷酸铝:别名乙磷铝,疫霉灵,疫霜灵。乙磷铝是一种有机磷类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霜病、疫病、霉病都有很好的效果,在果树上应用较多,同时它对烟草黑胫病有特效,所以在南方烟草上应用较多。但目前来看,该产品目前的市场认知度还不够高,应用不够广泛,这都是由于推广力度不够造成的,但就产品而言,该产品属于低残留的有机磷杀菌剂,可内吸上下传导,药效显著,是很有市场潜力的产品。目前由于三乙磷酸铝用于出口较多,加上生产厂家有限,所以造成了在国内市场上该产品销售相对较少。本产品可以在作物体内上下传导,苹果疫腐病比较严重,效果不错,但是前期套袋前施用对果面不安全,容易造成花脸,所以果农接受起来有难度。

以上总结了十七种常见农药使用的小技巧,当中有专门针对蔬菜的,也有专门针对瓜果类农产品的,还有是专门针对某种害虫或某一类病菌的药物,在使用时要具有针对性,切忌滥用药,过量打药。

9.冬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大多处以荫蔽和静止状态,但是还有很多的大棚种植户反季节栽培蔬菜,这时很多朋友就有疑问,冬季种植蔬菜如果需要打农药,要注意些什么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施药温度

温度在农药使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温室适宜的情况下,农药起到的效果会更好,而且还不会产生药害。反之,如果温度过度,这样不仅造成了农药的浓肥,而且一旦出现药害,往往得不偿失。所以冬季使用农药时,建议选择10度以上的温度条件,当然15度或20度以上会更好,同时要注意天气预报,在喷施农药后的未来最后,没有出现强降温和降雨的情况发生。

3、施药天气

4、农药的剂量

在农药喷洒剂量上,不得随意私自加大,在冬季时,因为气温较低,不管是杂草还是病虫害,它们的抗性都比较低,所以只需按照正常的剂量施用即可,不要因为担心防治效果较差,而随意加大剂量,往往最终的结果时作物一起受害。

10.为啥农药使用后药效差

农药是用于防治作物生长中病虫害的主要物质。合理的使用农药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关键措施,不过我们在使用农药的时候,很多人都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使用方法。导致农药在使用之后效果不佳。那么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农药使用后药效差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重治轻防

很多人在使用农药的时候,都会以重治轻防为主。而虽然幼虫对农药的抵抗性虽然是比较差的,但是随着其生长而逐渐增强对农药的抗性。所以我们在防治病虫害的时候,应在害虫三龄前的幼龄阶段进行防治。这个时候虫量小,并且还没有完全开始进食危害。不过因为很多人都不了解杀虫杀菌的作用机理。不管是保护性的还是治疗性的,都要等到病虫害开始流行之后才会施药,导致经济大量损失,防病效果也不佳。

2、浓度不当

很多人在配制农药的时候,没有一个标准的配制标准,只用瓶盖等模糊的器皿进行配制。从而极易导致农药的浓度过大,超出其范围,让病虫体内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并且还有人觉得浓度越大的话,那么农药的防治效果就会越好,其实在施用农药的时候,如果浓度大而水少的话,那么是很难进行整株喷施的,极易导致产生药害。容易出现作物畸形等不良现象,农药的药效自然也会比较差。

3、追求速效性

现在市场农药的品种是有非常多的。其中常见的便有速效性农药,而有很多人在使用农药的时候便喜欢选择速效性的。对于常见的阿维菌素等农药来说,因为主要是抑制害虫的蜕皮或者是杀死虫卵等,肉眼可见到的效果并不多,从而不受农民们的欢迎。但是如果盲目追求速效性农药的话,那么这些农药一般都是以剧毒高毒农药为主的,从而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其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同时还易造成作物徒长,影响产量。

4、其它原因

以上就是为啥农药使用后药效差的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THE END
1.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相较于传统方法,无人机作业每亩可以节约农药、化肥15%以上,同时实现减量增效。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2万吨,比2012年下降14.0%,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此外,通过智能灌溉、精准农业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从2014年的402立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347立方米。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nyxw/nyyw/2024122515383828222/index.shtml
2.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生产上推广使用节水、节肥、减药、节能等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现由“量”到“质”、由“产出”到“产好”的转变。在品牌上深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发展绿色、有机、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68/279877.html
3.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相较于传统方法,无人机作业每亩可以节约农药、化肥15%以上,同时实现减量增效。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2万吨,比2012年下降14.0%,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此外,通过智能灌溉、精准农业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从2014年的402立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347立方米。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47736417
4.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明显。 供给侧改革 具体到化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渐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推广专业化农化服务;另一方面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肥料生产智能化、施肥数据化,提升https://xueqiu.com/1641883857/317712515
5.从FAO公布农药使用数据浅议我国农药减量取得的成效我国是农业大国,从近40年间农药的用量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1982-2014年,农药用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从2015-2024年,我国农药用量呈稳步下降趋势。在药肥“双减”?政策推动下,通过?生态控制措施、科学施药、药械升级等技术措施,农药使用量已得到有效控制,这不仅提高了农药利用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提升了农产品质量。 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zlzs/content/999394c5-8014-42fe-9308-c77f1728361a.html
6.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数据中心相较于传统方法,无人机作业每亩可以节约农药、化肥15%以上,同时实现减量增效。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2万吨,比2012年下降14.0%,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此外,通过智能灌溉、精准农业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从2014年的402立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347立方米。 从产出价值来看,农产品质量水平持续http://mxg.ruc.edu.cn/detail.jsp?infoid=067621D08.00017F8C.5CFF
7.农业部宣布启动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农业部今天宣布正式启动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预计到2020年,在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国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总量将实现零增长。 化肥、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促进我国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的https://finance.huanqiu.com/article/9CaKrnJIUAO
8.我国提前三年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三农频道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肥料企业要通过建设现代肥料产业链、推进水肥一体化、提高效率等措施,推进绿色转型,顺应绿色农业发展趋势—— 过量使用化肥会影响作物生长,威胁农业安全。当前,推动肥料行业实现绿色转型,挽救“过劳”的土地,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迫切需https://sannong.cctv.com/2018/01/12/ARTI4U6kf5n0oGF3ZavDnnwN180112.shtml
9.今年粮食产量1.23万亿斤农民收入或破1.3万元村官频道今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药使用量已连续3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今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84%,水http://cunguan.youth.cn/jjsn/201712/t20171229_11220918.htm
10.农药化肥零增长总结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主导思想,就是要实现“到2020年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一是要减去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多用的部分化 肥,提升利用效率。二是要推进有机与无机的结合。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归纳起来有八个方法的工作内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深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利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95m7wws.html
11.河北省去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实现负增长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岚)记者从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我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实现负增长,提前实现农业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规定的到2020年实现零增长的目标任务。 两年内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过去1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成本年增长都在10%以上,其中化肥、农药投入过量是一https://item.btime.com/02jq4vfeqb426n0mi7r8r0d2sqq
12.农业部:中国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记者21日从中国农业部获悉,中国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2015年以来,农业部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经科学测算,2017年中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2017122181489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