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31日讯今年,武城县老城镇梁寨村以“三类地”开发工作为突破口,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载体,整合村内土地资源,尝试整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在破解农村承包地细碎化、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了新模式,通过“支部创办合作社、合作社带领农户、企业和大户助推”的工作模式,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企业+大户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双赢的发展道路,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梁寨村于2022年4月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武城县瑞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村支部书记任合作社法人,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相互监督,认真履职,不断完善合作社运行规章制度,确保合作社规范运营。2023年初满粒(德州)农业有限公司计划在老城镇进行土地流转,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梁寨村积极对接该公司并达成合作,为规模化种植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梁寨村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和“种粮大户+农户”两种土地流转形式并行方式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既支持原有种粮大户进行规模化、市场化经营,又将全村未流转土地化“零”为“整”、成方连片流转到武城县瑞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对接满粒(德州)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全程托管经营,形成有效市场竞争,提升了土地承包金额,使群众得实惠。村支部负责各方统筹协调,确保土地流转费每年5月10日、9月10日分两次兑付各户。目前,通过以上两种流转的模式共流转耕地800亩,全村耕地流转率达98%,几乎实现了全村耕地流转。
通过本次土地流转,解决了承包地细碎化,便于集中规模化经营,实现了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动农村资源高效率流转、市场化配置,促进了农村建设,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企业通过农业项目获得经济效益,还让群众每亩地多收入300元,也能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通过规模化经营也为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实现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得效益、集体得收益、经济得发展的“四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