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市棉农张和平:一项新技术一个致富梦

【寻找最美追梦人】他试验成功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解决了困扰棉农多年的粮棉争地难题;他成立棉花合作社,实现了社员每亩地增收千元的目标,他的种棉经验得到农业部认可和推广。他就是南宫市被称为棉花“土专家”的张和平——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原付川通讯员陈刚

他研究出育苗移栽技术,解决了多年的粮棉争地难题

“今年的夏播棉花平均每棵结桃20个,每亩至少能产350公斤,社员们又能有个好收成喽!”近日,南宫市大屯乡赵明桥村和平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张和平,到田间预测棉花收成后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46岁的张和平,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祖上几辈种棉花,潜移默化之下,他也喜欢上了种棉花,并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前些年,张和平承包了百亩棉花地,开始大规模种棉花。怎么才能不用三天两头打药防治病虫?怎样才能一年种两季,让土地不再闲置?与祖祖辈辈棉农不同的是,张和平在种植过程中总爱琢磨,头脑中总有一些奇思妙想。当然,这些想法总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改进种植,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收成。

有一次,他到南宫市参加一个农业培训会,被一种美国抗虫棉种吸引。当时一斤种子140元,是市场价的几十倍,但他还是咬牙买了2斤种子回去试种。当年,他用新种子试种了2亩地,每亩地不仅节省了150元的打药费,而且还比普通棉花增产100斤,多收入300多元。

偿到科学种棉甜头的张和平,从此迷上了钻研种棉技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听说了育苗移栽技术,此技术可缩短棉花生长周期,一年中除了能种棉花,还能多收一茬儿小麦。

对种棉新技术的渴望,加上他说干就干的性格,2008年冬,张和平借来2万元钱,在南宫市郊区租用了两个育苗大棚搞试验。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他将铺盖搬进了育苗大棚,日夜守候在棉田里。第12天的时候,棉苗终于长了出来。不料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大棚内温度太高,近半数棉苗突然死亡,两万元钱和他的努力都打了水漂。

面对失败,张和平并没气馁,他拿着妻子从娘家借来几万块钱,又开始了新的试验。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历经数次失败,终于试验成功了育苗移栽技术。运用该技术种植的棉花,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而且春播棉实现了间隔套种,夏播棉实现了一季麦一季棉,解决了困扰当地棉农多年的粮棉争地难题。

他成立和平棉花合作社,让棉农每亩地至少增收1000元

育苗移栽技术成功研究出来后不久,张和平成立和平棉花合作社,并号召棉农加入合作社,以真正实现轻松种棉致富梦。

“购买农资价格低”“种棉技术有指导”“收购价比市场价高两毛”……为了让棉农加入合作社,张和平每天走村串户、四处讲课,免费给乡亲们讲解种棉技术。在张和平的积极努力下,2010年当年就有300多户棉农加入其合作社。

“凡是加入的社员,现在每亩至少增收1000元。”张和平介绍,加入合作社使用育苗移栽技术后,棉农省去了买种子、铺地膜、打药、幼苗护理等环节,可以直接栽种合作社提供的优质棉苗,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产量高,棉农们真正实现了快乐种棉、轻松致富。如今,和平棉花合作社已有社员3600多户,50多万亩棉花使用育苗移栽技术。

南宫市王道寨乡留诗村六旬老汉师申告诉笔者,他一开始加入合作社时,只在2亩棉花地中使用了育苗移栽技术,没想到每亩比前一年增收1000多元,套种的西瓜还增收1000多元。“乡亲们对合作社再也不划问号了,都改句号和感叹号啦!”师申高兴地说,尝到甜头后,他把所有的8亩地都采用了新技术。

“种棉不用买种子,不用铺地膜,更重要的是轻轻松松种棉的同时还能增收。”赵桥村村民张风申深有感触地说,他在张和平的育苗基地建了两个移栽育苗大棚,每个大棚占地1亩,所育棉苗可供500亩地使用,每个大棚一年育苗1个月,增收2万元。

据南宫市农业技术站站长贾德彩介绍,张和平棉花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得到了农业部认可,农业部先后3次派人考察育苗移栽技术,并在南宫市召开全国棉花育苗经验交流会,专门学习推广这一技术。

要下决心、出重拳,彻底清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

我们的城市需要外在的美丽,更需要人性的温暖和关怀。

家有捣蛋淘气包?还是可爱机灵鬼?家有萌宝,赶紧来秀秀吧!

THE END
1.问: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哪三种方式?/综合政务(一)出资创办方式。指领办主体作为发起人之一,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入股参办方式。指领办主体入股已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单位。 (三)服务带动方式。指领办主体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但利用自身经营服务资源,通过提供生产托管、产品购销、品牌培育、项目咨询、财务管理、政务代办、教育http://www.enping.gov.cn/hdjl/ywzsk/z/content/post_3205720.html
2.合作社最新政策引领农业合作发展新篇章,共创乡村振兴新篇章合作社最新政策出台,引领农业合作发展新篇章。政策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政策强调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和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http://10g.hzdsmachine.com/post/766.html
3.最新合作社法,农业合作事业发展的法律基石技术交流最新合作社法的实施,提高了农业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法律的规定使得农业合作社在面临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等挑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保障其稳定发展。 最新合作社法是推动农业合作事业发展的法律基石,该法律的实施,规范了农业合作社的运作,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合作事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了农业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相信http://zjcbkj.cn/post/6088.html
4.农民专业合作社新时代农业的发展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一群具有共同利益和职业特性的农民组成的经济组织,它们通过合营、共享资源等方式,共同参与农业生产和服务活动。这种形式的合作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强调的是成员间的相互依赖与协作。 历史沿革 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概念并非突然出现,它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间段内对传统家庭式农业https://www.3svb9bc3.cn/ke-pu-dong-tai/333848.html
5.深度解析,成立农业合作社全攻略——注册资金与必备条件一览无遗4、【法律分析】:成立合作社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拥有五名以上符合相关法律条款的成员;(二)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章程;(三)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的组织机构;(四)拥有合法、符合行政法规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五)成员出资符合章程规定。 5、注册农业合作社的条件:需有五名以上符合法律规定的成员,制定符合法律要求的章程,http://www.szwangluo.com/9aEc8aB05E6B.html
6.在农村多少亩地能成立合作社?需要多少钱呢?一、多少亩地能成立合作社 1、专业合作社没有经营规模上的限制,一般成立专业合作社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成立合作社必须有5名或者是5名以上的成员;合作社成员的身份是农村户口或者是城市下岗待业的身份;合作社成员必须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2、专业合作社发起的程序包括筹备发起;制定合作社章程;推荐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名单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038.html
7.几亩地能成立合作社?只要你满足了成立合作社的其他条件,就可以成立农业合作社,至于土地的亩数,则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需求去规划即可。 几亩地能成立合作社? 根据我国的合作社相关法律政策,成立合作社对于土地是没有面积和亩数限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https://m.64365.com/tuwen/aaakwqo/
8.合作社合作协议书15篇乙方用于投资入股的土地位于xx村xx组,面积为xxx 亩(以实际核定面积为准),土地四抵界址以乡政府、村委会最终确定的红线为准。 土地主要用于茗洋阁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种植。 四、乙方分红的标准及结算方式 1.经双方协商,乙方入股按下列标准分红: 农民入股的土地越多分红就越高;合作社生产种植五年内没有任何分红;五年https://www.wenshubang.com/xieyishu/1968398.html
9.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元年,收好了这23个典型乡村振兴案例!探索“政府搭台、文创撬动、公益助推、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机制。争取187亩国有建设用地指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为明月村“引凤入巢”提供“启动器”。成立农旅融合项目工作推进组,采用招才引智政策,吸引100余位知名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入驻,引进规划、策划、运营等经营人才,为明月村发展提供“孵化器”。https://www.jiuhe169.cn/h-nd-1168.html
10.烟台:千亩撂荒地改良获重生村民种出有机旱稻3年前,撂荒数年的地里干草层近半米;3年后,改良后的撂荒地上种出有机旱稻。27日,在烟台市福山区仉村周村,卓良水稻专业合作社种植的800多亩有机旱稻迎来收获季节,堆满卡车的稻谷无声地宣布:千亩撂荒地重生了。干了件不可能的事:撂荒地里种旱稻负责田间管理的合作社理事周坚介绍,2014年合作社成立后,将目标定为种http://3g.sdchina.com/show/395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