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财经上下游澎湃新闻

3月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日前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

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是人多地少,“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从现阶段来看,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

韩俊强调,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的关系,让党的农村政策阳光雨露惠及广大小农户。

韩俊进一步介绍,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中国现在的农户有2.3亿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而在一些西南地区的丘陵山区,不但户均经营规模小,地块也特别零散。比如四川省每户地块在十块以上,平均每块地只有0.4、0.5亩。

韩俊表示,搞现代农业,不能让小农户掉队,要防止搞强制的土地流转,防止将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对广大小农户实行硬挤出,这样就会影响到小农户的就业和生计,更要防止大量农民变成既没有办法转移就业又无地可种的无业农村。农业经营方式必须是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强迫命令。

THE END
1.理论研究!如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我国有2亿多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小农户约占98%,经营耕地面积占比70%左右。要注重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小农户作用,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改善生产设施条件,提升抗风险能力,拓展增收空间,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http://cc.jlnongji.cn/qgdt/2024-11-28/262070.html
2.福建省社:整合赋能加快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耕地总量少,细碎化程度高,户均承包地仅2.6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全省约有88%耕地由小农户生产经营。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这在福建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无规模、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5565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宜昌众赢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出口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定制药园”的众赢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力推介,该模式已带动省内13个市(州)、6000多个农户种植中药材5万余亩。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每年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写入省委一号文件。省级层面出台农民合作https://www.agri.cn/zx/xxlb/202411/t20241128_8693500.htm
4.2.3亿小农户注意了!发展现代农业,你们与新型经营主体同等重要韩俊指出,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我国现在的农户有2.3亿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这是个小规模甚至超小规模的经营格局。“人均不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https://sannong.cctv.com/2019/03/01/ARTIUt4AkMMeIdzQ26azsBXs190301.shtml
5.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演变历程问题聚焦与变革取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可以说,http://m.casic-expo.com/nd.jsp?id=193&id=193
6.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磅发文→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规范土地流转交易行为。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加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监管。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发展粮食生产。通过发展土地集中型和服务集中型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粮食生产https://www.xytv.cn/internet/2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