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公布!安徽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总产量达830.16亿斤、居全国第5位;油菜产量达110.6万吨、居全国第4位;棉花产量达2万吨、居全国第8位;水产品产量达254万吨、居内陆省份第4位……9月29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一份“2023年安徽农业成绩单”。

在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蕴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力量。近年来,安徽聚焦产业需求,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发力,农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安徽金字招牌,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水稻和小麦育种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中,安徽聚焦主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绿色食品加工与品牌提升、生物种业、农机装备及数字农业、绿色高效农业等5大领域,系统布局农业农村重大科技任务及重点攻关方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安徽在两系杂交稻育种、茶树育种与茶叶加工、蔬菜育种与栽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人工智能色选机、农业传感器和作物基因编辑等研究领域实现全国并跑领跑,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

202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5%,高出全国3.3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左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水稻和小麦育种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全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达386家

安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全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达386家,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精准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引育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一批高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加速汇聚。近十年,引育国家级农业科技人才22人,争创国家级农业科研团队11个。

为服务主体培育,安徽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全省在一线开展服务的科技特派员约1.6万余名,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行政村服务全覆盖。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实施人才订单培养计划,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方式,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满足需求、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人才。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地级市全覆盖

安徽坚持打造多层次引领性农业科创平台,加强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科研条件和能力建设,推动农业实验室(创新中心)水平迈上新台阶。

目前,省级以上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总量达214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6家,以荃银高科、中联重机为代表的生物种业、中药材精深加工、现代农业装备等重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平台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省部级创新平台184家(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覆盖种质资源保护、主要粮食作物、重要农产品、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等领域。

推动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107个,省部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378个。强化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引领,增强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辐射带动能力,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8家,位列全国第2名,实现地级市全覆盖。

1.1亿转化资金让农业科研成果扎根

安徽持续构建农业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自2021年以来,省财政累计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1亿元,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走进田间,让更多农业科研成果扎根江淮大地。

在新品种方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建设安徽省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资金保障不断强化,年度投入种业资金近亿元。种业企业实力不断壮大,2023年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总数达12家。品种培育工作成效明显,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324个,其中国审品种95个。

在新技术方面,推动“良种、良技、良田、良机”技术集成组装,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应用双季稻北缘地区早籼稻新品种选育、水稻丰产优质与绿色增效协同机械化栽培、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等13项核心技术,在安徽省陆续创造双季稻、单季稻、再生稻亩产1000公斤以上高产典型。

THE END
1.安徽农业科学官网,欢迎光临安徽农业科学杂志社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1 2 稿件查询: 最新公告| 《安徽农业科学》开通线上期刊订购 《安徽农业科学》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安徽农业科学》开通线上期刊订购 《安徽农业科学》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2024年23期 https://www.ahnykx.com/
2.安徽:19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结硕果记者日前获悉:2024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组织协同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单位,共同实施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项。 截至目前,建设成果转化基地16个,基地核心区面积达4915亩;通过转化应用“四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成果,转化直接收益572.5万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Y3ODE0MQ==&mid=2654748134&idx=6&sn=b5aa5d181f7c8bb1333ade219ecc3584&chksm=8107d9687212cb89ebb0c40195b70bd437e499d3f59d44c9426812e07df7c4f969c5416d4c46&scene=27
3.工作进展2024-07-18 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省农业减灾救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暨秋粮生产专题会 2024-07-08 安徽:“技防”“人防”齐发力 多措并举保秋粮 2024-06-05 全省小麦收获进入尾声 2024-05-30 抢收忙,早归仓 2024-05-30 我省主产区小麦全面开镰 2024-05-23 守好小麦丰收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4-05-21 坚决https://nync.ah.gov.cn/yzzyls/gzjz/index.html
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处http://cyc.aaas.org.cn/
5.安徽科技学院搭建平台助推区域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安徽科技学院搭建平台 助推区域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蚌埠市农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蚌埠市淮上区五禾丰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蚌埠市农学会主办,安徽科技学院和蚌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承办,100余名学会代表围绕“助推区域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研讨交流。安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蒋德勤和蚌埠市科协副主席王建斌出席开幕式https://www.ahyouth.com/news/20180820/1353811.shtml
6.安徽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工业园东区,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1680万元,是一家从事淀粉精深加工、贸易、科研和综合利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同时与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开展合作,成立“安徽省淀粉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https://wx2f26cc4e53969306-miniapp.nodetech-inc.com/company/4191
7.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agrisearch,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农科发现,农业大数据,农科联盟,农业文献传递,农业科技文献http://www.agrisearch.cn/
8.安徽农业大学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条科研平台是学校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科研平台的运行管理,促进学校科研平台的有序建设和健康发展,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安徽省工程http://kjc.ahau.edu.cn/info/1013/2082.htm
9.乡创(安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核心业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产业运营 愿景国内领先的乡村振兴科技孵化与产业运营机构 技术手段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乡创(安徽)致力于在每个县乡建立一个乡村振兴科技孵化与产业运营中心,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统一服务机构和窗口,在每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村)建立一个服务平台(乡创空间)。乡创拥有“http://www.xcah.net/
10.关于做好2024请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早部署、早行动,按照有关规划和2024-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储备指南 ( 附件 1-11) ,指导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和项目单位通过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平台(https://acpmp.agri.cn)逐级开展项目储备工作,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级储备库(部派出机构、直属单位项目以及中央直http://www.czzht.com/index.php?c=content&a=show&id=5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