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使用工作总结
贺兰县第一小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宁夏整省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教发规〔2022〕204号)、《自治区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印发关于做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宁教研函〔2023〕33号)等文件精神,贺兰一小根据应用实施方案,结合校情实际,坚持学用结合,以点带面,有效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水平,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需求,推进智慧平台服务教育教学和“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全方位服务
1.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项领导小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学校各部门成员,确定专人,具体组织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及宣传推广工作。
2.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解决应用困惑
主要是针对老师、家长们在注册、建班、建群等操作,我们经过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老师、学生、家长在注册、建群时还存在困难等,针对此类问题,我们迅速组织团队成员制作了平台操作培训的教程和微课,及时推送给各班学生和家长,有效地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解决困惑。
(二)聚焦教学教研深化应用实践研究
1.注重学科覆盖,有效进行资源整合
我们通过对接国家平台,整合本地资源,发动我校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等,多途径汇聚学科教育、安全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优质数字资源,逐步向各学段各学科渗透使用。
2.发挥学校优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我们在已有的宁教云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四名”(名师、名家、名校、名课)在线资源,建设我校特色课程资源。二是本学期我们尝试探索“学科融合+”模式下的思维课堂通过在教研及课后社团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教师利用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数字资源进行备课导学、课堂教学、学业检测,构建智慧课堂,助力因材施教。通过利用课程资源和智能教学应用,缓解联盟学校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3.优化学习方式,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一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我们本学期在尝试“三阶五步”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巩固练习、拓展学习等环节中,积极应用平台课程资源、知识点微课、直播辅导、在线答疑开展,按需自主、个性学习,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学习需求。二是优化名师网络工作室、课程社区,引导教研联盟常态化开展专题教研、协作教研、巡课听评课等活动,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4.依托平台优势,积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
一是探索数据跟踪分析,推进师生评价改革。依托国家平台,接入学校管理、课堂评估、学生发展、教师考核、抗疫保障等基础数据,实现学校教育评价数据的统一归集、动态汇聚。二是本学期通过希沃技术的支持,逐步建立完善的学校评价标准,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校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对照分析,支撑学校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5.健全平台考核机制,提升平台应用效能
一是我们本学期参与开展了四次平台应用培训,通过培训,旨在加强师生使用平台资源的科学指导,尤其是培养师生资源检索、鉴别、选择和使用能力。二是强化平台应用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教育信息化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落实《宁夏中小学教育平台应用积分细则》。三是建立教师应用资源跟踪考评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改进教育教学。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我校教师目前最为熟悉和使用的是教学助手及希沃软件进行备授课及教学,所以在国家智慧中小学的平台常态应用九大场景方面还存在一定思维固化,尤其是教研的应用还不够深。
2.目前宁教云平台的应用需要老师常态化进行,而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应用也要常态化进行,如何将宁教云平台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统筹协调使用存在一些困难。
3.学校目前引进的社团,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社团应用计划和教学体系,如何在现有的社团中将平台资源和社团有效融合的探究方面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探索。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尝试将平台应用和课题结合
目前平台应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拟结合学校、学科或学段实际去挖掘切入点,通过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应用团队能够熟练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现智慧平台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常态化应用。
2.以活动促进平台的应用实践
为最大程度地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投身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实践工作中,我们拟通过学科组的研究策划一些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如,如何利用平台应用开展教学实践、创新“双师课堂”应用模式评比等活动。
3.发挥好种子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主要是在各学科组推选出种子应用教师,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平台的应用实践探索,逐步提高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