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获悉,2022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与贵州农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发了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平台—全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目前,平台已初步建成“123+N”一站式信息化服务体系,在全省28个县(区)、132个乡镇、386个村开展上线使用,探索出了一套集村务、党务、商务、金融为一体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据了解,“123+N”一站式信息化服务体系,是指一个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平台;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和智慧乡村管理两套系统;掌上报账、黔农e村、智慧门牌三大应用;基层党建管理、乡村政务服务、网上村务管理、农村电子商务、智慧乡村旅游、乡村文化阵地、农村普惠金融等N个“互联网+”场景。
截至2022年末,试点地区“黔农e村”村民认证达15万余人,“黔农e村”信息类总阅览量319953人次,其中党务公开、组织生活等信息村民阅览量41151人次,占比12.86%。随着认证村民不断增加,将为打造线上党建宣传阵地奠定用户基础。
同时,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黔农e村”掌上数据分析,实时查看省、市、县、乡、村五级村集体组织资金情况及各层级村集体经济强社实时排位。
大幅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行政部门、基层组织、村支两委可在平台上发布政策文件、村务、党务、农技知识及就业资讯等,截至2022年末,村民通过手机了解村情村务达3.5万人,先后受理214户村民意见反馈,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并通过平台对脱贫人口群体开设线上审批通道,材料由“村民交”变“内部转”,办事由“来回跑”变“线上办”。推动“足不出村办政务”模式,帮助农村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掌上服务,重点应用“黔农e村”惠民服务板块解决村民准生证办理、出生证明等28项申请,将办事时长从原来的1天缩短至3分钟,为单个村民节约办事成本百余元。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与贵州农信将持续做好平台迭代优化,聚焦线上党建宣传阵地、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盘活、乡风文明建设、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结合各试点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事务办理、金融服务需求等特点,帮助试点地区有重点地选择应用场景,提炼应用亮点及经验做法,为2023年全省推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