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业19人获得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图简历)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8日讯(记者段丹峰)近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经院主席团审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名单详细列举了有效候选人的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别是院士提名和中国科协提名。

据了解,有效候选人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来自企业和军队等。为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中国工程院2014年对章程进行了修订,院士增选每两年一次,本次增选是章程修订后的首次增选。

中国经济网将关于食品的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进行了整理,以便进行查阅。

1、卞科,现年54岁,任职河南工业大学,由中国科协提名“食品工程”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资料图)

卞科,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陕西省兴平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郑州市十大优秀青年暨新长征突击手。

1981年参加工作,1981年3月~1985年8月在西北大学任教,1988年1月始在郑州粮食学院任教,1991年10月~1992年10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作普通访问学者,1997年9月~1998年9月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历任学校储藏系主任、食品工程系主任、粮油食品学院院长、郑州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2004年7月任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农产品储藏与加工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5部,主持或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1项,“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3项(子项),“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3项。“粮食储藏保鲜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商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玉米品种及纯度鉴定方法的研究”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届河南省发明展览会优秀奖、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蛋白质电泳特性的研究”获国内贸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MODIFIEDSOYPROTEINADHESIVES”获美国发明专利。

2、胡小松,现年54岁,任职中国农业大学,由中国科协提名“食品工程”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胡小松,男,1961年2月2日生于南京,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园林系果树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2011年2月21日被任命为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正处级)。

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食品协会和食品学会常务理事;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国务院扶贫办世行项目专家;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农业与食品顾问;国家计委产业发展司技术顾问;北京市顺义区政府顾问;北京顺鑫农业集团公司战略顾问;新加坡APC投资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食品学报》和《食品工业科技》编委;杭州商业大学客座教授。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果蔬采后生理与贮运保鲜技术、果蔬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农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主持或参加的主要课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和国家863项目“苹果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蔬菜汁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优质鲜榨苹果汁和浑浊型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浓缩果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特色果品贮藏保鲜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开发”、“新型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苹果虎皮病和鸭梨黑皮病致病机理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乙烯受体蛋白反馈调控机理研究”、“AOX酶在乙烯合成代谢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三峡建设委员会科技攻关项目“冲菜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攻关项目“外销青梅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等技术研究课题以及多项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同时还承担着“主要农产品(食品)加工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战略”、“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十五攻关软课题。

此外,胡小松还先后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攻关与研究课题近20项,取得了1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有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2等奖,7项获部级科技进步3等奖,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4等奖,1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2等奖和1项获全国优秀图书奖暨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

3、金征宇,现年55岁,任职江南大学,由中国科协提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金征宇,男,1960年5月出生,江苏扬州市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7月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6年~1997年赴英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年。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10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863等科研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20多篇。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人大代表,无锡市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6月任江南大学副校长。

4、任发政,现年52岁,任职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提名为“食品科学”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任发政,1962年8月出生,汉族,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9—1987.7在北京农业大学学习;1987.7—2014.12中国农业大学工作教育部功能乳品实验室副主任;2012.1—至今任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副主任;2014.12—至今任教育部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主任。

任发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功能乳品(功能蛋白多肽分离与合成、益生菌分离与功能评价);干酪加工理论与技术;牦牛乳精深加工技术与产业化。

此外,他的“干酪制造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获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青藏高原牦牛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微生物凝乳酶与乳酸菌发酵剂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5、单杨,现年52岁,任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士提名为“食品工程”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单杨,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1984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员职称,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在读博士。从事农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20余年,曾在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研修农产品加工。

单杨自2000年开始任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兼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深加工。

曾参加欧共体援助的“发展湖南水果加工示范”项目,主持《柑桔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湖南省大宗农产品综合深加工技术研究》等1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部重点开发项目;取得科技成果5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三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申请发明专利6项;制定企业标准8项;编写专著5部,近100万字,其中《柑桔加工概论》是我国柑桔加工领域第一部专著;发表科学论文近30篇;成果应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16余亿元,出口创汇约5000万美元,利税5.45亿元,为农民增收近6亿元。

6、王兴国,现年52岁,任职江南大学,由中国科协提名“食品工程”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王兴国,1962年10月,浙江省台州市人,民建会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第四、五、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两次获全国粮油优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12个;与中粮、鲁花、益海嘉里、诺维信、嘉吉、麦当劳、肯德基、康师傅等国际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完成委托项目38项;积极组织应对反式脂肪酸、地沟油、煎炸油、塑化剂、苯并芘等食用油安全突发事件;多次受邀参加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解读食品安全热点、完成学科和行业发展报告、在国内外会议作主旨或专题报告。

王兴国教授是科技部试点联盟食用植物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油脂分会副会长、营养分会副会长,全国粮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国家食用植物油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技术顾问。

7、吴清平,现年52岁,任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院士提名为“食品安全科学技术”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包括,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食用菌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及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主持和承担分析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2项。

8、岳国君,现年52岁,任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岳国君,男,吉林农安靠山人,1963年4月3日出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粮集团总裁助理、中粮控股董事副总经理、中粮生化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其它社会职务包括:国家燃料乙醇十一五规划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科顾委委员,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兼职教授。

曾在黑龙江安达龙新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金玉实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历任黑龙江安达龙新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黑龙江华润金玉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

2008年1月,当选11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化工类);当选2000-200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9、赵谋明,现年50岁,任职华南理工大学,院士提名为“食品科学”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赵谋明,男,1964年9月生,博士学位,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的学科与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有蛋白质化学与工程。

主要承担的课题及项目有,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攻关项目“大豆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开发”、广东省“十五”重大攻关项目“大宗海洋鱼贝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及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等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州市重点攻关项目3项以及各类横向项目20多项。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8篇,其中6篇被EI收录;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还正组织编写科技书籍《调味品手册》等。

主要业绩: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蛋白质化学与工程、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等方向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负责主讲《食品化学》、《食品添加剂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生物技术》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主编教材《食品生物化学》和参编教材《食品生物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能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注重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相结合。目前已培养毕业硕士12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6人。

个人被评为教育部骨干教师、华南理工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此外,还获得1项广东省乡镇企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2项广东省轻纺厅优秀新产品二等奖。

10、周光宏,现年55岁,任职南京农业大学,院士提名为“食品科学”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周光宏先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CSIRO)和南京农业大学学习和进修。现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MeatScience》副主编。兼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联合国(UN/ECE)肉品标准委员会委员。现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自8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肉品科学和营养生理研究和教学。在肉品质量、肉品标准、肉品分级、肉的成熟机制、肉制品凝胶机理、冷却肉全程质量控制和传统肉制品品质形成机制和工艺改造,以及维生素吸收代谢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主持制定全国行业标准5项,参与国际肉品标准制定4项,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主编出版了《畜产品加工学》、《肉品学》、《畜产食品加工学》等专著和教材。获得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等荣誉和称号。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20名、硕士35名。

11、蒋剑春,现年60岁,任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由中国科协提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类院士有效提名。

蒋剑春,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被聘国家能源技术领域“863”专家委员会专家;2005年,被聘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

现任中国生物质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理事长、全国活性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林化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生物质化学工程》主编、《林产化学工业》副主编。

12、李天来,现年59岁,任职沈阳农业大学,由中国科协提名为“蔬菜学”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李天来,辽宁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专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3月获农学硕士学位,1996年7月获农学博士学位,曾先后2次赴日本留学和合作研究。1993年5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6月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6月起,先后历任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副主任、农学院副院长、园艺系主任及园艺学院院长等职,2001年9月至今任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

56岁的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博士,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3月,他赴日留学,三年后回国。多年来,他一直从事设施园艺及蔬菜生理生态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科研工作中,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科研课题13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七项,厅级奖二项。这些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近10亿元。

他在日光温室番茄及黄瓜生理生态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番茄畸形果发生机理的研究”和“番茄维管束走向及光合产物运转途径研究”的成果,己达世界先进水平。他主持完成的“番茄工厂化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果菜立体栽培技术研究”课题均已通过国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获得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13、罗云波,现年57岁,任职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提名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罗云波,男,1960年4月23日生于重庆市,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保障食品安全营养技术的研究。

1982年2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12月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生物学院,获博士学位。1988-1990年12月分别于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ofBath),北京农业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1998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短期工作。曾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现任的社会职务主要有,中国园艺学会,园产品采后分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学会理事;北京食品协会副主席;《中国食品学报》主编;《国际制冷学报》编委;全国高校食品学院院长联谊会会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果蔬成熟衰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基因工程及生物反应器在食品中的应用、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及安全性评价。曾主持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乙烯合成调控分子基础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限制乙烯合成转基因番茄采后生理研究”;农业部九五重点项目“耐贮转基因番茄的商品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乙烯成熟衰老机制的研究”等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生物技术在园艺作物的利用”(美国康乃尔大学)、“果蔬脂氧合酶衰老生理机制研究”(美国普渡)等。

14、王泽生,现年61岁,任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由中国科协提名为“蔬菜学”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王泽生,福建省福清市人,1954年1月22日生,1982年7月厦门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毕业,九三学社福建省委委员。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二级),福建省农科院食(药)用菌生物学与产业化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岗位科学家、十美双孢蘑菇合作项目主持等职。兼任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兼食用菌专委会主任、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保健食品委员会、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评审专家,《食用菌学报》、《中国食用菌》和《食药用菌》编委,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理事长、福建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委等职。

建立国家级双孢蘑菇研究团队,主持国家和省课题60多项,涉及遗传育种、工厂化制种、规范化栽培及保鲜加工。发表沦文160多篇,专著9部,获国家和省级论文奖11篇。首创双孢蘑菇同工酶遗传变异模式和分子标记杂交育种体系,育成新菌株As2796等、研制出配套技术,推广19亿多平方米。

获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专题主持)共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8项(主持5项)。获福建省首届青年科技奖(1991),福建省首届运盛青年科技奖(1994);当选为福建省优秀专家(省委、省政府,1997),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998),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1999),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2),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专家(国家人事部,1998),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人事部,1997),紫金科技创新奖、国家引智贡献奖。

15、徐子伟,现年58岁,任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由中国科协提名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徐子伟,男,1956年10月出生,1987年获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生产学硕士,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首席专家(B类),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无党派人士,曾任九届浙江省政协常委兼政协科教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十一届浙江省人大常委、浙江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在学术界任中国动物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畜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主任,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理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151”第一层次人员、省劳动模范、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等称号。

长期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工作,在猪禽营养代谢与调控、饲料资源开发、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发和健康环保饲养技术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科研业绩。近二十年来主持承担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70多篇,培养博士5名、硕士9名。科研成果获奖10项。由他作为第一完成者取得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其中“用酶技术开发大麦及高麸型饲粮及其产业化研究”成果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规模化猪、禽环保养殖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系列成果转化后,取得较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6、薛长湖,现年50岁,任职中国海洋大学,由中国科协提名“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薛长湖,男,1964年11月出生,江苏兴化人。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水产化学、水产品加工技术、海洋食品功效成分研究与海洋活性物质。

薛长湖1990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农学水产博士。毕业后在中国海洋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95年因成绩突出,被评为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1998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17、喻景权,现年51岁,任职浙江大学,由中国科协提名为“蔬菜学”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喻景权,1963年11月出生,男,浙江义乌人,浙江大学农业生物与环境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负责人。

目前喻景权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负责人,浙江大学园艺学一级学科学科负责人。

喻景权2007年1月-至今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1月-至今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995年9月-至今任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副教授和教授,主要从事设施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机的研究;1994年3月-1995年8月在日本国岛根大学博士后研究兼任日本国武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基础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化学生态学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工作的研究;1991年4月-1994年3月在日本国鸟取大学博士生,从事番茄和黄瓜根系分泌物中的自毒物质的分离鉴定工作;1988年10月-1991年3月在日本国岛根大学硕士生,从事番茄根系分泌物引起的自毒作用的论证研究;1983年8月-1988年9月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从事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学习攻读学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设施作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和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连作障碍的形成规律及其根际调控;果实发育调控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逆境对光合机构的影响及其调控。

此外,曾于1998年蔬菜作物根系分泌物引起的自毒作用的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设施蔬菜作物化学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8、朱明,现年57岁,任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士提名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朱明,男,1958年1月出生,1973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机设计与制造专业。1992年被农业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0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4年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1998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8年获中华农业英才奖。

现任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

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有1、主持完成“棉籽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与技术”研究与推广,1989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1991年获得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目前该项技术和成套设备已在全国棉花基地县普遍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成果推广覆盖率高,近20年来,累计推广达360余套,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约300多亿元。2、主持完成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旋涡式多功能系列烘干机示范推广,获200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3、主持完成科技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项目小城镇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与产业聚集研究。4、主持完成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农机与设施发展战略研究。5、做为规划设计负责人,组织参与完成了《国家“九五”种子工程项目总体规划》与《项目建议书》的编写工作,建设规模120亿元。6、负责编制“农业部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设计、设备采购等项目建设全过程工作,投资额900多万元。

19、邹学校,现年51岁,任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士提名为“蔬菜学”类院士有效候选人。

邹学校,男,汉族,衡阳县人,1963年7月出生,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育种与资源研究。

1994年1月任院蔬菜所副所长,1996年4月任所长、党支部书记,湖南湘研种苗中心总经理、湖南湘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7月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00年9月任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2004年7月任党委副书记,2005年2月任湖南省农科院院长。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园艺学会理事长,湖南省农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农大博士生导师。

THE END
1.王兴国的个人简历王兴国 (男,19岁) 更新时间:2024-07-13手机已认证 微信已认证 (该简历由手机发布) 最高学历:大专 | 工作经验:0-1年 婚姻状况:单身 求职状态:我目前已离职,可快速到岗两周内求职情况 活跃度: 2024-07-13更新 主动申请 0 个职位 企业关注度: 简历点击数 116 次 简历被浏览 0 次 收到面试邀请 0 次https://www.spc365.com/job/resume/resume-show.php?id=93369
2.王兴国的个人简历王兴国 | 男 | 35岁 | 路面摊铺机5-10年工作经验 意向职位:操作手/司机浏览:1653 次,收藏:0次求职意向 行业:路面摊铺机 意向职位:操作手/司机 工作经验:5-10年 期望月薪:面议 意向地区:湖南省 更新日期:2022-02-12 到岗时间:随时自我简述 管理这1块,摊捕机,都可以 https://zp.998jx.cn/resumeinfo/17831.html
3.王兴国的简历我的简历20240629,王兴国https://m.zcrczp.com/?a=show&c=Resume&id=134481
4.中国道教学院特聘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朱越利老师简历中国道教学院特聘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朱越利老师简历 朱越利教授被聘任为中国道教学院特聘教授和第三届研究生导师 一、个人简介 朱越利教授,男,1943年生,河北省人,汉族。1961年毕业于北京市三十九中。196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道教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http://www.taoist.org.cn/getDjzsById.do?id=1679
5.初中生共青团入团志愿书(精选14篇)这是申请书的主要部分,通常要先介绍一下个人的现实情况、个人简历、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情况。然后,要写明申请入团的动机、理由、对团的认识、自己的决心等。对个人情况的介绍可以较简单,而把重点放在入团的动机、对团的认识以及自己的决心上。 正文要从接受申请书的团组织名称下一行空两格处写起。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oiq0fg6.html
6.云阳县王兴国中药材种植园招聘信息公司信息 招聘信息 工资待遇 股权结构 请填写在线简历 登录/注册 密码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登录 同意猎聘《猎聘用户服务协议》及《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云阳县王兴国中药材种植园位于重庆市云阳县人和镇民治村5组,注册资本为13.18万人民币,成立于2012-10-16,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中药材种植、销售(法律、法规禁止https://www.liepin.com/company/gs83042430
7.张海清少将简历麦贤得少将简历第一篇张海清少将简历:中国陆军集团军现任领导 中国陆军集团军现任领导 沈阳军区 陆军第16集团军(吉林长春,65301部队) 军长 高光辉少将(1963.04-,吉林东丰人) 政委 王 群少将 副军长 吴亚男少将、安卫平少将 副政委. 邵忠海少将 参谋长. 黄 铭少将 政治部主任. 任国来大校 http://shanpow.com/rc/421847/
8.87113部队战友名录了3000余名战友的名录资料,战友名录初具规模,在2021年建军节之际与战友们见面了。在此战友们随时可见,也为有缘战友重聚创造一定的条件。 我们知道这距完整准确的87113部队战友名录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将持续的补充、更正。请战友们不断补充新的资料,发现问题时请给予指出。 http://www.k6j.cn/news/33t1.asp
9.男女吃红枣减肥补肾吃它比吃药强太多红枣的任性简历 名称:红枣 别名:大枣、干枣 绰号:“天然维生素丸”、“百果之王” 个性特征:性温味甘,归脾、胃经;维生素含量高、种类多,如VC、VB1、VB2、VP等,维生素C的含量是葡萄的70~80倍;氨基酸含量高、种类多;矿物质含量高;富含脂肪、醣类等。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581111.html
10.科学网—厉秋岳——我国著名油脂化学专家早在2006年他就对食用油过度加工现象予以提醒,并与王兴国、金青哲教授合作撰文,剖析过度加工弊端,倡导适度加工。 针对近年来媒体关于地沟油的失实报道,他及时建言“科学全面看待地沟油”,指出地沟油的风险不容忽视,但并未达到剧毒的危害程度,将各种劣质油、下脚油、废油等同于地沟油,并对从事其生产、贸易的企业和个人横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79-1452314.html
11.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介绍:魏海霞二、工作简历 2010年6月-至今: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讲师 三、参与或主持的主要纵向课题及获奖情况 1.2008年1月-2010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破震动特性与爆破震动对结构危害机制研究”(编号:50778107),参与; 2.2009年1月-2011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破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损伤与破坏研https://yz.kaoyan.com/hpu/daoshi/19/492966/
12.邛崃书法–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网主编| 王兴国 【成都市书法家协会】 临池慕天府 开卷翰墨香 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成都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邛崃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指导,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成都市书法家协会、成都市政协书画院、邛崃市政协诗书画院主办,邛崃市政协诗书画院承办的“水墨崃http://www.cdshufa.cn/category/qsx/ql/feed
13.第一次做总经理一个珠三角私企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歪风邪气总不小心会撞在枪口上,老板娘的一个老乡,也是她的小学同学,在生产部做员工,平时都飞扬跋扈,见谁骂谁,上司也不敢管(老板娘对王兴国评价不好,说他太严,肯定有这些人的小报告),有一天,一个QC查到她的货不合格,要她返工,她破口大骂QC,并找邹经理说QC的不是,要求邹经理处罚这个QC(张晓杰后来也调到https://doc.mbalib.com/view/11c2f89963cc4a864aeaa0519caaeabe.html
14.赵晨简历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赵晨受邀参会演讲赵晨是谁?北清商学院培训网提供赵晨简历,赵晨演讲邀约及出席会议历程(更新于:2017年01月17日)。赵晨,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近期共出席会议1场,作为嘉宾做了精彩演讲。赵晨最新出席的会议是:第十六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http://www.px-edu.cn/hddk/10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