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营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
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营养师协会副会长
大连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引言:
接上一期:
25
体重减轻且伴随以下症状,警惕癌症
《英国医学杂志》(TheBMJ)发表的研究(下图),对于年龄≥50岁的男性和年龄≥60岁的女性,以及合并有其他症状或体征的患者,若出现体重突然减轻,则需高度重视,应考虑进一步开展侵入式检查,以明确诊断。这些预测患癌的症状包括:
腹痛、食欲不振、背痛、吞咽困难、疲劳、腹部肿块、胸部体征、缺铁性贫血、黄疸、淋巴结、直肠肿块、静脉血栓栓塞;
(以下症状仅适用男性)便秘、前列腺检查异常、消化不良、咯血、声音嘶哑瘙痒;
(以下症状仅适用于女性)恶心、腹胀、反流、盆腔肿块;
此外,体重突然减轻+某些异常检查结果,也应高度重视,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或排除患癌。这些可以预测癌症的异常检查结果包括:
白蛋白水平降低(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但并无可用于排除罹患癌症的指标阈值)
26
更年期提前的女性更容易患癌
27
“三高”或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国际杂志CriticalReviewsinOncology/Hematology发表来自弗林德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下图),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降低与机体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
该研究回顾了49项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报告,旨在确定人群的代谢健康状况(包括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和结直肠癌风险之间的关联。
28
ScientificReports发表来自墨西哥国家基因组医学研究所的大鼠实验研究(下图),蔗糖和二乙基亚硝胺(强致癌物,剧毒)联合使用的大鼠在18周后体重有所恢复,胰腺重量增加,而单独使用二乙基亚硝胺的大鼠则表现出显著的体重下降和器官重量减少。蔗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肝脏损伤。
进一步研究表明,蔗糖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了肝脏结构,减轻了纤维化和肿瘤形成,同时降低了肝癌标志物的表达,抑制了细胞增殖。
29
“食品指南针”2.0版
补充信息:“食物指南针”评分(FoodCompassScore,FCS)是一套给8000多种食物逐一打分的系统,详见我微博介绍(下图)
30
减重手术可降低成人胰腺癌风险
31
口服降糖药与膳食纤维之间的协同又有点混乱的关系
一、服用阿卡波糖(该药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糖尿病患者:
1.膳食纤维总量越多,则治疗效果越好。
二、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
32
肝脏合成脂肪时,原料以氨基酸为主,而不是葡萄糖
该研究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体外细胞实验、小鼠实验等。将碳13标记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分别掺入水中并喂养小鼠,对合成的脂肪酸进行标记,追踪到肝脏脂肪酸合成中约75%的膳食碳源。在体内,葡萄糖和氨基酸的碳原子对肝脏新合成的脂肪酸均有显著贡献,在相同质量下,肝脏利用氨基酸进行脂合成的效率是葡萄糖的2倍左右。
该研究还通过体外肝细胞实验表明,氨基酸是肝细胞线粒体呼吸的主要底物,葡萄糖对肝细胞三羧酸循环(TCAcycle)的贡献小于5%,而谷氨酰胺的贡献约为60%。谷氨酰胺为肝细胞中新生脂肪酸提供的碳原子明显多于葡萄糖(高出8~40倍),其贡献与果糖相当。
这些体内和体外实验的结果说明,葡萄糖的碳原子主要通过在肝脏外合成次级代谢物(乳酸、乙酸、非必需氨基酸等)来为脂合成提供碳源,而氨基酸则可以直接通过肝脏代谢进入脂合成途径。最终,膳食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质量比3:1)分别贡献了45%和30%的新合成脂肪酸。
研究者强调,将低蛋白饮食作为脂肪肝的一种疗法还为时尚早,需要进一步考虑潜在的不良作用、疾病分型及个体差异。
33
这项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数据来评估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MVPA)在认知表现中的作用,还进行了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评估MVPA对认知表现的因果影响,同时调整了其他风险因素,包括BMI、吸烟、饮酒和睡眠。
34
熬夜/睡眠不足的确伤肝
此外,睡眠差还与肾功能障碍一起增加脂肪肝风险,睡眠差且肾功能异常的人,新发严重MASLD的风险增加5.45倍!
35
36
过去三十年,我国糖尿病越来越多,但糖尿病死亡率下降
JournalofDiabetes期刊发表《1990-2021年中国糖尿病国家负担及危险因素分析: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下图),数据显示,1990年到2021年的约三十年间,我国总体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患病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率均呈现总体增长趋势,糖尿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和老年人群患者面临更大疾病负担。
2021年,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超过400万(其中397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超过1.17亿(其中1.158亿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死亡人数约为17.8万例,年龄标化死亡率为8.98/10万。
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8至2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5.0%,30至39岁为6.5%,40至49岁则高达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