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起,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春耕护农”专项行动。近期,湖北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响应多措并举,主动服务全面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资质量和价格稳定,全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襄阳:多地发力保质量稳价格
连日来,襄阳市宜城市、谷城县、保康县市场监管部门在辖区内开展“春耕护农”专项检查行动,对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整治查处。
宜城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深入到市区及各镇(办),对农资店的经营资质、产品外包装、进货销售台账等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查看农资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短斤少两等价格违法行为;是否存在加工生产“傍名牌”农资产品等仿冒混淆行为;是否存在对农资产品质量、功效和适用范围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等。截至目前,共检查农资经营户43家,抽检农资产品60批次。
谷城县市场监管局聚焦生产企业、大型批发零售经营、边沿镇村,针对农资市场热点、难点问题,依法查处涉农收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联合检测机构开展农资质量抽检。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27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者32家,抽检农资化肥22批次,督促规范农资明码标价12家,扣押涉嫌销售不合格肥料13吨。
保康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以种子、化肥、农膜、农药、农机具等为重点检查对象,以农资商品质量价格、明码标价为重点检查内容,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囤积农资、串通涨价、价格欺诈、采取以次充好等手段变相提高农资销售价格以及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2人次,检查了农资经营单位56家,对两家明码标价不规范的农资经营店已责令现场整改。
荆门:专项行动聚焦8类违法行为
近日,荆门市市场监管局制发《2022年“春耕护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旨在维护涉农市场交易秩序,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此次行动将重点检查未落实涉农减免、优惠价格和收费政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及粮食收购企业压级压价;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履行(代行)行政职能过程中,强制服务并收费;不按规定抄表计量,乱摊水、电费用;农资产品经营者囤积农资、串通涨价、价格欺诈;仿冒知名农资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对农资产品质量、功效和适用范围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通过网络销售仿冒农资产品和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等8类违法行为。
孝感: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维护涉农市场交易秩序
日前,孝感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春耕护农”专项行动,切实维护涉农市场交易秩序。
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将专项行动与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结合起来,重点依法查处涉农领域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提升涉农市场监管效能,为孝感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粮食稳产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针对涉农市场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本部门内部涉及多个业务机构的现状,牢固树立“内外一盘棋”意识,价监竞争、商广、质量、消费、执法等监管机构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涉农市场监管合力;信用监管机构认真落实农资经营主体年报公示和农资案件处罚信息公示等制度,综合运用信息公示、重点监管名录、抄告约谈、联合惩戒等手段,实现涉农市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宜昌兴山:开展联合检查护农保春耕
3月1日至15日,宜昌市兴山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资产品的质量、价格、计量等“春耕护农”专项执法检查。
此次专项行动对农资经营主体的经营资质、产品包装标识、进货销售台账、计量器具、定量包装等情况进行检查,并现场签订《销售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承诺书》,进一步督促经营主体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查看了化肥是否执行新的国家标准;是否明码标价;是否严格落实索票索证制度、建立进销货台账;是否存在对农资产品质量、功效和适用范围夸大或虚假宣传;是否存在价格欺诈、短斤少两等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现场对经营户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责令整改,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宣传农资产品知识和涉农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群众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9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58家,检查肥料产品124个,检定计量器具72台,签订承诺书58份,抽检肥料产品1家1批次,有效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和农资经营户的经营行为。
近日,赤壁市市场监管局启动了为期2个月的“春耕护农”专项行动。
目前,该局已检查农资经营户8家,供电企业1家,发现不按规定明码标价行为已现场督促整改;抽检农资产品13批次,具体结果待进一步检验;走访农业生产经营者2户,了解农业水、电和其他收费情况。
十堰竹山: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护航春耕
连日来,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及时有序开展,竹山市场监管局集中职能优势,多措并举,主动服务,全面加强辖区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资质量和价格稳定,全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